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02:5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下)习作5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习作5 话说端午节》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收集资料的目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境,渗透了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资料的教育。第二部分是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选取需要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用有关资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这样的习作,学生容易长篇大论摘录收集的内容,东拉西扯拼凑在一起,形成没有多大价值的资料杂烩。怎样让学生在众多材料中,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乐于书面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着重考虑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阅读课本中提供的资料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是,让学生从这些资料中选取有用的有机融合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并整理资料,培养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把你想要向大家介绍的端午节的知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难点:培养学生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查询或询问他人等办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同时,教师应及时询问了解他们收集的情况,并进行二度调控指导。
(设计简析:本节课主题为“说说端午节”。对于端午节这一类传统节日,它不同于春节、中秋等让孩子们耳熟能详,所以在授课前布置了学生查阅、收集、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各个方面的资料。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收集素材的方法,并对收集的内容进行指导。而后针对调查情况进行二度指导,使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以进一步充实自己收集的材料。)
2、本课没有“例文”,教师可以准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前指导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是哪一天呢?再过一段时间,就到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好吗?(板书:端午节)
(二)班内交流,增加积累
1、课前资料搜集了吗?你是从哪儿搜集的?(相机推荐学习方法和要求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看来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肯定很丰富。那现在让我们赶紧先在四人小组内把你的资料共同分享一下,看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多、最生动!(四人小组交流。)
(和其他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我们一起来宣布:“端午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现在——开始!(课件展示“端午节日知多少”幻灯片)
  ①谁能给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吗?(板书:来历)
指名交流。(相机板书:屈原的传说、伍子胥的传说、曹娥的传说、田文的传说……)
教师小结:正因为不同地区端午节由来的传说各不相同,所以端午节就有了很多别称,比如:诗人节、女儿节、龙节……
②谁能介绍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什么好吃的?
指名交流。……(相机板书:吃粽子煮蛋、插艾草菖蒲)(板书:风俗)
③其实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呢!你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赛龙舟、点雄黄、挂石榴花、挂五毒图……)
④哪位同学也是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能补充吗?
3、小结:同学们交流得可真精彩,通过搜集资料,你们掌握了这么丰富的端午节知识。看来搜集资料这个方法还真不错!
(设计简析:学生手里有了收集的资料,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畅所欲言,这不仅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语言环境中吸收、内化知识。)
(三)看文中资料,阅读例文,领悟写法
1、胡瑞芝同学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资料,咱们来读一读,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质疑、交流。师生共同探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为了庆祝端午节,我们班要出一期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需要同学们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你想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刊登你的大作吗?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些资料给我们介绍介绍端午节呢?
4、出示例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画门符,悬艾蒿,饮雄黄酒,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画着“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早上,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插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辟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这天早饭前,人们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用粘米红枣包成粽子,饮雄黄酒能杀害虫、避百邪。
   有的地方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什么地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而赛龙舟、吃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怎样,中国人过端午节,有趣吗?(四人小组阅读、分析、评价范文。)
5、书上的,还有我们搜集的这么多资料,是不是全都要用进去呢?(生自由发言)
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选你感兴趣的方面写。你最想写什么呢?(指名说)就可以以此为题。有没有谁想介绍几个方面的? (指名说)。
选自己感兴趣的去写这就叫有目的地取舍(板书:取舍)
6、有了材料,是不是原文照抄呢?对了,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有的在前,有的在后,这就叫:重新组合(板书:重组)
7、还有我们收集的材料,感兴趣的也可以写进去的就叫:补充(板书补充)
(设计简析:教材提供了八条端午节资料,没有例文。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一篇有针对性的学生习作,从“例文”中获得启示:面对众多的资料,我们要学会“重组—取舍—补充”,这也使本次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
二.下笔成文
(一)集体交流,明确习作任务
(出示习作要求)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写呢?请大家自由读,看看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说,教师再次强调:
1、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2、注意材料的重组、取舍、补充,  有重点、有条理的介绍。
(二)静思默想,学生作前构思
你准备介绍端午节哪些方面的内容?先静静地想一想。
(三)下笔成文,教师点拨指导
想好后就把它写下来,注意要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不会写的字可以先加上拼音。如果你能做到写得既快又工整,那就更好了。
(说明:学生习作时,教室内应尽量保持安静,要让他们一气呵成。巡视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发现本次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对出现的优秀习作及共性问题作文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进行作后指导。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单独给予第二次指导,适当降低作文要求。)
(设计简析:习作前先出示习作要求,使学生明确了此次习作的任务,做到了心中有数。而后,在他们静思默想之后鼓励他们快速成文,目的是要培养他们习作的效率意识,让他们有话快写。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巡视指导又做到了分层施教,使学困生也有话可说。)
三.作后评改
(一)提出目标,明确任务
常言说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因此,对于我们已经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修改。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出声读自己的习作,动笔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如果你能改出三处以上的错误,每处就可以奖励自己10分。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他(她)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内容?是不是做到了材料的重组、取舍、补充?(投影出示一生习作)指名读,其他同学对照习作要求仔细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集体进行交流、评议
(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当然,此处的评议应紧扣本次习作要求,重点看他所选的材料是否做到了重组、取舍、补充。)
3、请大家对照习作要求,结合大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再来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吧。你在修改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如果你已经修改完了,把你修改后的习作读给你的同伴听,也听听他们的建议。
