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课堂 《枣儿》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9: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可以适当结合社会现实和故事背景导入,也可以从大家熟悉的红枣导入。

  2.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掌握学情。

  3. 初读课文,规范字词读音。

  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或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读音问题,教师抽查明确。读不准的字音,学生自行查阅工具书,尤其关注多音字。

  注意:课文较长,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教师关注学生读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

  4.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解生词含义。

  要求:边读边勾画,随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还可以做点旁批,把对人物语言或舞台说明的理解旁批出来,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课文共写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

  说明:引导学生除了关注出场人物外,还要关注没有出场的两个人物,其中老人的儿子名字叫“枣儿”。

  问题二: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说明:对学生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要有明确要求,尽量做到内容准确,语言简洁规范。

  5. 布置课后任务: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9:21:3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1. 课前检测:听写本课生字。让学生在黑板上听写生字,师生评价;或全班在笔记本上听写,同桌交流批改。

  2. 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故事情节。说明:可以引导学生填写关键词语,理清故事情节。如:老人(晒)枣儿、男孩(捡)枣儿、祖孙(说)枣儿、男孩(装)枣儿、男孩(摘)枣儿、老人(忆)枣儿、男孩给爹(带)枣儿、祖孙讲故事(吃)枣儿、老人(想)枣儿、男孩(藏)枣儿等。

  3. 思考、讨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也可小组讨论解决。

  问题一: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情?明确:通过梳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体会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感受老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

  问题二: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长久不回来?说明:引导学生读出剧本未出现的另外两个人物,揣摩人物的基本情况。明确:老人的儿子外出工作。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农村青壮年为了改变生活现状,离开故土外出谋求新的生活。男孩的父亲到城里生活,又组成了新的家庭。

  问题三:老人对儿子、孩子对父亲表现出怎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明确:表现出强烈的思念,期盼着亲人早日归来。举例略。

  4. 研读文本,进一步理解剧本思想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把握老人与男孩的形象。

  问题一:请你用具体例子说说老人对男孩的态度是怎样的,表现了老人怎样的情感。

  说明:梳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关心、抚慰的具体事例,体会老人的慈祥、和蔼与善良,进一步感受老人在男孩身上寄托的对儿子的思念与关爱。这种情感是感人至深的,也是催人泪下的。

  问题二:结合剧本说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说明:研读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结合例子分析,把握老人的几个特点。他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他豁达开朗,幽默风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他又有所失落。

  问题三:剧中的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说明:梳理男孩的表现,把握男孩的特点。他非常思念父亲,喜爱慈祥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问题四:剧本通过这个故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说明:这是理解课文的难点。引导学生明白课文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一位老人与一个男孩的纯真情义,老人与儿子、孩子与父亲的亲情,以及老一辈的深厚乡情;更反映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一些传统东西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过去的留恋,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教师不必讲得过多,学生大体理解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9:21: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1. 课前检测。选择本课部分生字组词或重点词语造句。

  2. 继续研读课文,体会剧本写作方面的突出特点。

  问题一:“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老人与男孩始终围绕“枣儿”进行对话。“枣儿”是情节发展的线索,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也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父亲在外的信息,也都因“枣儿”透露出来。

  问题二:“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他含义吗?

  说明:引导学生明确“枣儿”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问题三:剧本首尾两次出现关于“枣儿”的童谣,但出现的情境有所不同,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明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3. 从语言欣赏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组内从准确、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说明:引导学生体会剧本语言生动形象、朴实自然的特点,训练学生语言欣赏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4 04: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