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8|回复: 0

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4 17: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而努力。现在的家长和社会也是非常注重美术教育的,许多孩子在各种渠道的接触中对美术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并建立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特长生产生的主要途径便是在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对美术有着良好的兴趣爱好的孩子中寻找。在课堂中发现特长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方说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题互动,语言交流,以及艺术实践作业等角度进行分析。有时则还需与班主任老师、甚至学生家长进行情况了解、沟通。为使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更加规范合理,是他们得到系统的训练,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目标

初中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在于引发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个体,对一部分对美术绘画情有独钟,特别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集中、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拓展视野、增长综合素质、甚至为学生的终身打基础,确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主要任务

①传授基础知识教育。

②激发兴趣,感受艺术美的熏陶。

③遵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关注、培养一批在美术方面有特殊兴趣、甚至出类拔萃的学生,将他们整合起来,组成兴趣小组,让他们得到更好、更专业的辅导,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全面提高。在学生们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掌握旁通涉猎,浅尝辄止的原则,教给学生们多样的绘画形式、多样的绘画方法。                 

三、美术特长生的课程设置

既是美术特长生,针对他们就应制定一系列较为系统、专业化的学习课程,但又不能偏离了他们的喜好方向。

①素描基础知识及技法。

②水粉、水彩、蜡笔等色彩基础知识及方法技能。

③中国画基础知识及基础技法。

另外,为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上基础技法之外,还开设卡通、剪纸、手工等一些同学们更感兴趣的美术形式学习课程。     

四、具体实施步骤

1、选拔学生

a: 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原则,海选学生。

b: 举办全校性书法比赛活动,从中发现特长学生。

c: 对喜欢绘画艺术、但又担心影响其他科目学习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习绘画艺术,不但不会影响其他科目的正常学习,反之它能放松心情,感受美感、开发智慧、发展创新精神。

d:最后确定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名单。

2、制定学习制度

初中学生,正直性格、态度转型期,很多人单凭一时冲动或一时兴趣,难以维持长期的学习提高,所以也应该制定一些学习守则制度,奖励激励机制,让学生们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具体实施阶段

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如何让美术特长生的成长进步给学校带来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专长的多才多艺的学生,这与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措施有着紧密的关联。

五、实施方法与措施

将不同年级、不同程度基础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如素描基础技法小组、素描静物、人物头像小组、水粉静物小组等等。每个小组安排一个老师,同时一位老师也可负责两个小组。老师本着激发智慧发挥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原则、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助式、互动式辅导,发挥学生才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枯燥无味的素描练习往往难以维持多久,为了让学生们能坚持下来,静下心来,我们还必须穿插安排一系列较有趣味的美术形式,如卡通绘画、木刻、剪纸等等。

每逢节假日学校或学区会组织相关主题的绘画比赛。在活动中学生们会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受益匪浅。

总之,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校内,还要校外配合,除了美术老师,还要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领导等进行协调。此外,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做到一节课、一次活动都要有所收获,以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学的过程是快乐的,面对充满活力的学生们,我们会被他们的生机感染。定期在学校内举办各种绘画比赛、展览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评选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是激发学生去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在这里成功教育理念的贯彻非常重要,初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更多的还是兴趣爱好,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往往能将她送上成功大道。只有学生学的有趣味、有激情,而且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自然而然绘画也就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美术特长生的专业训练也就走上了一个正常的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8 1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