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工作案例 找回坏孩子的春天 ------谈谈孩子问题行为的转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07: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迟到旷课、打架骂人、课上顶牛好似家常便饭的孩子,很难让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坏孩子 。但越是这样的孩子,越能调动和激发了我们转变他的决心.

一、观察------问题行为表现
1、常说的话有:竞选班干部时,“我这么差,没有人会支持我!”;课堂提问时,“我不会!”;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你先***,敢说不是你***?”;找老师解决问题时,“我没,是他***,你咋不说他***”。
2、常做的事有:强行加入别人的游戏,在游戏中行为失控,造成对同伴不同程度的伤害;课堂听讲心不在焉,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眼睛总盯着别人的错误且揪住不放,惟独没有看到自己;以对抗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跟老师顶牛,耍脾气;总认为老师偏向他人,嫌弃自己;喜欢别人围着自己转;为达到目的撒谎,严重时即使是证人亲眼所见也要无理阐三分。
二、诊断------病理原因分析
从以上行为我们不难看出,有着这样行为的孩子具备这样的特点:
1、自我中心倾向严重。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家庭中从小溺爱,一旦家长不满足其要求,就会以各种方式要挟家长。比如:家里早饭(并非没有营养)不吃,一定要上街买着吃。如果不买,就以不上学为条件,直到家长觉得不过几块前而已,主动妥协。反复的为满足自己要求而做出的类似“要挟”行为的得逞(在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前得到满足、在父母或老师出于息市事宁人目的下的满足),逐渐使其认为父母、老师、同学是“无能”的,一件件类似事情的强化,形成“我”有要求一定得满足,什么事情一定要按“我”说的办这种错误意识。
2、遇事主观臆断,以己度人,不信任同学包括老师。正是强烈的自我中心,又很自然地使其有很大的优越感,不能受挫、更不能容忍与自己期望项背的结果。一旦遇到矛盾事件,如果是有他人的责任,则得理不让人;反之则竭力推卸责任,把责任转嫁他人,描述事件时,完全本着对自己有利地原则,甚至可以颠倒黑白。而事件介入者(老师、班干)在处理问题时,必须把另一方放在首位批评时,才会另其心理平衡;反之,就会被冠以偏心或不公平,认为是故意跟其过不去。
3、貌似强大下的强烈自卑。基于以上两点,在交往活动中,必然引起他人的反感,进而避之。但他的强烈地“控制”欲往往会驱使他以不受欢迎的非礼貌方式强迫他人对自己的配合,逐渐失去同学的信任。当矛盾、摩擦接二连三地反映到老师面前时,难免不引起老师的反感,老师作为相对较有威严的角色,是不会轻易对起错误行为妥协,采取模糊态度的。处理问题时,往往会与其期望的结果相反。久而久之,对老师的信任也产生了危机。面对多种信任的缺失,会让其有强烈地失败感,丧失交往自信,感受到自己交往的无能,成为交往的边缘人。但强烈的自我中心又让他不愿承认现状,于是以更为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人,以掩饰自己的这种自卑感。
以上种种行为的出现,无非是为了达成引起注意、得到赞赏认可,成为关注焦点。无论这种关注是正面(表扬)还是负面(批评),只要注意了,他就认为自己先前的行为有效,获得事情按自己预想发展的“成功感”(不管我用什么方法,反正得到关注了,证明我还是有办法的,还是按我的意愿发展了)。但一旦事情不如他所预想的那样,他就会进一步加大错误行为的力度。公开跟老师争辩、顶牛,如果老师还没有按他的意愿走,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以达到让老师害怕、内疚、直至妥协,或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才会觉得目的达成,又找回了自己支配他人的“优越感”。但是当这一切被老师识破并化解后,立刻会以“我已经是这样了”的借口,逃避进步所要付出的努力。
三、治疗------矫正方案实施
1、明确告之其病因、病理。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家长模糊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最常见的措辞就是“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好好好,这次先这样,下次不能这样啊”。家长在原则性问题的每一次默许和让步,都是对孩子问题行为的一次强化巩固甚至是变相的鼓励。所以,当孩子已经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孩子明白做事的规则和底线,从开始意识到孩子有问题行为的一刹开始,果断终止以往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忽视和纵容,以身作则,向孩子明确传达自己的态度,原则性问题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2、情感关怀。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尚须系铃人。每一种问题行为的产生,都与长期相关的情感关注缺失有关。这种关注可能来自亲人、来自老师抑或是朋友。真诚的与孩子沟通后,有的放矢,及时给予孩子相应的关怀关注。
3、给予方法指导。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天生就知道怎样遵从规则,在一定约束下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所以,很多时候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意,甚至很多时候“好心却做了坏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介入,给予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指导(比如:处理矛盾的方法,交友的方法,游戏的方法等等)。
4、积极肯定。要注意留意观察孩子,对于孩子的正向转变,尤其是细微的变化,及时给予肯定。逐步把孩子的关注点引向积极阳光正向的一面。
有了情感地支持和方法的指导,孩子一定向着阳光的方向,幸福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07:03:32 | 只看该作者
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  张福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0: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