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0: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完千克、克的认识,感觉学生对这几种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状态之中,由于受学生年纪和生活环境所影响特点,物体的质量观念相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种空白,怎样才能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对物体质量单位的认识呢,本着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注重了以下方面的教学:
一、课前收集信息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课前,我布置学生随家长一起进入超市,进行小调查:记录物品包装袋上表示物品质量的有关信息。在信息调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千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超市里的小包食品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课中探索发现   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有了课前的调查,学生对克和千克已不再那么陌生,他们已经亲身感知了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单位是用克来表示的。当在课堂上交流信息时,他们对克与千克的认识已不再那么空洞和抽象,已经建立在一种亲身感知体验的基础之上了。当出示课本信息窗中动物趣闻的信息时,他们已经有了想象与对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对1克、1千克有了浅层次的比较。然后在研究1克有多重的活动中,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2分硬币有多重,再通过比较、用天平秤来验证,就使得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有了充分的基础,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克与千克在学生的探索中已成为知识的一种再创造,深入学生的脑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0:03:59 | 只看该作者
克的认识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学习有意义的内容。

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就是斤和两,尽管这两个单位只是我们传统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有所不同,但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不应避讳,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巧妙地运用起来,加强学生对千克和克单位的感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课本上常用的“千克、克”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常用的质量单位——斤和两。在课堂上,学生、教师相互交流,在“斤、两”与“千克、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1斤=500克,1两=50克,使学生明白“千克、克”是国际计量单位,而“斤、两”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可以融会贯通。

通过补充一些农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数学与农村孩子日常生活的距离,使数学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3 14: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