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试题及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校资源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试题
北京八中 陈 然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词中画线字注音。

连翘( )          萌发( )       翩然( )      孕育( )

销声匿迹( )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

草长莺飞( )   生机盎然( )

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

答案:qiào;méng;piān;yùn;nì;shuāi;zài;zhǎng;àng。

解析:略。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     簌簌       草木荣枯      花香鸟语

B.年年如是     物候       农谚             侵害

C.土壤            丘陵       乔木             次第

D.抽青            纬度      调察             灵敏

考查目的: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答案:D

解析:D项,勿把“查”写作“察”。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C.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考查目的: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答案:C

解析:A项,引文属于完整的话独立被引用,引号应在句号内。

B项,表示疑问的句子,要用问号。

D项,活的仪器需加双引号,表示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4.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举例子)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

C.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下定义)

D.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举例子)

考查目的:说明方法的辨别。

答案:C

解析: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C项,不符合此要求。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考查目的:细节内容的理解。

答案:D

解析:A项,“语言”是指丰富的物候现象;B项,“物候学”应为“物候”;C项,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应是生动。

二、课内阅读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本文作者的原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而课文的改题是《大自然的语言》,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答案要点:(1)用原题好,会更容易帮助我们解决文章说明对象的问题。

(2)用编者改的标题好。“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性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这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题目。希望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考查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的能力。

答案: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解析:根据原文中“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的规律,得知这种现象是由于高下差异的因素引起的。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凡是”有什么表达效果?

考查目的: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答案:“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谨,但还可以生动优美。此处体现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考查目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

答案:举例多少应按照需求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认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是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有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解析:举例子的目的是要达到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此处例举两例,更加强了这种说明方法的效果。

5.每年3月,江西婺源成为我国观看油菜花的旅游胜地,吸引无数踏青赏花的游客。而到了7月前后,南方的油菜早已扬花结籽收获入仓,甚至变成清亮的油液。而我国西北部的青海湖一带,油菜花却正开得喧嚣。根据课文所学知识,这一自然现象和下列哪种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没有关系?( )

A.海拔高度的差异

B.经度因素的差异

C.纬度因素的差异

D.古今因素的差异

考查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的能力。

答案:D

解析:同为油菜花的盛开,江西婺源与青海湖因为存在着经度、纬度、高下的差异,因此会有时间上的不同。但这个现象没有古今的记载,因此,古今因素不是影响的一个因素。

6.下列哪些现象是物候现象?请结合文中知识说明理由。

(1)阴天下雨的时候,老人关节疼。

(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3)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考查目的:理解文章内容并加以运用。

参考答案:(1)不属于物候现象。因为这是天气的变化而不是气候的变化。

(2)(3)都是物候现象,因为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依据气候变化的现象总结出的农谚知识。

解析:物候学记录植物、动物等的自然现象,目的是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在分清气候和简单的一时一刻的天气变化的不同时,就能够解答此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11: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