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少年维权知识小手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家庭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然而,在实际中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维护,又往往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我们围绕青少年如何自我防范与保护,选编了一些小知识,期于帮助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篇幅受限,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见谅。


编 者






  目    录

一、自我防范十招 ………………………………………………        二、报警须知 ………………………………………………

1、报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什么情况下应拨打110紧急呼救

三、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

(一)安全走路

1、行走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定

2、行人横过道路的安全常识

(二)安全骑车

1、自行车的行驶空间和借道通行

2、容易造成事故的几种违章

3、骑车人应遵守的交通法规

(三)安全乘车

1、候车环节

2、上车环节

3、坐车环节

4、下车环节

四、地震灾害防御知识  ……………………………………

1、地震来临时,人如何避震?

2、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住宅中应如何应急避险?

3、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应急避险?

4、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户外应如何应急处置?

5、人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中应如何处置、逃生或实行抢救?

6、人被埋压在突然坍塌的建筑物下,如何自我保护、避险或实施救助?

7、地震时未脱险者如何设法延缓生命?

8、地震后如何互救?

五、禁毒知识   ………………………………………………

1、毒品情况简介

2、毒品危害

3、毒品违法犯罪与法律制裁

六、消防安全常识

(一)认识火灾

1、火灾

2、火灾损失分类

3、火灾成因

(1)生产、生活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2)自燃、雷击火灾

4、火灾的危害

(二)初始火灾的扑救

1、发现火险应及时报警

2、初始火灾的自救方法

七、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须知 …………………………………………

八、从业人员知法守法五字歌 …………………………………………

     一、自我防范十招


1、警惕扒手伸黑手

扒手,一类使人深恶痛绝的人。随着城市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乘坐公交车的人越来越多。扒手往往利用公交车人多拥挤时,里应外合,扒窃乘客衣裤口袋或身后背包里的钱物,使人难以防范。我们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发现神色诡秘、东张西望或手里拿着报纸装模做样、臂上搭着衣服的人,一定要多留心眼,以防不测。不妨在口袋、背包上缝上刺毛搭扣,打开时会发出响声,惊动小偷,使其不便下手。背包里应尽量少放贵重物品。一旦发现被窃,不要忍气吞声,而应立即报案。

2、过马路别踩陷阱

马路陷阱手段并不高明,往往是利用一些人喜欢贪图便宜的心理,以好人的面目出现,故意丢失“财物”,让他人拾获后,另一同伙设局引诱,同伙间配合默契,趁机盗走他人财物,或以他人身上的金银首饰作抵押,借故脱身骗走财物。

3、不让飞车贼得逞

一个人好端端在路上行走,突然飞来横祸,身上的背包或手机、项链一下被人抢走,防不胜防。除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外,自己也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喜欢背包的女性走路要走人行道,尽量靠里行走,背包靠人行道里侧的一边,如在人行道旁见两成年男子同骑一辆摩托车要多留意。背包里不要放贵重物品,也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不要使用背带不坚固的背包。女性遭到抢夺后,应勇敢的马上“打的”悄悄跟踪犯罪分子,或用其他通讯工具报警。

4、上网须步步为营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逐渐普及,一些人上网聊天成了时尚。但切记上网毕竟是虚拟世界,一定注意不要在上网时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别人,也不要轻易接受网友的邀请。要学会分辨真假,保护自己,避免受骗上当。

5、深夜女子巧防身

年轻女子晚上最好不要孤身一人在路偏人稀的道路上行走,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包中装一瓶喷发胶或用矿泉水瓶装一瓶辣椒水(盖子事先打好小孔)。当遇歹徒劫财劫色时,趁歹徒疏忽之际,将发胶或辣椒水喷向歹徒的眼睛,然后迅速脱身。或者利用发夹上锋利的钢针、高跟鞋鞋跟做防身武器,猛刺(击)犯罪分子的要害部位,然后脱身报警。总之深夜妇女遇到危险时,要做到临危不乱、保持镇定,绝不能诚惶诚恐,俯首顺从。

