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6|回复: 0

【必备】7大类结构化+3大考题汇总,面试就考这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8 01: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面试考题类型

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模拟上课(试讲)、课后答辩三个环节。



一般抽题目写教案20分钟,结构化问题5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



面试试题分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和规定回答问题两种。
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的确定:考生在备课前登录面试测评系统,面试试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规定回答问题的确定:考生在试讲(或演示)前,考官在面试考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后确定的。



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问答题目可以分为七大模块,分别是自我认知、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综合分析以及教育教学类。

考官抽到的两个问题,可能是这七大类中的两类,也可能同属一类。

01

自我认知类

这一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周围事物关系所进行的观察、体验、感知和评价等方面。一般在资格证考试比较常见的是对自己的认知(性格/价值观/人生目标等)和对职业的认知(教师职业)。例如,你的优点/缺点是什么?请做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你为什么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怎样?

02

人际沟通类

作为教师,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其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与不同对象(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的沟通交流。

作为人际沟通类的题目有三个特征:

1.“人”。题干中会为考生设定身份,这就警示大家在答题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身份,特定身份做特定的事情;

2.“情境”。题干中会有较为明显的矛盾冲突或是具体的争议。

3.“怎么办”“怎么做”“怎么处理”。

比如有这样一道真题“如果接到家长投诉,怎么办”。






03

组织管理类

此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统筹管理、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通过给出一定的任务情境,引导考生作出设计好整体的活动步骤。

04

应急应变类

这一类型题目强调两点:一是情境的“急”,二是对策的“变”。主要考察考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的适应性反应。比如,在课堂上有学生故意刁难你,提出你不会的问题,你怎么办?

05

综合分析类

综合分析类是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考试中比较频繁考察的一种类型,这一类题目又分为两种形式:现象类和观点类。现象类题目会给考生呈现当前社会或教育中的热点话题,询问大家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观点类题目会给考生呈现一个观点或者两个及其以上的观点,让大家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06

教育教学类

教育教学类问题是以直接发问或者设置情境的方式,考查考生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包括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问题,与班主任工作相关问题,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与所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考生要在掌握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作答,将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向评委展示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可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07

时事政治类

时政类的问题一般以下考题类型:1.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新发展理念指什么?

这一类主要还是要考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政,多了解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确保对基本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模拟课堂—试讲

教资面试的第二个环节,考生模拟上课的时间为10分钟,也就是说考生必须在这10分钟里把一堂课讲完,而且这一堂课不只是从喊一句“上课”到说一声“下课”这么简单的环节,还必须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等等。所以在10分钟内讲好你的主要内容很重要,这也要求我们在备课的20分钟,必须迅速地搞清楚“题目”的阶段目标、教学目标,然后再围绕教学目标去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再围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去展开教学过程,再围绕教学过程去设计互动形式,再围绕互动形式去组织语言表达。




答辩

作为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考官问的问题,基本上是围绕你的试讲进行的。这些问题,可能无关痛痒,也可能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你也有5分钟的时间。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环节,如同鸡肋,没有意义,这是不对的。前面已经表现的很好的同学可以放心了,但表现不好的考生,这个环节就是你们最后的机会。答辩是进一步考察应试者的能力素质、经验、职业理解、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而真正使主考官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立体形象。教师资格面试答辩一般会针对考生在试讲中的教学设计、学科专业知识、考生的职业认知等方面进行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