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雨》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02: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课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赫然放着一张通红的邀请函:徒弟邀请指导老师(我)去听课。如此正式,倒让我不免有点小紧张了(要写评课稿)。

于是,10月9日上午第一节,六(3)班教室,我认认真真地聆听了谢芳老师的一节研修课——《山雨》。《山雨》是人教版六上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的单元目标之一就是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赵丽宏用如诗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山雨以及大自然的浓浓爱意和深深眷恋。全文结构清晰,先写山雨跟着山风和云雾悄然而至,再写雨中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最后描述雨后幽静山林中的余韵。对于文章的结构,学生比较好把握,但“借助联想和想象去感悟作者的独特感受”这一目标该如何突破,我觉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开课伊始,谢芳老师通过PPT展示一张山雨图,并配上让人感觉轻柔、宁静的音乐请同学们欣赏,要求大家用四字词语或一两句话来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情景。这样的导入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一下子就把握住本课的目标——想象、联想,并扣住阅读的要害——注重个人的体验。

引入新课以后,谢老师展示出自读提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好词、短语。②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③想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画出相关语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特色。可以说这个自读提示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也基本上是围绕上述目标一一展开:

学生小声地自由朗读,然后请一两个学生起来读一读自己划的词语,短语;PPT投影本课的生词,学生齐读;请一两个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自己的初步印象;又用PPT投影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等。在此期间,几乎每一次学生的回答,老师都会提醒其他同学给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我觉得鼓掌是对学生出彩回答的一种赞赏,或者是对一些后进生能回答问题的一种鼓励,哪怕是有的学生遇到难题一时回答不上来,我们也会给予掌声,那是给他一份信心。倘若每一次平平的回答都给予掌声的话,是否有必要值得商榷。

对第三个目标“感悟作者的情感”这一重难点的突破是本节课的重头戏,谢老师设计了“我读你听”这样一个环节: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听读。在整个朗读过程中,老师表情愉悦,声音轻柔,完全沉浸在山雨的美景之中,加之所配音乐也是极其契合本文,静静地听完老师的朗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私以为,在这个环节中,如果老师在朗读前提醒学生闭上眼静静聆听,想象画面,然后再回到文本当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感受,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突破本课重难点的措施。



但是谢老师在朗读之前要求学生“听读过程中,拿出笔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适当地在旁边做一些批注。”这种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时是可以的,但在听读中,似乎是不妥当的。我们既要认真听,又要划句子,还要做批注,我想这几乎是不可能同时做到的。既然这样,那么谢老师为什么还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窃以为有两点原因:一是这种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得到所有语文老师认可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用上它的话,似乎是不妥的,于是阅读教学中,圈点批注是无论如何都要用的;二是问题缺乏针对性。从以往的听课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提问时经常会出现比较宽泛的现象,即一个问题抛出去,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回答,但老师们自己有一个预设,自以为学生都应该知道,老师考虑问题不够周全。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读之后,谢老师请了几位学生谈自己的听读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契合课标要求的。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由于本课之前有过讲解,所以学生的回答显得比较生硬(或老道?)缺少自己的独特感受。

在这一环节中,谢老师还用了填空题的形式,将“音韵美”部分的几个比喻句抠出来请学生填空,比如“将雨声联想成        ;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等,这个小细节一方面明确了作者是借助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只是教师在处理过程中,这一部分的学生朗读还是显得少了,如果能多采取一些朗读形式,反复朗读,我想学生当堂背诵这一部分是有可能的。

在请学生体会雨中山林的色彩美的时候,作者在文中用了“水淋淋的绿”,到底什么样的绿是“水淋淋”的呢?对这一处老师并没有请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只是一句话带过,说写出了“绿的亮度和质地”。说实话,这种说法实在是太抽象,我想学生除了记住这两个词语之外恐怕并不能真正理解“水淋淋的绿”。我认为,“水淋淋的绿”可以从“水淋淋”入手,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样子是“水淋淋”的,然后再谈“水淋淋的绿”。记得当时我班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也是如此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就领悟到这种绿是“苍翠欲滴”、“翠色欲流”(我班孩子原话),是一种铺天盖地绿,没有一点杂色的、一尘不染的绿。

雨后的山林是幽静的,谢老师为了让孩子体会这种幽静,通过PPT投影了两个句子,①“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②“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将原文与改动后的句子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雨后山林的寂静。

综上所述,谢老师的这节课准备是相当充分的,课堂的容量也很大。但也正因为容量大,且希望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落实,所以给人的整体感受就是环节很紧凑,但不踏实,有一种浮光掠影之感,反倒不能让人尽兴,所以,作为家常课倒不如不要单纯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抓住一点,让学生有一得,我个人觉得足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1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