6、敲山震虎防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经常称自己陷入了困境,向过往行人以超低的价格兜售一些名表、手机、项链之类的物品,其诱惑性极大。路遇此情况,我们一定要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万万不能因一点小便宜而蒙住了自己的双眼,冲昏自己的头脑。遇到此种情况,第一,要向兜售者索要所兜售物品的发票或购物凭证,证明物品的合法性;其次,查看兜售者的身份证件,以备不测。第三,找有专业鉴别知识的部门或人员鉴别物品的质量,以防假冒伪劣。如果是诈骗分子,运用以上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其原形必露。确定遇到诈骗后,要及时与110联系,将诈骗分子绳之以法。

7、巧用物品防夜盗

夜间入户行窃的盗贼最忌发出声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贼心虚”。对于防盗设施不是很安全的家庭住户,夜间防止入室盗窃不妨使用一些小技巧,如将空酒瓶倒置在门后或窗台边,或者挂置一些容易发出响声的小物品,如风铃等。只要窃贼一碰碎酒瓶或碰响风铃,就会惊醒人。此外,凡遇到夜间入室的盗贼,千万不能因害怕而忍气吞声,特别是单身女子要敢于大声呼救或打电话报警,以震慑犯罪分子,避免更可怕的后果发生。

8、防范搭讪陌生人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问路、找人或搭乘出租车等方式接近犯罪目标,用递烟、送饮料等方式实施药物麻醉,抢劫或诈骗财物。对于预防麻抢或诈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第一、对主动前来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注意从其讲话的语气中捕捉不安定的信息;第二、绝对不能因贪小便宜而吸食陌生人“热情”递送的烟或饮料;第三、谨防陌生人向你提供“发财点子”的诱饵或以迷信施加的恐吓,保持清醒头脑,切勿上当;第四、凡遇麻醉抢劫或诈骗,应及时报警,惩治犯罪。

9、送上门“奖品”莫贪

现在,诈骗分子时兴通过手机发短信息或寄函件方式设置“中奖”陷阱,诈骗财物。受害人往往被告之中了某公司的大奖,如手机、电脑等奖品,应诈骗分子的要求寄给公司邮寄费、手续费等费用,从而上当受骗。还有的就是自称是某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开展庆典酬宾活动,免费赠送奖品并送货上门。当你坦然接受公司的“馈赠”时,工作人员以各种花样和借口向你兜售其他产品或配套产品,让你欲罢不能,从而上当受骗。

10、求职路上防黑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求职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和抓住求职心切的心理,对求职者实施诈骗钱财。其通常的诈骗手法是帮助介绍工作需要一些活动费为由索取费用;介绍进某公司需交报名费、上岗押金等费用骗取钱财;中介公司与用人单位勾结,先录用后辞退,骗取押金等费用,或以熟悉产品为由要求求职者购买从而遭到欺骗。因此,在我们求职时,不要因为求职心切而盲目相信他人。


二、报警须知


(一)报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电话报警。要讲清楚报警单位或所处位置(如街道、门牌号码);

要讲清楚是什么事报警,警情大小和现场情况;

要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的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接警人的询问情况,准确、简洁的给予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时可以挂断电话。

如果报警地点偏僻不易找时,报警人应立即派人或自己到单位门口、道路交叉口等标志明显处迎候民警,并带领民警迅速赶到现场。

2、向周围群众求助报警。

A、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公路上、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

B、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事报警,使群众及时准确地向民警指明报警现场。

C、严禁报假警,报假警是违法行为,可以行政拘留。

3、报警人在拨打110电话时,会首先听到中英文双语提示音——“这里是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警正忙,请稍后。”(Hello, you have reached Anqing police station,emergency 110, please hold on)报警人听到这个提示音后,应耐心等待,千万不要挂机,之后就会有昼夜值班的接警员接听电话。

4、手机拨打110无须拨城市区号。

(二)什么情况下应拨打110紧急呼救?

