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牛郎织女(二)》28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8 20: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8 2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7 07: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8: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