4、你对自己修改后的文章满意吗?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自评得分(满分100)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加分(每符合一项要求加20分)
(设计简析: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四.习作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组内评优。
2、各组选派优秀习作代表跑,班内组织习作展示交流评议。
3、师生共同评议,评选习作小明星。
【习作批改】
此次习作批改的重点是看学生能否对端午节的材料进行重组、取舍、补充,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教师批改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孩子可适当提高要求,引导他们用通俗的语言来介绍,并且补充一些自己搜集到的材料等;而对于习作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则应适当降低一下习作要求,只要他们能把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介绍出来即可,重点是鼓励他们有话敢说,有话乐说。
另外,对于批改中出现的优秀习作或精彩句段,教师应予以记录,以便引导学生进行佳作赏读;对于部分学困生的习作,教师应逐一进行面批,指导他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务必使之达到此次习作的要求。习作结束后,教师组织评选优秀文章,指导孩子出一期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或者办一份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习作5  说说端午节
                 
来历      风俗
重组     取舍     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02:54:17 | 只看该作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5)教学设计
《习作5》
执教者:金实小学 郑茗虹
一、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说到过端午节。哪个不感兴趣呢?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现身说法、议法、明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八九周岁的孩子,他们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如何让学生不输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这至关重要,不但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而且有可能关系到学生一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的根本的任务。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小学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象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1、谈话激发情趣。教师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感染力和美感的语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唤醒学生的记忆,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情趣。不过,各环节侧重点不同,课前谈话重在激趣,总结性谈话重在激情,教师课中的 “现身说法”则重在感人及鼓励学生大胆谈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2、课件激发情趣。教师根据习作内容,提供图片或制作成课件向学生展示,可以激发情趣,引发学生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回忆,更能诱发孩子们写作的欲望。
3、范文激发情趣。教师要写好或选好范文,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领悟写作技巧和语言的运用,更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思考与独创,激发其创造激情。
4、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教师根据作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选择地“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激趣:放飞的思维双翅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近几天阴雨绵绵,家家户户都忙着上山踏青扫墓,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所以除了清明节,我们还有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课件出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3、小结。我们怎样介绍这些传统节日呢?  (名称、时间、来历、习俗)
(二) 交流: 明确习作内容。
1、你们的这些知识是从哪来的?(相机推荐学习方法和要求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2、大家能不能从以下图片中猜出我们的话题。板书:端午节
3、P91胡瑞芝同学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资料,咱们来读一读,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质疑、交流。师生共同探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5、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些资料给我们介绍介绍端午节呢?
(三) 品文:点燃智慧之花
1、对比两篇有针对性的范文。四人小组阅读、比较、分析、评价两篇范文。
2、对比评价后小结。
3、探索写作方法。讨论:怎样合理应用这些资料?(重组取舍 补充)
4、创设情境,拓展写作内容。
你准备向远道而来的加菲猫先生的介绍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收集整理)
5、理清写作思路。A对于这些材料,你准备怎样来运用?B选取个案具体研究。
6、总结、激励。小结:通过同学的发言,我发现大家已经知道如何恰当的安排材料。
(四)练写:提供机遇,享受情趣
1、同学们,你想实现一个作家梦?你想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刊登你的大作吗?你想让大伙一睹你的文采吗?端午节快到了,何不拿起你的笔,为咱们班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呢?
2、学生领取投稿纸,写草稿(相机点评)。
六、板书设计
习作5 说说端午节
名称 时间 来历 习俗
重组 取舍 补充
有重点 有条理
专家点评:
儿童作文,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更要重视培养孩子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本节课的设计,教师注意把握了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作前指导:
一、积累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没内容可写,是小学生习作时出现的最大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写作内容,什么也谈不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教会学生积累素材。
  其实,在我们身边,无处不是写作素材。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对这些鲜活的素材熟视无睹。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另外,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吸收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素材积累越丰富,选材的范围就越大,学生就不会发愁没内容可写了。
本节课主题为“说说端午节”。对于端午节这一类传统节日节日,它不同于春节、中秋等让孩子们耳熟能详,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布置了学生查阅、收集、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各个方面的资料。一入课,又巧妙的抓住当天是清明节这一良机,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自然的引出“传统节日”这一话题,同时还潜移默化的借助“荣誉卡”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二、掌握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先读后写、读写结合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规律。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习作也是这样的。范文引路,仿写开篇,“葫芦文”打底,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课文着意点拨,让学生有“章”可循,就可以解决有素材而不会写的问题了。
本课内容,教材提供了八条端午节资料,没有例文。教师却在教学中巧妙的向学生提供了两篇有针对性的学生习作,让学生通过“阅读—点评—比较—讨论” ,从“例文”中获得启示:面对众多的资料,我们要学会“重组—取舍—补充”,这也使本次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
三、激发兴趣,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向我们的朋友——加菲猫介绍端午节”这一情景,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更训练了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合理安排材料的能力。
“班级黑板报征稿”的一段激励性言辞,更把孩子们的写作欲望推到了极致。
总之,课堂上所创设的情景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置身其间的学生们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堂上虚拟的生活场景变成心目中的真实;让他们觉得:作文已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提笔写话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写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02:54:27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0: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