许多人都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要拨打110报警电话,但是,当困难真正降临的时候,许多人并不知道拨打110。

110报警服务台以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为宗旨,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法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因此在以下情况下都可以拨打110。

(1)正在发生杀人、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盗窃、贩毒等刑事案件时。

(2)正在发生扰乱商店、市场、车站、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公共秩序,以及赌博、卖淫嫖娼、吸毒、结伙斗殴等治安案件时。

(3)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时。

(4)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时。

(5)突遇危难无力解决时。

(6)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时。


三、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一) 安全走路

1、 行走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定

(1) 有人行道的道路,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 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

(3) 在公路上行走要集中精神。

(4) 集体外出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列队行进,不要三五成群嬉笑打闹。

(5) 不要在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上乱摸乱动,也不要在汽车、拖拉机等车底下玩耍或睡觉。

(6) 不要穿越或者倚坐人行道护栏、车行道护栏和铁路道口护栏。

(7) 不要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特别注意不能攀爬汽车厢,尤其不能攀爬正在行驶中的车辆的车厢。

2、 行人横过道路的安全常识。

(1) 要选择好横穿地点。

(2) 要注意观察来车,选择好穿越时机。

(3) 要及时亮相,让来车及早发现你有横穿道路的意向,以便驾驶员采取避让措施。

(4) 要垂直迅速通过。

(二) 安全骑车

1、自行车的行驶空间和借道通行

(1) 借用人行道时,不准骑行只准牵行。

(2) 当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临时占用而受阻时,允许自行车在堵塞点前10米内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绕过堵塞点后应立即回归非机动车道。

(3) 骑自行车横过马路时,在设有人行横道的路上,应在人行横道线内通过,横穿有4个机动车道的道路时,应下车牵行;在没有设人行横道的道路上,应下车观察,确认安全后方可横穿。

(4)当自行车要绕过刚停下的车辆时,要注意防止该车车门会突然打开,尤其对出租车、轿车更要提防,以免撞上打开的车门而意外受伤。

2、 容易造成事故的几种违章

(1) 酗酒后骑车。

(2) 不满12岁儿童在道路上骑车。

(3) 转弯或横穿道路前不减速缓行,不观察车后情况,不伸手示意,突然猛拐,在沙上路面遇机动车,为抢占上风头躲避灰尘而突然横穿道路。

(4) 下陡坡,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不下车推行。

(5) 下车前不靠边,不伸手上下摆动示意,妨碍后面车辆通行。

(6) 结伴骑行,勾肩搭背,互相追逐,曲折竞行,栽头猛拐;或骑车时注意力不集中,上坡、顶风骑行时低头蹬车不注意观察前方。

(7) 行经交叉路口随意闯红灯。

(8) 在公路上学骑自行车。

(9) 在公路上攀扶行驶中的机动车。

(10) 超越前车时,妨碍被超车辆行驶。

(11) 载物超高超宽或骑车带人。

(12) 雨天打伞骑车,暴风雨来临时低头猛赶。

(13) 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隔离的道路上,窜入机动车道行驶。

3、 骑车人应遵守的交通法规

(1) 未满12周岁的同学,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2) 不要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3)  骑自行车前应按照前面说的对安全装置进行“五查”,不要让安全装置不全的“病车”上路行驶。

(4) 要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准闯入机动车道。

(5) 行经交叉路口时要服从灯光信号和交警叔叔的指挥。

(6) 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7) 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8) 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

(9) 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10) 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11) 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12) 大中城市市区不准骑自行车带人。

(13) 大风大雨的天气最好不要骑车。

(三)安全乘车

1、 候车环节

(1) 要在站台和指定地点等候车辆,不要站在车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候车。

(2) 要排队依次候车,不要争先恐后。

(3) 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2、 上车环节

(1) 不能在车辆进站或靠路边未完全停下时就跳入车行道拦车,争上车抢坐位。

(2) 车辆停稳后,要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要让车上的人先下车后,同学们再依次上车,注意维护文明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交通秩序。

