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论文 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2:2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研论文 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 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但就当前课改课堂教学情况,出现理念不明,体验不深,流程不畅等弊端。为此,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程,笔者对此提出理性的思考。



思考之一:教学理念,凸现生活气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的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与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内涵和发展的价值,而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提高和升华,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具有质量,更具有光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凸现生活的气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品德与生活培养回归现实生活。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北师大版,下同,一下)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但由于春天的到来不是某一时刻完成,也不是在课堂上能完成的,对儿童的生活似乎占不上多大的边。这就要求教师要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之内选取生活的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从细小的地方去发现春天,如可以举办春天信息展示台,启发学生把平时发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绘画、文字描写、手工制作等)表现出来,放在春天信息展示台上,让大家互相欣赏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思考之二:教学目标,打造育人经典



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被忽略。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二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二,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是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我在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上),我设计了“礼貌待人我会做”的模拟游戏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比赛谁说的礼貌用语多,并告诉学生这些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的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用心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够打造出许多刻骨铭心的育人经典。



思考之三:教学流程,彰显动态生成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使教学过程变得呆板、枯燥。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迹行进,总是会升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如我在教学《保护水,节约水》(二上)一课时,按原设计方案,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用水,结果在组织学生讨论时,由于地处山区,学生家里大都引来山上的泉水,不花钱,要多少有多少,尽管使用,另外,书上也说大海全是水,许多学生都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这样的结果让我产生出现意外,此时我没有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敢于真实地面对学生,临时设计让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家里没水时的情景,如天热了没水洗澡,没开水硬咽吃馒头等,感受无水时的困难,这样灵活地调整后,学生逐渐明白,一是别看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可是让能使人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很少;二是山区的水虽然不花钱,但要懂得养成的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质。这样生成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彰显动态生成,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情感体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2:26:4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之四:学习活动,注重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应突出“体验感悟”,着重于道德情感体验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应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例如教学《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二下)一课,可以组织各小组学生开展“出板报”才艺展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互相配合,共同做事,看哪一小组出的板报又快又好,从而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学会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做事的做人品质。



思考之五:课堂评价,着眼学生发展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及评价多样化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创意性评价,在过去的品德教学中是较为薄弱的。所以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更使学生展示出“真实”的自我,有助于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如我在教学《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我出示许多小动物的挂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有饲养过什么动物,许多同学都纷纷发言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我都表扬他们热爱小动物,热爱小生命,而其中有一位女学生一直没有发言,通过对话,原来她曾经被毛毛虫刺痛过,弄得全身搔痒,起鸡疙瘩,她害怕小昆虫,于是我问她见过萤火虫吗,她说这虫可好玩啦,在夏天的晚上还捉过呢,这是很好的评价闪光点,于是我表扬她真勇敢,并告诉她有些昆虫如像毛毛虫等有毒,是害虫,是消灭的,而像蜜蜂等昆虫是益虫,应该受保护的。在这里,评价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并不是寻求一个标准答案喜欢哪种动物并不是评价的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