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50|回复: 0

在音乐中多些感性认识,少些理性思维——于四川音乐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4 13: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荣幸地,我于11月4日——12日参加了在四川音乐学院进行的为期8天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经过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转变了我的思想观念,使我对音乐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首歌,或者欣赏一首古典名曲、学会几个音符。而是带领学生用敏锐的听觉来感受音乐,并能陶醉在音乐的意境之中。让学生能被音乐的美所感动,继而去发现美、创造美。

新时代的音乐课,是对我们老师的全新考验。连名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叫音乐课,而叫艺术课程。那么,什么是艺术课程呢?川音德高望重的柳良教授告诉我们:“艺术课程是融音乐、美术、舞蹈、喜剧、多媒体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其中,既强调不同艺术门类及相关学科之间的跨域关联,又注意到各艺术学科的独特性,意在使学生获得各类艺术的通感与多样性表达的能力,并努力使艺术学习回归于社会生态。当然,艺术课程中的综合不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机械叠加,而是体现各艺术门类以及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沟通和融合。以训练学习者的一种多元视角和整体思维能力。

例如,以线条为课程某单元的主题,在绘画中的线条、雕塑中的线条、旋律中的线条、书法中的线条、舞蹈肢体表达中的线条等不同角度去体验、理解和创造共通的线条魅力。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做一个“多面手”,不仅仅会唱、会弹、会跳还要触类旁通,通晓一些美术、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能给学生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艺术课堂。这不禁让我有了一丝担忧:担心自己的综合素养不够,会不会驾驭不了课堂?但听了尹爱青教授的《核心素养与音乐课程》才使我心中稍稍安定。在尹教授课程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组幻灯片,屏幕上方显示一个大大的黑体字:“变”。接着展示了人类自身在历史长河中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树上生活的古猿到群居的游牧打猎生活、农耕生活、工业文明社会发展至今天的数字化生活。无一不透漏着一个“变”字。它使我深深懂得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个“变”字,我们的教育更是如此,千万不要默守陈规、一成不变。

学习过程中柳良教授的一句话给我印象颇深,他说在他到基层学校的调研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音乐,但我不喜欢上音乐课”。听到此,我也不禁羞红了脸,记得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节音乐课,我想让学生对音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于是就板书了一黑板的各种时值的音符,来让学生认识并进行简单的视唱。结果我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下课在走廊上无意听到有一女生说:“咱这个音乐老师上课真没意思... ...。”我听到虽心里不大高兴,但当即就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了”。但具体怎么上,心里也没底。经过这次在川音的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知道了该怎样上好一节音乐课。

1、首先转变思想观念,不要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来对学生进行专项而枯燥的训练。而是要合理有序的安排。 因为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陶醉其中非常必要。在喜欢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再来进行歌唱效果会更好。说的通俗易懂一些:感性的认识、直接的参与比理性的思维更适合我们的音乐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来感性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这种多感官可以是美术的视觉化,可以是身体的动作、律动,可以是声音的歌唱,可以是打击乐,也可以是语言的感知等等。对此种课堂的操控性可以借鉴川音刘颖超老师的《体态律动教学》,刘颖超老师的音乐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刘老师的教学以丰富的面部表情、优美的肢体动作和超强的音乐感染力而见长。记得有一节课,她让我们边听音乐便双手随意做画,但要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且左右手的图像要完全对称。记得那节课,同学们画出了各种形态的图像,且肢体动作与音乐完全合二为一,敏锐的听觉、高度的投入、操控着双手一气呵成,刘老师不禁赞叹:“看这个同学的激情演绎,仿佛给我一种错觉,好像是提前练习过一样。”但大家都知道:一切都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因为此时,大家都被刘老师充分的带到了音乐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展示自然一切水到渠成。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刘老师一样,把孩子们带到这种音乐氛围之中,做一个好的领路者。另外76岁的李妲娜老师的教学也极大的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李老师在课堂上用一首中国古老的儿歌《小老鼠》为大家营造了一个8声部的卡农艺术效果,声音此起彼伏,颇为壮观。儿歌的卡农形式会比歌唱相对容易一些。以后再接触卡农(即:轮唱)类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先用卡农的形式把歌词念出来,这样就相对的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一步步来进行,学生会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此外,李妲娜老师的本节课程紧紧围绕着《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儿歌展开,先是用卡农的艺术形式来朗诵感受,然后又把大家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及四五拍这四种节拍来共同朗诵.并加入铃鼓、碰铃、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既提高了合作意识又极大的丰富了音响效果。

3、对学生多声部的训练,要尽量采用生活化场景来对学生进行“瑞物细无声”的训练。持之以恒必有效果。在刘颖超老师的第二次课程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大家模仿教堂的此起彼伏的钟声。在她的统一指挥下我们学员分为四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旋律,和相呼应的简单动作,(动作和声音的高低及节奏的快慢有关系)根据指挥的手势做出相应的强弱力度变化。大家在刘老师的统一带领下,居然模仿的有声有色,有些以假乱真的效果。魏平老师以《美丽的黄昏》为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三声部的和声效果:一个小组一个乐句,分三个小组、三个声部。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乐句,可以不断重复,合唱队员看指挥手势,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唱,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虽然三声部的合唱比较难唱,但因为每小组只需掌握一个乐句,所以大大地降低了歌曲的难度。可是多声部教学对指挥薄弱的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不过,这次川音的郭子老师也交给了我们大家一些专业的指挥手势,我会在每一次教学中认真揣摩体会,仔细研究每一个手势,力求把每一个声部的进入,每一个手势都做到标准正确,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够看出来,并演唱出来。

4、教学节奏和教学意境(即:音乐意境)很重要。在这里教学节奏,指的是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流程节奏,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在教授歌曲或者示范难点时;切记一遍一遍的重复,以免引起学生的厌烦及枯燥情绪,要把难点变换一种新的形势呈现出来,这样再加以克服解决。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控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不能冗长。每个教学环节之间要做到疏密有致,有张有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意境指的是,本节课所营造的音乐意境,能让学生喜欢这首音乐并充分的投入到这种音乐意境中,才是一堂音乐课的必备条件。

写到此我又想起来柳良教授的一句话:“你有没有曾经被一首歌或者一段音乐感动过?”是的,我曾经无数次的感动过,当我还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时,踩着遍地金黄的法国梧桐落叶,听着校园广播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时我感动了,当我在幼儿师范上学时,听到班里的一位女神弹的《梦中的婚礼》时,我感动了,当我四十多岁静静的坐在川音的地板上,和同伴们细细的聆听刘颖超老师演奏的一首不知名的小曲时,我再一次的被感动了,泪水划过了我的眼角... ...。

感谢刘颖超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课堂的魅力无限;感谢柳良教授的博古通今,使我对中国的名族音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尤其知道了古琴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三种声音交替共鸣,象征中国文化里的天、地、人三者相和而万事俱谐。感谢李妲娜老师76岁高龄依然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

从这些川音的师长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自己对音乐对艺术的点滴感悟去实施在我的艺术课堂中,力求带给每一位学生不一样的音乐课,力求每一天都有点滴的进步和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22: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