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34|回复: 0

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关于“咏史怀古诗”的教学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7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 。”多情诗人,诗人多情,感花溅泪,见鸟惊心,更何况只身于绵长辽阔的时空背景中呢?

正如余秋雨所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课标要求中的三首“咏史怀古”诗亦如是。

鉴于同学们易混淆,易遗忘的现实,本着复习去粗取精的原则,采用整合法,结合“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以杜牧的《赤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为例,为同学们分析“咏史怀古”诗“两点”(即“触发点”和“落脚点”)“一线”(即感情线)的写法。

何为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怀古诗有哪些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或在文中有“昔人”、”古人”字样等。

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表达风格: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如何读懂咏史怀古诗?

一、寻“古”(意象),找到触发点。

主问题:诗人描写了哪些古人、古迹或史实?他们有怎样的特点?

杜牧的《赤壁》中的“古”即是“折戟”:古战场上的遗物。结合题目“赤壁”,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古代战役就是“赤壁之战”了,而作者也正是此意,即作者由古战场上的遗物兴起对赤壁之战的思索。从下文的“周郎”“铜雀台”“二乔”可以看出。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古”即是“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用于招纳贤才所建的黄金台。 燕昭王礼遇乐毅成为美谈。

崔颢的《黄鹤楼》中的“古”即是“黄鹤楼”:因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而得名,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二、探“今”(诗心),明晰落脚点。

主问题:找出诗文中能表明作者情感及态度的关键字词。

杜牧的《赤壁》中的“不与”二字,从反面落笔,设想没有东风的帮助,周瑜失败的后果。表明自己的独特看法:赤壁之战中的头号风云人物,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能在这次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是因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机遇。而再由“未销”二字又能感受到诗人对英雄逝去,物是人非的感慨。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前”“后”“不见”把时间感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诗是从远古洪荒而来,绵延到地老天荒,永无绝期一般。“悠悠”又把诗歌的背景辟至辽阔空旷的境地。“独”字使九州大地都充溢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怆然”突然推出自己的悲伤,这股无法抑制的情感,又立刻充满了诗人前面铺垫的时空。

崔颢的《黄鹤楼》中的第一个“空”字,写出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只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时,怅然若失的感慨,为乡愁奠定基调。第二个“空”借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世事变化,难以预测之感,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也许是 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最终落脚到一个“愁”字上,在直抒胸臆收篇的同时,也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三、明“旨”(中心),领悟感情线

主问题:咏史怀古诗的感情线有怀人伤己,怀古伤今和理性反思三种。请结合背景,连接古今,梳理作者的感情,明确诗文主旨。

《赤壁》的写作背景:诗人杜牧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

整首诗作者通过变换视角,从反面落笔,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设想没有东风的帮助,周瑜失败的后果。怀人伤己的同时表明自己的独特看法,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登幽州台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4102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作者登楼远眺,感慨无限,怀古伤今,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黄鹤楼》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但诗人是满前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的。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诗人慕名前来,可鹤去楼空,难免怅然若失,感慨物是人非,世事多变,难以预测。但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是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所以诗人登楼所见所感,不生乡愁也无由,吊古怀乡之情浓缩在收篇的一个“愁”字上。

在怀古诗中,咏史怀古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在鉴赏时,只要我们能紧扣住诗中“古”“史”的典故,找到触发点;聚焦诗文中能表明作者情感及态度的关键字词,明晰落脚点;选择感情线结合背景连接古今,就能梳理出作者的感情,明确诗文主旨。以上只是从诗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咏史怀古的词曲一样适用。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无奈、伤感、怀乡、怀才不遇的诗人们,在登高望远,咏史怀古中已走向了现实之外的审美意境,所产生的精神上的苍茫或超越,是一种自由的生命律动。在心痛其“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多情时,又能否理解他们也是在“谈笑洗尽古今愁”的悲壮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5: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