(3)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

(4) 对已满载超载的车辆不要强挤上车,同学们千万不要乘坐超载车。

(5) 上车时要扶老携幼,互相礼让,不要只顾自己而争抢坐位。

3、 坐车环节

(1) 上车后,有座位的应在开车前找好位置坐下,没有座位的,要找个坚固的车体部件作为攀扶的依托。

(2) 乘坐货车车厢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而且应尽量靠近车厢前部。

(3) 如果所乘的车辆坐位有安全带装置,要扣上安全带。

(4) 机动车行驶中,不能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5) 机动车行驶中,不准跳车。

(6) 12岁以上同学在乘坐两轮摩托车后座时,首先记住要正面跨坐不要侧坐。

4、 下车环节

(1) 下车须等车停稳后再下。

(2) 乘坐小型客车的,在打开车门前要观察有否自行车和摩托车驶近,要在没有车辆驶近的情况下再开门,防止车门突然打开使后面跟上的自行车或摩托车措手不及,撞上车门而发生意外。

(3) 下车后,不能急于从车前或车后横穿道路,应走离车前或车后20米以上,能看清路上左右来车后,选择适当时机再横穿道路。


四、地震灾害防御知识


1、地震来临时,人如何避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了。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只有十几秒或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的地方等。屋内最不利于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2、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住宅中应如何应急避险?

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快速做出正确的“瞬间抉择”。

1)在平房:如果有可能,应尽量从室内跑出来,尤其是年代久、建筑质量较差的平房,室内避震的安全性不够,遭强震袭击时,有可能完全倒塌。但来不及跑出户外时,可就近采取应急措施,选择一个安全的地点躲藏,如躲在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旁,头靠近墙根,如有可能,随手抓住纺织品如枕头、毛巾等捂住鼻子,护住头部,切勿靠近窗户。震后迅速跑出房屋,撤离到安全地带。

2)在楼房:

(1)应迅速远离外墙、阳台及门窗,暂躲在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拐角处避震,因为这些地方空间小、管道多、跨度小、有支撑物、整体性能好,不易塌落。

(2)应随手抓住物件保护头部和捂住口鼻,以免被砸伤或被烟尘呛闷窒息。

(3)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地震时煤气管道等生命线工程容易遭到破坏,空气中可能弥漫着易燃、易爆气体,点明火容易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如果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关闭气源,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4)高层楼房的人员逃生时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更不能跳楼。

3、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应急避险?

中小学生是易受灾害事故伤害的群体,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防护能力弱。1994年9月16日,我国台湾海峡发生里氏7.3级地震,波及福建省,在伤亡的800多人中,有 2/3以上是中小学生。据调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在地震面前惊慌失措,竞相奔逃导致摔倒、踩伤或跳楼致残。因此,中小学生遭遇突发性地震时必须统一行动,服从指挥。

(1)在学校: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在平房,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尽可能从室内迅速、有序地撤出;如果在楼房,应听从老师指挥,躲在课桌或小床下,不要慌不择路地拥挤外逃或擅自离开,更不能跳楼;如果是在操场或室外,则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

(2)在影剧院、体育馆、游艺场:应就地蹲下,保护头部,千万不可蜂拥外逃。由于这些场所人员集中,如在慌乱中盲目采取行动,一齐拥向出口,容易造成挤压等伤害。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7.3级地震时,市内一个体育馆正举行奥克兰队与旧金山巨人队的精彩棒球比赛,观众几千人。比赛立即暂停,但所有观众都安静地坐在原来座位上,秩序井然,无一人夺路逃生,避免了意外事故发生。

(3)在车站、商场:要保护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桌凳、柜架、室内立柱等)躲藏,避开高大不稳的重物、易碎品及吊灯、吊扇等悬挂物。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切忌众人慌乱挤向出口。

(4)在工厂: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避震。

4、发生强烈地震时,人在户外应如何应急处置?

