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度秋季小学期中考试后家长会语文老师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1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度秋季小学期中考试后家长会老师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家长:
大家晚上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中抽空来参加家长会。本次考试,班上成绩考得很不理想。本次考试总分为120分,上百分的仅为三人,高分段不多,但九十分以上的学生却很多,这说明我们班潜力很大,这部分孩子只要稍加努力,是很有希望上百分的。
考完后,我认真思考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后半期如果要提高我班的语文学习,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作业落实。
上上周末,我布置了背诵诗词五首并签字。结果周一一查,仅有一半学生在家背诵了。其实,每周一或放假返校后,我最头疼的就是作业,不是字迹潦草,就是错题连篇,更有甚者作文乃抄袭。各位家长,我想说,初中不再是小学了,初中有七门学科,仅仅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学生每天仅是完成作业,从不预习和复习,这样知识点很难得到落实,导致他们考试时很多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如:问,第三课的作者是谁?答,马克吐司。实际是第三课作者为马克吐温。
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每天在家尽量多督促学生认真落实作业,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做一点相关的练习。其实大多数同学是很优秀的,作业完成还是非常棒的,如张可乐、李思宇、周诗婷、刘宸、邓永杰、赵秋云、李孟璐、姜佑杰、沈梦田、王诗嫣、王书嫣、邓稼伟、李奇翰等。他们不仅认真完成了我布置的作业,还主动找我要了课外练习书籍,主动落实知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稼伟,这个孩子父母不在身边,他在学校寄宿,但是他学习非常主动,默默背记知识点,做练习题,从来没有让我担心过。
其实,开学以来,很多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开始知道利用空余时间预习和背诵,这里就要特别表扬张恒斌,这个孩子每次都会主动提前在我手上背诵课文,不过这个孩子有点浮躁,一心只想夺第一,却忘了落实。相信只要改正这点,他会进步很快。另外,本次进步最大的是何宇豪,刚开始这个孩子有些飘,经过谈话后,这个孩子变化很大。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基础,主动询问不懂的题目,所以这次他进步很大,但我相信何宇豪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当然,这次考试也有很大一批学生退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努力。从试卷来看,本次丢分最多的,在阅读和作文上,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二、加强词汇积累、阅读。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想给各位家长说一个真实的事件:上周我们学习诗歌,我问学生:“谁知道王安石,你知道他哪些事情?”结果,全班五十六位学生张大了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一人举手。可是六年前同样的问题,238和239的学生是争着抢着滔滔不绝地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变法等。三年前的251虽没有238、239那样全面,但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现在的270呢?我惊讶于他们的孤陋寡闻,更吃惊于他们狭窄的知识面。
现在学生写起作文来,总觉得头疼,词汇少,材料积累不够,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件事。这与他们生活感悟、阅读面太少,将大量时间留在简单直白的电视、电脑网络、书报有关。
初中阶段语文的考察已不再是死死的知识点,而是考察学生的生活体验、领悟能力,中考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描写身边事,表达真情实感。可是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生活感悟,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身边发生的事,对很多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感悟,人云亦云。这样很不利于语文学习。当然,语文它不是理科类科目,不能通过做题迅速提高。它只有学生达到一定的文学积累、生活体验,他才能读懂文中所写的境界,理解文章的涵义。所以,各位家长加强学生词汇积累,扩大阅读,已迫在眉睫。请各位家长牢固树立一个意识: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只有语文学好了,才能读懂数理化的题目,理解题意,才能学好其他各科。请利用空余时间多指导孩子大量阅读,如:意林、优秀作文、中外名著等。同时,让孩子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精彩的片段,摘抄于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以提高写作能力。这里,我还给各位家长一个建议,如果您有空,请多和孩子交流,谈谈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既能够与孩子增进情感交流,又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对他们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定会在三年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抽空来校参加家长会。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8: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