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6课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微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与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06: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版新课标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读课标: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

  ——《人民日报》1950年4月13日

  分析材料可以得出中苏结盟的原因和影响,在美苏对峙的国际局势,新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择与苏联结盟。通过中苏结盟,中国政治上冲破了外交孤立,经济上获取了物资援助,军事上获得了安全保证。1953年,国内局势出现新变化,中国提出“一五”计划,开始大规模发展经济,一个良好安定的周边环境尤为重要。

  材料里中国建交对象呈现什么特点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年,就有苏联等十几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特点是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主动外交,赢得了苏联等众多国家的支持,1952年和1953年却没有新的国家与中国建交。此时中国又是如何用积极主动打破不利局面的呢?

  加强与周边邻国和新独立民族民主国家的交往,探索与社会主义制度之外的国家进行和平交往。

  二战后随着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霸权,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寻求公正、平等的国际关系,是当时包括印度、缅甸在内广大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共同愿望。此时中国开始尝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条件、基础、核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保证;

  平等互利是条件;

  和平共处则是目的,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其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1953年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下,中国及时调整外交策略,建交对象和策略重心都发生重大变化。调整外交策略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更好的国际局势和和平建设环境。

  研读相关史实,思考: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印度、缅甸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提倡和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所以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赞成和拥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践行,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会进行利益扩张,化解了周边邻国对中国的疑虑,积极倡导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和大小强弱,都要地位平等、和平共处、彼此尊重。

  这段材料体现了周恩来的到访和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缅甸总理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真诚和平等相待,其恐惧随之消失。

  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呢?其特点是开放性、包容性;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倡导各国地位平等、合作共赢,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60多年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与影响,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成就与智慧。60多年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14: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