1)如果在马路上:

(1)应远离石油、煤气等易燃、易爆的设施,对产品或原材料中含有有毒气体或液体的工厂也要远离,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要尽量躲避在上风处。

(2)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烟囱、空中管道、广告牌、电线杆、高压线、变压器等;不要在狭窄的胡同停留,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能乱跑。

2)如果在桥上:要紧紧抱住桥栏杆,待主震过后迅速离开,向安全地带转移。

3)如果在河岸边:要迅速撤离,转移到高处,谨防上游水坝决堤。

4)如果在山区:要尽力避开危险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迅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可沿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5、人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中应如何处置、逃生或实行抢救?

震后如果身陷困境,被埋压在废墟中时,自身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自救对策脱离险境,或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压人员救活率可达95%,第一天救活率为81%,第二天救活率为53%,第三天救活率为36.7%。由此可见,积极自救逃生或等待抢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小山街道一名家庭妇女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房屋埋了13天。刚被埋压时,她胸口压着一大摞瓷砖,透不过气来,但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顽强地“营造”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渴了用碎布蘸着尿润润喉咙,饿了就咽一把土。她顽强地与死神搏斗了13天,直到8月9日才被救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区发生里氏7级大地震,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贾利勒被埋压在废墟中。他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在震后13天,被救援人员营救出来。因此,被埋压人员应努力做到:

(1)在精神上不能崩溃,要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想方设法调整身体到最佳姿势,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被埋的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

(2)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待听到地面有人靠近时,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采用敲击的办法;要防止灰尘呛闷窒息,闻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异味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3)如果暂时与外界联系不上,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不必惊慌,要正确判断自己被埋压的位置,尽力寻找脱险逃生的路径。

(4)尽量寻找食物、水、药品,当人体严重缺水时,可以饮尿求生。

(5)如果受伤,可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包扎止血,尽量减少运动,保存体力。

(6)尽量改善生存环境,挪开或清理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扩大并保护生存空间,设法用砖、木等支撑、加固四周残垣断壁,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余震的袭击而造成新的坍塌,避免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7)不要用电和使用明火,因为电路、煤气管道可能已遭破坏,空气中漂浮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明火可导致火灾和爆炸。

(8)一旦避险逃生获得成功,被埋压人员由于长期处于黑暗状态,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黑布将眼部蒙住,不能立即受强光刺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进水、进食也要循序渐进,以免发生意外,损伤肠胃。

6、人被埋压在突然坍塌的建筑物下,如何自我保护、避险或实施救助?

一旦建筑物突然坍塌,人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这时,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1)首先要保障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2)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再被埋压。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应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生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设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用明火。

(5)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建筑物突然坍塌,人被埋压在底下时,外界人员要积极实施救助。

(1)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对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迅速送往医院。

(4)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进一步救援。

7、地震时未脱险者如何设法延缓生命?

震后如发现自己不能脱险时,应采取延缓生存时间的自救措施。

地震引起房倒屋塌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灰尘,因此:

首先,要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

其次,决定生死的首要条件是有无空气,故不要乱喊叫,尽量节省氧气,保存体力。

第三,要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出生存的安全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8、地震后如何互救?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地震后,被埋压的时间越短,被救者的存活率越高。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抢救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的互救活动。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1)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此容易获救的幸存者。

(2)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

(3)先抢救近处的埋压者,后救较远的人员。

(4)先在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抢救。

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能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合理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是保证救助成功的必要条件。救助被埋压人员要注意如下几点:

(1)注意搜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

(2)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了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3)抢救被埋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等,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尽快将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打开,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被埋压者窒息,迅速清除其口、鼻内尘土,再行抢救。

(4)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不要让强光刺激。

(5)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切忌生拉硬拽,以免造成高位截瘫。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6)对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五、 禁毒知识


(一)毒品情况简介

1、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或产生依赖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能成瘾癖,即能够使人形成习惯性的病态嗜好,“产生依赖性”,是指需要靠药品来维持生理机能。

