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4|回复: 0

同课异构《拾穗》评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4 0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心小学盛小马老师和张国仕老师执教的都是《拾穗》一课。同样的一课,两位老师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

    一、图文结合,激发情感。

    初读课文时,两位老师都注重教给学生欣赏一幅画的方法:①按一定顺序来欣赏(远景和近景的把握);②结合课文内容确定图画所描绘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要素;然后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进行品读,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再读后,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二、阅读批注,体会写法。

    本文的重点是2-5段的内容,让学生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两位老师教学时紧紧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抓住描写拾穗妇女的神态、动作的语句来理解第2、3、4段。课文对三位拾穗妇女的神态动作作了细致的描写,“他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通过让学生找出三个农妇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等。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体会到画家在对其动作神态栩栩如生的描绘中表现出来的同情,体会到作者如何把事情写生动具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解读文本,各显身手。

     1、四年级要求教师结合“金钥匙”训练学生正确地写摘录笔记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那就是:让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可以是和课文知识有关的问题,还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拓展的问题。从盛老师课堂的反馈就知道老师平时侧重这方面的训练;盛老师还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本课中多音字涉及较多,教师在学生读文时,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理解多音字的用法,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对文本的解析,盛老师也非常细致。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时,除了抓住重点的动词、形容词外,她还关注了“一碗、一两片、一点”等数量词。

2、张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余,更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引导学生欣赏米勒油画时,教师出示米勒的《晚祷》训练学生说话,既渗透了写法,又培养了学生结合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的能力。

   

     任何充分准备的课,走进课堂实践时都会发现有遗憾:两位老师的教学经验都很丰富,如果教学时,对学生更信任点,放手再多一点,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这样的课堂避免了问答式的教学,课堂将会更高效。当然,高效的课堂是我们向往的课堂,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共同努力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7: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