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崇高路小学听英语微课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3: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到深处自然流露”,今天在崇高路小学听了8位市直学校老师的微课分享,最为感动的是看到崇高路小学的关小丽老师在最后讲到情感教育这一环节时情不自禁,红了眼眶。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有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她的课的设计精心,流畅。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她巧妙地把单词的重音这一语音知识融合在单词和语篇的讲解中,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另外,在读前和读中环节设计完之后,老师通过提问“How is Wu Yifan’s holiday?”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真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

其次商埠街小学的王老师和少林路小学的Lisa两位老师也分别代表中段和高段让我学到了两节各有不同但同样精彩纷呈的阅读课,更让我对阅读课有了更深的了解。商埠街的王老师巧妙整合教材,把第一单元Read and write 中关于Robin的描述和图片放到这里作为导入:Robin is helpful. He can cook. Robin will cook today. 直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衔接巧妙自然。另外关于both这个难点的讲解,老师在阅读前环节巧妙渗透,不着痕迹地化解了难点,在阅读后又通过板书强化了both这个难点。另一位少林路小学的Lisa老师讲的是关于学生上学的不同交通方式。她的流程紧凑,板书清晰简洁,以简单的思维导图形式给学生很好的示范。最后的拓展环节老师给出很多其他的交通方式(如by donkey/camel),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除了以上三位老师外,今天作课的其他老师也都有很好的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们无论是教具还是教学流程都准备充分,而且在板书上这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思维导图这一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学生阅读后复述的难度。另外从课的设计来看,老师大都关注到了学生,少了很多机械回答的问题,多了一些有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真正以问题为指引,启发孩子的思维。

以上就是今天听课的一点感受,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3:17: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崇高路小学听了9位老师关于Read and write课型的微课,感触很深,虽是观看比赛,但我从中学习了不少。一直以来对阅读课这个课型感觉不够熟悉,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心里真的十分感激。今天这九位老师大都准备地比较充分,不仅有配套的ppt,还有不少老师准备了相应的教具,如词卡和图卡。另外这九位老师中有几位在教学设计时都有一些独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2号老师在教授四年级What would you like?时在阅读前通过设计分别描述自己和一个女孩最喜欢的食物引入句型Onions are my... I like but not...有效降低了后面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另外,白坪的李亚利老师不仅有较棒的语音素养,在课的设计上也很值得我学习。如在本节课阅读后环节设计时,李老师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上提示出便签的几要素,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便签的正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写(what、when、where)。尤其是最后一位老师在讲解Wu YIfan的机器人朋友Robin时,先是采用情境创设Robot show吸引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读前问题猜测、读中回答问题、fill in the blanks、read and tick or cross层层递进,而且该老师过渡语特别自然。今天听课除了这些好的方面之外,我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我们大部分(包括我在内)的英语老师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不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课堂用语,我们都需要在准确度,流利度,规范性上下功夫,这个我要想今天听课的白坪和告成的两位老师学习。其次是加强老师课的设计能力,虽然本次听课有很多亮点,但也存在部分老师(如1号、3号)不知道阅读课应达到的基本目标、阅读课型的基本流程。

这个就是今天我的一点个人体会!相信明天的老师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期待中i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3 20: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