2、毒品的种类

(1)阿片类药物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多种天然罂粟类植物的生物碱和人工合成的此类物质的衍生物。

(2)可卡因:俗称可口精。

(3)大麻(cannabis sativa)。

(4)、镇静催眠药:按临床常用的药物类型分为巴比妥类(如速可眠等)、苯二氮卓类(如安定等)、其他(如安眠酮等)。

(5)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是苯丙胺类兴奋剂(如冰毒、摇头丸)。

(6)新型毒品:氯胺酮,俗称“茄、K粉、K仔”。

3、吸毒方式

(1)通过呼吸道吸入。

(2)血管注射。

(3)吞服。

(4)粘膜摩擦。

4、吸毒人员行为特征。

(1)用“药”压倒一切。

(2)生活一反常态。

(3)谎话挂在嘴边。

(4)“戒毒”真真假假。

(5)搞钱不择手段。

(二)毒品危害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高达8000亿至10000亿美元,这个庞大的数据分别占到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9%,相当于中国一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世界各国对禁毒都高度重视,毒品不仅毒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而且还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据计算,每生产3千克可卡因,就要毁掉5公顷的热带森林。

一般吸毒者,每天毒品消费平均需200元左右,按照全国有200万人在吸毒,初步计算一天就需要人民币4亿元。另外,据卫生部门的抽样调查,在吸毒成瘾的人员中,绝大多数体重下降10千克以上。毒品渗透肾、肝、脾等重要器官和骨骼肌肉中,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害。滥用毒品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是急性中毒乃至死亡。海洛因滥用者的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的15倍,致死的原因大部分为过量引起呼吸抑制;可卡因、苯丙胺类过量可产生类精神分裂症;滥用大麻过量可产生急性抑郁或中毒性谵妄;致幻剂滥用超量也会产生幻觉和攻击行为。

吸毒者经过数次体验毒品后会成瘾,一旦成瘾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性。具体表现为不仅有觅药行为和渴求用药的愿望,而且突然停药后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痛苦,即为戒断症状。虽然通过自愿或强制性戒毒,但半年复吸率仍高达90%以上。最后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差,抵抗力极度下降,易发生各种病症,如:全身感染、内脏损伤、各种传染病的扩散与传播。与此同时,人格沦丧、道德感与日俱下。吸毒妇女本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还危害下一代。

案例:无知好奇,一吸难弃。昆明市戒毒所,6名在戒毒过程中的年轻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问:你们最初是怎样染上吸毒恶习的?答:(一位18岁的少女)我最初看到别人吸海洛因很舒服的样子,觉得好奇,就问那个正在吸食的人究竟是什么感觉。那人对我说:吸了这个,你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想什么来什么,不信你试试。于是,我吸上了第一口,以后便吸上了瘾。问:那你吸毒后都想了什么,又来了什么呢?答:我当时很缺钱,吸毒后晕乎乎的,我就想来点美元吧。就见美元像下雨一样哗啦啦地往下落。可是一醒过来什么都没有了。被采访的六个人中,除一人说是引诱、一个是因生意亏本心里烦恼想寻求刺激外,其余四人也都是处于好奇而一吸难弃的,在所有吸毒群体中,出于好奇而染上毒瘾的吸毒人员,通常约占整个吸毒人员的80%以上。

(三)毒品违法犯罪与法律制裁

毒品犯罪是国际刑法和国内刑法规定的一类犯罪,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规定,归类为三大类:1、经营型毒品犯罪,2、妨害型毒品犯罪,3、滥用型毒品犯罪。

1、经营型毒品犯罪是指筹集、生产、制造、运输、销售毒品等经营活动为特征的毒品犯罪,包括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以及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1)走私毒品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进出国(边)境,破坏国家毒品管制的行为。

