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4 12:2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极大便利,推动社会进步。

  2.明确网络是把双刃剑,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网络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4.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传播网络正能量。

  5.明确上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二、教学实施

  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于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理解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理性对待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

  重点难点

  正确看待互联网,理性对待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进行观点辨析,引导学生既看到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又看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互联网最大程度发挥积极作用。

  课时安排

  本框建议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4 12:24:30 | 只看该作者

【设计思路介绍】

  【新课导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民行列,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今天,让我们走进网络世界。

  导入情境:

  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的引言,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互联网不断普及,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娱乐、学习等。互联网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例如,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出门旅游经常迷路;有了互联网,我们开启导航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最省时的路线。

  【新课学习】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一)网络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0页“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探究。

  教师提问:

  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查阅某一方面的知识,往往要去图书馆,经过一定的借阅手续,才能找到相关书籍;有了互联网,我们打开搜索引擎,很快就可以搜索到一系列相关内容,省时高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书籍、胶片、磁带携带和存储都不方便,数量较多时,人们更难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类知识和信息。而且这些存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共享。互联网出现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递。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因此,网络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二)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1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介绍自己所经历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教师提问:

  结合图片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探究与分享”中的信件、电话、台式电脑、智能手机代表着人际交往方式的不同阶段。互联网出现前,人们在无法面对面沟通交流时,往往需要写信。后来,人们逐渐使用电话这种更加直接的方式来沟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我们能随时跟世界各地的亲人和朋友交流互动,不但可以互相听到声音,还可以互相传递照片、音频、视频等,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新特点。从“探究与分享”中台式电脑所代表的有线互联时代,到智能手机所代表的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交往方式正在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便捷。

  (三)网络让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1—12页“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网络购物经历,与同学分享内心的感受。

  教师提问:

  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

  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购买生活用品、购买服务、订阅新闻资讯,还可以购买课程进行在线学习。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购买商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获取知识等,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一)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以下材料。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围绕良种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储等环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能。二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推动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三要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

  教师提问:

  互联网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选取其他领域“互联网+经济”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很远,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互联网出现之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消费都以线下、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生产、销售和消费。“互联网+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行业的升级换代,开拓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交叉渗透,“互联网+”不再限于农业,而是已经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另外,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使经济社会变得更加有活力,使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2—13页“探究与分享”。教师指导学生登录中国政府网相关页面,浏览“我向总理说句话”等栏目中的群众留言和问题反馈,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了解的当地政府汇聚民意的渠道。

  教师提问:

  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提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某一条留言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的留言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参与建言献策。除了“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我们还可以通过微博问政、市长信箱等途径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和民主政治的融合,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这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当然,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也要注意:表达诉求一定要理性客观,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依法有序积极表达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3页“探究与分享”,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和应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

  教师提问:

  物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联系?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因此,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例如,当我们驾车使用手机导航时,物联网会将我们的位置和车速发送给相关软件,这些软件将用户发送的信息汇总生成实时路面交通信息,驾车人就可以查询到路面拥堵的情况。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促进了科技创新。

  此外,在文化领域,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和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故宫举办了网上观展活动,人们动动手指,就能进入太和殿,近距离观赏故宫文物,满足自己的观展需求。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教师可以进一步呈现教材第14页“阅读感悟”,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使用大数据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懂得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进一步感悟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网络是把双刃剑

  (一)网络信息参差不齐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4页“探究与分享”,学生结合该栏目分析网络谣言的危害,分组讨论预防措施。

  教师提问: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纷繁复杂、真假难辨,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呢?教材第15页“方法与技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具体方法。从大家分组讨论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被小恩小惠蒙蔽双眼,就不会上当受骗。面对网络谣言,要及时澄清事实,善于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二)沉迷网络危害多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以下材料。学生结合自身或身边人的经历,分组讨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游用户规模庞大,从小学生到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本该用于奋斗、拼搏、创新的时间却被网游抢走了。

  教师提问:

  沉迷网络有哪些危害?(提示:教师也可以选取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真实案例,但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容易让我们沉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网络、虚拟社交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我们每天通过手机等工具快速阅读大量信息,貌似知道得越来越多,实际上可能理解、思考得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我们容易养成没有耐心、“肤浅”的习惯。

  (三)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组讨论并分享。

  教师提问:

  1.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

  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今天,智能手机等工具的功能日益强大,个人的诸多信息也存储在这些工具里。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意识,有意无意地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上泄露自己的信息。例如,有的同学随意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照片、联系方式,导致被骚扰甚至利益、安全受到侵犯。

