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与难点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刘仁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切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解读口语交际教学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下面就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低、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与难点突破,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要求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个总目标实际上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讲名人故事的要求有三个。①知识与能力方面。“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规定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意在培养即时性、现场性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②过程与方法方面。就是“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显性的是养成“讲清楚”“认真听”的良好习惯,隐性的是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2.个性要求。即学段要求。学段不同,教学要求也不一样。



第一学段重在突出基础性,做好全方位的“启蒙”与起步训练。例如,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语言表达上主要强调简要、完整地讲述,用几句话把事情或画面内容说完整、说明白。方法学习主要有:①问。例如:“对你不熟悉的游戏,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②评。例如:“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③议。例如:“讨论讨论:哪种运南瓜的方法好?为什么?”在交际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上的要求是要认真听,有兴趣听,听明白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有问题的可以“问问同学”,说之前可以先“想想”,评之前要先“看看”等。



第二学段重在强化、巩固和提高。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由“完整”提高为“清楚明白”“具体生动”,还要以他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见闻为依据,突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交际方法方面,虽仍以听“别人谈话”为主,但要求提高为听后“向人请教” “与人商讨”。在交际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突出了“尊重对方”的交际情感、交际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中,以培养“尊重对方”的交际情感为重点。这样的定位,既巩固了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成果,又为高年级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中年级的过渡和衔接作用。



二、用好教材的提示和建议



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话题资源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精心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展开多个回合的训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注意活用课程资源,追求创意,让学生说得更好,这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思路。老师们对此是十分清楚的,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口语交际的教学难点和解决策略。



难点一:情境创设合理性的把握。



生活所需的口语交际一般包含“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和“正式场合的口语交际”两种,具体又可分为独白、交流、介绍、议论、表演等几类。对此,中低年级教材都做了全面而合理的考虑和安排。独白类的如四年级上册的“我看到了……”;交流类的如二年级上册的“我们去‘旅游’”,四年级上册的“感谢和安慰”;介绍类的如三年级上册的“夸夸我的同学”;议论类的如一年级上册的“这样做好不好”,二年级上册的“我的想法”;表演类的如一年级上册的“续编故事”“猜谜游戏”,二年级上册的“应该听谁的”。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的交际情境应有所区别。



像“我们去‘旅游’”“小小新闻发布会”(四年级下册)这样正式场合的口语交际,最好采用“即席表演”的方式。表演最好要“戏剧化”,这样,学生才能够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从发布新闻和推荐的模拟中学到怎么发布新闻和推荐。



像安慰感谢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应慎用即席表演的方法。因为如果简单地把教材中提供的情境照搬到日常生活中去,往往会给人一种“涂脂抹粉”的感觉,容易导致学生把在课堂上表演的口语交际与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缺乏生活的真实性。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少有安慰和感谢的举动,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安慰和感谢,而是缺乏相应的意识。所以,这类口语交际的教学,应重在唤醒学生的反思意识。比较理想的活动方式是创造出与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不同的“陌生化”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和愿望。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讲故事(讲曾经发生过的与学生生活经验能沟通的真实故事,也包括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相关经历),故事的主题应该是不成功的交际,或者现在回想起来是有缺憾的经历。观看真实生活中交际实情的录像,更能促进学生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日常的口语交际。



例如,“向你推荐一本书” (九义教材第八册)、三年级下册“教你学一招”的最好活动方式就是“实战”,结合班级好书展览、“生活小能手”评选进行,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实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口语交际的行为问题,不能只关注讨论的结果。



难点二:教材互动性因素的挖掘。



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尽管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为教学提供了凭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内容所隐含的互动性因素并不相同,有的是显性的,一看便知;有的是隐性的,易被忽略;有的看上去并不能双向互动,令人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



1.抓“显点”,顺势引导。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去‘旅游’”,有这样的文字提示: “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提出与导游所说内容有关的问题,连说话带动作演起来,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2.挖“隐点”,巧妙勾连。例如,一年级上册“我会拼图”,在教学时如果只关注“我”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勾连,不仅要引导“我”说话,能言善说,而且要让听的同学说话,能听善问。具体可这样处理:①学生4人一组商议拼什么动物,怎样拼,议后动手拼图;②派代表上台学叫所拼动物的叫声,让同学猜;③介绍拼的过程,并接受同学咨询:“它长得怎样、生活在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等;④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自由欣赏、评价、交流,评选最佳拼图;⑤讨论除拼动物外,还可以拼什么。如此处理教材,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3.找“支点”,优化整合。例如,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该如何让学生双向互动起来呢?可以紧扣提示语中的“找”字,将学生分成“花园” “校园”“百木林”等几个小组,分别重点观察花草、池水和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找春天时都找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问题也自然变成了交际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难点三:学生角色意识的形成。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扮演的那个角色。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学生又在说话者和倾听者之间转换。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境,确认自己的不同角色,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及交际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像低年级的孩子最乐意扮演角色,又最容易沉浸于角色,教学时不妨用上与角色相适应的道具、服饰和布景,发展学生的角色意识。如,一年级下册“续讲故事”,给学生化个妆,戴上小兔或小松鼠的动物头饰,进行实地表演。到了中年级就不能仅靠道具的布置,更为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凭借想象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如,三年级下册“教你学一招”,学生也许是游泳高手,也许是做菜名厨,也许是修理技工……这样,随着人物身份、技术特长、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角色感也越发鲜明。



难点四:倾听习惯的养成。



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教师让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便会长叹一声,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话,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学生不多。这种不会听、不想听、不善于听的行为直接影响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在诸多的交际习惯中,学会倾听,逐步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应成为低、中年级口语交际的重点。为此,可结合具体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训练,或专门安排单项和综合的听力技能训练。如,听辨训练,培养学生听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听答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听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听想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听品训练,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对方谈话意思,准确把握对方交际动机的能力。通过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最终达到参与、专注、思考、应对的倾听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6: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