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2: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点讲解





图片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二、相关资料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三、课文翻译

1.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



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随心所欲,又不越过法度。”



4.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5.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6.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箪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窄小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10.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看着浩荡汹涌的河水)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原文: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改变。”



12.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问题归纳

1.“学”与“习”是一个意思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不是一个意思。对于知识来说,“学”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习”则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统一起来。



2.如何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忠” 是办事尽心尽力 ;“信”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要讲求“忠” “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3.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耳顺”与“从心所欲”?

“耳顺”一般而言,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人到了六十岁,不管听到什么样的话,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这是一种悲悯之心,是外在的天地之理与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所有的规矩已经变为你的生命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4. “温故”与“知新”是什么关系?
孔子强调,“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句话对消除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端,具有重要的意义。



6.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以想到哪些相关的诗词句?

想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谈谈你对“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理解。

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 与 “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五、课文主题

本课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和志向;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告诫人们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情操、珍惜时间等,是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2:41:51 | 只看该作者
同步练习





图片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3.体会《论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自主学习

1.补充知识卡片。[

1.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      ,是  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    》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   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再自己朗读。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子曰:“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合作探究

一、翻译语句,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依据字形,推断词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省字探源

造字本义:“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静心冥想内视,观照自我本性,戒除非分之想。

《说文解字》:省,视也。  本章中有“    ”“    ”的意思。

(2)忠字探源

造字本义:内心公正,不偏私情。

《说文解字》:忠,敬也。文中的意思为:                    。

(3)信字探源

造字本义:许诺,发誓。

《说文解字》:信,诚也。会意 古人云:言己所思为“     ”;践己所诺为“     ”。

(4)习字探源

造字本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

《说文解字》:习(習),数飞也。          文中是       的意思



三、治学求实,《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1.从下面这一则《论语》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我们从这一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解读以下《论语》二则的内容。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以下这一则《论语》阐述了要以学习为快乐,兴趣对于学习很重要。这一则运用了什么修辞?分为几层?有什么好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2:42:02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答案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三:虚指,泛指多个。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优点,长处。

从:学习。

川:河。

逝:流逝。

斯:这。

舍:舍弃。

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普通人,男子汉。

博:广泛。

笃:忠实,坚守。

切:恳切。

仁:仁德。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故: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为:动词,做。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好: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

合作探究答案

一、翻译语句,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1)我十五岁就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

不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被人力所支配,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

意见,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迷

惑不解。

(4)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

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依据字形,推断词义

(1)自我检查  反省

(2)尽心竭力,应为本意的引申

(3)诚  信

(4)复习



三、治学求实,《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1.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在对人生有了丰富认识

的基础上,顺应自然;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2.(1)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2)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不可偏废其一。

3.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0: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