  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相关链接”。国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作出规定,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人身利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课堂总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参差不齐,沉迷其中容易影响学习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要理性看待互联网,合理利用互联网,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4 12:24: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于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做新时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重点难点

  合理利用互联网。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课时安排

  本框建议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介绍】

  【新课导入】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推动社会进步,又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助力,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导入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7页“运用你的经验”,学生分角色表演,感受家人或朋友对待网络的不同态度。

  教师提问:

  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奶奶和爸爸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网络的全面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奶奶和爸爸对网络有着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孩子沉迷于网络,疏远了家人。奶奶强调了网络的弊端。爸爸认为移动互联网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流信息,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爸爸强调了网络的利。奶奶的话道出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时代在进步,互联网不断发展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人际交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与快捷;促进了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我们要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话题。

  【新课学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一)智慧选择,“信息节食”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交流分享,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将学生使用网络时遇到的问题分类整理,启发学生共同讨论,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

  教师提问:

  1.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沉迷于网络,忘记其他事情或挤占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2.我们要怎样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但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有一些困惑。我们身边的很多同学越来越“宅”,到家就玩手机或者电脑。网上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比较困难,且费时费力。鉴于很多孩子无法平衡好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国家采取了一些举措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教材第18页“相关链接”介绍了网瘾的概念和具体表现。我们利用网络适度休闲,并不属于网瘾。判断一种表现是否属于网瘾,需要从使用网络的频率、强度、时长、是否严重影响生活及其他兴趣等维度综合考量。我们可以根据“相关链接”对照自己是否有网瘾问题。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家庭带来消极影响。

  面对网瘾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方法。一是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黑网吧”的整治;二是加强社会保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利性网吧;三是加强家庭保护,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四是青少年应提高媒介素养,磨砺坚强意志,抵制不良诱惑,避免过度使用网络,多关注现实生活。

  网络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网络时代,如何选择、理解和判断海量信息,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介绍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正确认识并培养媒介素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的最大价值。

  (二)学会辨析,理性上网

  活动情境:教师呈现以下案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曾流传只有N95口罩才能阻挡病毒传播等说法。小王看到后,觉得很有道理,认为转发可以帮助很多人,就立刻转发。两天后,他发现相关信息热度飙升,很是得意,认为做了一件大好事。

  教师提问:

  1.小王做得对吗?为什么?

  2.我们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提示:教师也可以收集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网络谣言,通过揭穿谣言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信息的发布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没有信息发布的门槛。因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容易产生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有些谣言是别有用心的人恶意造谣,有很强的目的性;有些谣言是“善意的谣言”,转发的人并无恶意,甚至是出于好心,但这种谣言依然具有社会危害性。网络谣言会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信息的传播秩序;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造成人们的恐慌情绪,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因此,我们在转发信息之前要认真辨别,让谣言止于智者。

  如何辨别形形色色的网络谣言?结合教材第18页“方法与技能”,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注意信息出处,看看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第二,关注官方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第三,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第四,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第五,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

  (三)恪守道德,上网守法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19页“探究与分享”,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

  教师提问:

  1.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2.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贴吧里随意发帖诋毁、丑化他人的行为,从道德的角度看,是不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的表现;从法律的角度看,是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违法行为。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努力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对于“探究与分享”中的这种情况,受害者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样做不仅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反而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法律法规。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当遇到侵害我们正当权益的行为时,我们要用合法方式来保护自己。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其删除内容、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总之,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可进一步呈现教材第19页“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诵读《公约》,增进对《公约》的理解;谈谈自己遵守或违反《公约》的情况,反思应该如何坚持或改正;组织宣誓活动,培养学生遵守《公约》的意识;帮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网络的具体要求,认真遵守《公约》,积极践行《公约》。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一)利用网络建言献策

  活动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集思广益话网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

  教师提问:利用网络,你能为社会作哪些贡献?(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领域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中学生应该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合理表达诉求,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20页“探究与分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

  教师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网络为公众参与公益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便捷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公益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通过参加网络公益行动,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帮助了他人。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使公益活动变得简单便捷,让公益组织的运行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各类社会资源通过更高效的渠道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力量能够更加有序、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总之,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教材第20页“拓展空间”是第二课的总结和拓展。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合理分工,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了解本班同学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课堂总结】

  今天的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相互交织的新空间。我们既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也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合理利用网络,让网络为我所用,推动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15: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