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棉纺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07:2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州市二七区棉纺路小学,位于王立砦南街22号,前身为旧郑县时期的私塾学校,经历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棉纺路小学根据学校的特定地域环境和生源特点,扬长避短,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在道德课堂教学模式上求突破,在体验教学上谋发展,积极打造“体验教育”品牌。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精神,根据棉纺路小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一)具有如下性质:

1、注重“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动手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越、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突出“开放”。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评价具有开放性。

3、强调“自主”。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关注“生成”。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不断生成,新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体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理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指导思想

只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学校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经过认真调研与思考之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注重在“体验”上做文章,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字上下功夫,从深处用心,从细处着手。走进家庭,走近学生和家长,培养习惯、树立自信。在“育”字上用真情、创特色,育人育心,在实践活动中使“体验教育”更具生命力,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创新学习形式,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组织形式

1、首先制定《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规划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根据学校教育实际,讨论制定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小组研究学校课程资源、学生兴趣需求,进行学情分析,征求家长建议,组成课程开发教研组,教师依据《综合实践课程规划方案》目标要求申报课程,制定编制课程纲要。课程开发小组对课程开发教研组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撰写课程纲要、简义或主题框架,交课程开发小组审议。

2、课程开发小组依据课程评价方案定期检查、督促,切实保证学校课程质量。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定期召开学校课程教师的研讨会,进行总结、交流、探讨,确保课程内容顺利实施。每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及实施的意见,并反馈给上课老师。修订、完善课程内容,调整实施方法。对个别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课程开发小组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每期末教师对自己执教的课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二)课程实施

(1)周密制定计划。学校要根据“体验教育”办学特色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由校长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领导和骨干教师制定。计划要切实可行。

2、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由任课老师负责,根据教导科的安排制定。计划至少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指导教师和评价办法五项内容。

(2)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大型综合实践活动由学校根据“体验教育”办学特色确定活动主题,由教导主任负责总体策划和部署,由班主任协助实施。每次活动要撰写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重点明确活动程序、活动措施和评价办法,其中“活动程序”要明确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活动措施”要明确采取的具体措施,以保障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评价办法”要明确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评价办法。

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由学校指定的专兼职教师负责组织,每次活动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方案。具体实施程序:

1.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三种组织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各小组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

(1)开题

①确定研究专题。由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确定研究专题,专题应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②制定研究方案。教师要指导研究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小组成员及分工、活动时间、研究方法和工具、活动步骤、预期成果等。方案经师生讨论完善后方可实施。

(2)过程指导

①搜集信息。教师组织引导各小组成员按研究方案开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信息,同时做好活动记录。

②总结整理。教师指导研究小组进行阶段性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不断验证对问题的假设,综述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3)成果汇报交流

①展示交流。教师组织各研究小组通过交流调查报告、图片资料、手抄报、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小组交流时,小组成员按照分工,采取语言直接描述、课件演示、表演、辩论等方式依次进行。

②反思评价。展示交流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采用等级、语言描述等方式对活动的结果与过程进行评价,并为下一步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也可组成自主性社团小组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三)时间安排

一个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建议

课     型

建议课时

选题指导

1—2

活动方案设计

1—2

活动总结、交流、评价

1—2

开展实践活动

4——10

信息收集、整理

2—3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调查、访问、问卷设计)

1—2

四、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评价在学校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主持下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

1、 对课程开发并实施教师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进行:① 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情况;② 学生家长的反映;③学校领导、教师有关专家人士的评价;④问卷调查的结果。

2、 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②学生小组评议和任课教师评价;③学生家长的反映;④学习的成果(将采用随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连续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书写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

例如:(见附表1、2、3、4)小组、综合、自评体系量化表。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由教导处、教研组、专职综合实践教师、兼职综合实践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分认定。各部门职责如下:

1、教导处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和教学场地;

(2)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确定学习内容和实施细则;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4)研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改教学计划;

(5)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使课程可持续发展。

2、教研组和专兼职教师

(1)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协调安排、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2)专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进行学分评定的具体工作,教研组负责审核认定。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肖泳

成  员:邱英  郭汝新  黄瑞霞 刘伊莉

2.管理小组:

组  长:郭汝新

成  员:崔雯  董倩倩  张家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07:30:11 | 只看该作者
附表1
棉纺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评价表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评价人:
评价
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分值
1.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及课程规划的一致性。
2.与校本课程总体规划的一致性。
3.纲要要素的完整性以及要素之间的一致性。
4.目标的陈述、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于实施与评价的建议是否规范与可行。
5.所需的条件或资源是否具备。
16-20
11-15
0-10
1.是否具有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实施、评价展示的环节或内容。
2.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态度的积极性。
3.在课程学习中是否体现出方法、技能的获得。
4.学生参与人数。
31-40
21-30
0-20
2
1
1.学生任务是否能够当堂完成。
2.是否能够实现课程设计目标。
3.是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4.评价的方法是否多元。
5.是否关注学校现场的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31-40
21-30
0-20
评价
意见
总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23: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