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02:4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镶嵌(  )  烦躁(  )

撬开(  )  舀米(  )  

倔强(  )  黏性(  )

2.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的一句(  )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  )

A.麻筋草鞋 人踩牛踏 宽敞阴凉 唿搭

B.微不足道 摇来荡去 筹画材料 泥浆

C.精力旺盛 不凑热闹 大庭广众 跨骨

D.门槛台阶 流出涎水 低眉顺眼 嗑头


4.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一直不好。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

(1)激励语气:                           

(2)规劝语气:                           

(3)批评语气:                           

二、现代文阅读欣赏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赔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5.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文章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课外拓展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①,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注释】①宫市: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②门户:指“门户”税。③邀:这里指“强要”。

9.请用“/”标出下面两句中的停顿处。(各一处)

(1)遂 殴 宦 者。

(2)谏 官 御 史 数 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    )  

(2)才与绢数尺           (    )

(3)汝尚不肯       (    )  

(4)遂殴宦官            (    )

1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丛草为林        B.跪而拾之以归

C.能以径寸之木      D.不以疾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卖柴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结合文章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链接
一个令人心酸的父亲——谈李森祥的《台阶》

门前的台阶与家庭的地位,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父亲”的眼中却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因为家乡人总认为:门前的台阶就象征着家庭的地位。

“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因他不愿低人一等,于是便立下宏愿:一定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然后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一辈子的宏愿实现了,心头的喜悦那当然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他脸上总挂着笑容,迫不及待地要搬进新屋住,还放了四颗大鞭炮。然而,“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他都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读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辛酸的。虽有奋斗后成功的喜悦,但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由生出几点感慨。

一、一幅悲凉的人生画卷

人生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父亲”有自己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父亲”为此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其实,“父亲”对新屋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富丽堂皇,只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这不是奢望,可“父亲”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年轻时力大如牛,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太大力气,新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体也垮了。“父亲”的幸福感成了失落感,一丝惆怅、一声感叹:“这人怎么了?”

“父亲”的感叹,让文中的“我”感到无限悲凉,说不出的痛心,他的身体与人们眼中所谓的地位相比,孰轻孰重,难以言表。

作者用几个简短的追求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生的悲凉画卷:立宏愿——做准备——建新屋,筑台阶——完成心愿——感叹人生。文中没有优美的文字,只有“父亲”不断的追求,他在追求中,时刻在快乐着、幸福着,因而也就感觉不到累。可这又能说明什么?世人在各自的路上,谁问他人如何?

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文中的人物形象,既有中国劳动农民的共性,也有“父亲”自己的个性。“父亲”是一位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要光宗耀祖,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老实厚道,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竟不敢放鞭炮,而且手足无措,极不自在。他不敢张扬自耀,坐上新造的台阶和别人打招呼,却回答错了问题。他不愿显示比别人高,只得一级一级往下挪着坐。

“父亲”干了一辈子,他觉得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就有收获,劳动是创造,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当力不从心、不能劳动时,他便若有所失。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位倔强、有自信心、永不服老的人物形象,笔墨虽多是着眼于造台阶上,可作者笔下的“父亲”却栩栩如生,他挑水上台阶晃了一晃,却不让“我”帮,粗暴地推开了我。挑水由“我”包了后,他又若有所失,很烦躁。同时,他又是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勤劳节俭。为了建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作了漫长的准备,合理安排一年的劳动时间,从不歇息,忙时种田,闲时砍柴卖钱,严冬捡石块、编草鞋,捡进一块砖、一片瓦,还往瓦罐里塞角票。造新屋,他也不闲着,白天和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

但文中的“父亲”是经济极端落后情况下的劳动农民的缩影,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他不知道是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他只知道劳动就有收获。他认为: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文章在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

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三、意蕴深厚

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大而至于紫禁城,处处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小而至于民居建筑,“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为了赢得尊重。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的视野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他向往,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但人的需要要建立在可实现的基础上,“父亲”认为可以实现,因为他有力气,他有拼命硬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但他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有一种幸福感,人逢喜事精神爽,作者笔下的“父亲”也不例外,新屋落成时,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望着他。

四、选题精当

作者笔法独特,没有大段的铺垫,而是直入主题。依照乡俗,台阶高低,标志着屋主人地位高低,“父亲”自叹自家台阶低,而仰慕别人家台阶高。作者以此为线,把文字串接起来。首先,以“台阶”为题,充分突出了“父亲”好强自尊的性格,这也是中国亿万农民的性格,推而广之,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有着这种好强自尊的精神,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放射出中华民族夺目的光辉。再者,以“台阶”为题,文章的线索,一目了然,而且,文章所写的主人公——“父亲”的许多表现都是围绕着台阶展开的,他的休息、他的劳作、他的情感、他大半辈子的努力无不围绕着台阶进行描写。这样,就极有力地串起了全文的事件和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有利于表达文章的主题。

五、详略得当

作者围绕着台阶精心选材,凡是与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作者不惜笔墨:作者开头便写“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并放在显赫的位置,文章中还多次出现与此意思相同的话;接着描写老屋三级台阶的来历——父亲打赌背回来,没花石料钱,但台阶太矮,石料粗糙,为决定建高台阶的新屋做铺垫。这些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而详写的是新屋的配套工程、台阶的建造工程,以及新屋建成后在台阶上的一些活动和感觉,详略十分得当。文中与台阶无关的内容,作者则惜墨如金,有的则点到为止,如上山砍柴的艰辛,拾卵石的劳累,塞角票的节俭情景,都没有具体描写,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在文中还用了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写父亲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辛苦的劳作,“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来体现父亲砍柴所付出的大量的劳动。又如,开始造台阶时父亲劳动的情形:“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作者没有选取全身,而是选取头发来描写,甚至选取一根根细发来描写。一个“挑”字足见每一根头发承受到的水珠压力,再加上“艰难”一词的修饰,以发拟人,借发写人。又如:建造台阶时对父亲喜悦之情的刻画,“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用描写父亲的两手没处放来表现他愿望得以实现、内心无比喜悦时手足无措的样子,与前文说父亲是位“老实厚道”的人相呼应,用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

读这篇文章还有一点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那就是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造作之词、华丽之语,有些还是乡俚俗语,让人对农村这个特定环境,以及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农民——“父亲”有种亲切之感,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

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描写父亲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过程的小说,文字质朴但品味极佳。作者独具匠心的选题,让人耳目一新,可文中的寓意却让人回味悠长,值得一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02:44:37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台  阶
1.dàng  gān  qiàn  zào  qiào  yǎo  jué  nián

2.B  

3.A  

4.

(1)示例: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

(2)示例:在学习方法上,你要格外注意啊!

(3)示例:怎么总是不讲究学习方法呢?

5.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6.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

7.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9.

(1)遂/殴宦者。

(2)谏官御史/数谏。

10.

(1)曾经  

(2)给  

(3)还  

(4)于是,就  

11.C  

12.

(1)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宦官。

(2)我有父母妻子和儿女,等卖柴得到钱以后才有饭吃。

13.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在被宦官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官。

【参考译文】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走木柴。(太监)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把木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太监)不肯接受。(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和儿女,等卖柴得到钱以后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若还不愿意,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罢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2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