违反了这一条款,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有三个处刑档次:一是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用该档刑:(1)走私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2)武装掩护走私的;(3)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4)走私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二是走私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是走私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贩卖毒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我国对毒品购销活动的管制。贩卖毒品是一种直接违反毒品管理法规和破坏国家对毒品管制的犯罪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本罪分3个处刑档次:一是贩卖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贩卖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贩卖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贩卖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二是贩卖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是贩卖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运输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利用交通工具或其他手段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托运毒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对运输毒品按其数量大小和情节轻重,本罪分为3个处刑档次:一是运输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运输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运输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运输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二是运输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是运输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制造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非法从毒品原植物中提炼、加工、配制成毒品或将一种毒品变成另一种毒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制造毒品罪共分为3个处刑档次:一是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二是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是制造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走私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制剂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是数量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我国境内非法买卖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配剂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是数量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且数量较大,或者经过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或者抗拒铲除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种植罂粟数量较大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抗拒铲除的。二是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行铲除;在收获之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受处罚。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且数量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妨害型毒品犯罪是妨害司法机关禁毒活动,属于妨害司法机关正常活动一类的犯罪。

1)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未经国家部门批准和许可,故意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分为3个处刑档次:一是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是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三是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2)包庇毒品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湮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二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包庇特别重大的毒品犯罪案犯、首犯和其他重要成员,因包庇而导致毒品犯罪分子逃脱法网或给社会造成极大伤害,或者多人多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等。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而故意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二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数量巨大的,具体为犯罪分子多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行为的等。

3、滥用型毒品犯罪:滥用毒品是指非医疗、科研目的的吸食、注射受管制的毒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滥用毒品犯罪是指关于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的犯罪。

1)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规,使用各种手段、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引诱、教唆、欺骗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使得被害人陷入毒潭难以自拔的;因其引诱、教唆、欺骗,致使被害人家破人亡的;引诱、教唆、欺骗三种行为并存的。对于引诱、教唆、欺骗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从重处罚。

2)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本条第三款规定,对强迫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从重处罚。

3)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4)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使用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人员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明知他人吸毒而向其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的规定,本罪分为2个处刑档次:一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二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非法提供毒品数量大的;非法向多人多次提供毒品的;虽不是出于营利目的,但却是出于其他卑劣动机而非法向人提供毒品的;曾因犯其他毒品罪处过刑、不思悔改的等。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吸毒人员,是指注射鸦片、海洛因、苯丙胺类兴奋剂、吗啡、可卡因、大麻以及出于医疗目的的滥用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六、消防安全常识


(一)认识火灾

1、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是目前世界各国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之一。

火灾按其性质、物质燃烧特性、起火原因、损失情况、发生场所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国家消防标准(GB4986—85)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燃烧时一般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加热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清、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等金属火灾。

2、火灾损失分类

根据公安部规定,从2007年6月1日起,火灾等级标准分为四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凡在火灾和火灾赴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伤亡统计范围。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七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

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是指被烧毁、烧损、烟熏和灭火中破拆、水渍以及因火灾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损失。

火灾间接财产损失是指因火灾而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现场施救、善后处理费用(包括清理火场、人身伤亡之后所支出医疗、丧葬、抚恤、补助救济、歇工工资等费用)。

3、火灾成因

人类同火灾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因此,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消防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消防技术规范指导人们预防火灾,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火灾的发生有其固有规律和特定的因果关系,但它与社会的环境、经济的繁荣、财富的集聚、人为的过失、潜在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它,认识它,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1)生产、生活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A、使用明火不慎

使用明火不慎造成的火灾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生火做饭引起的火灾;

(b)乱丢烟头、火柴梗引起的火灾;

(c)使用气焊、电焊不慎引起的火灾

(d)烧烤物品和熬炼物品引起的火灾;

(e)烤火取暖引起的火灾。

B、安装、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的火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火灾。常见的电器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

(a)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b)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c)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

(d)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

(e)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

(f)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

(g)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C、违反操作规程起火

造成企事业单位火灾的原因,从人的因素来讲,70%以上是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

D、忽视消防安全引起的火灾。

发展经济、必须有消防安全作保障,没有消防安全,就没有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因重生产,轻安全,存在侥幸心理,而引起的火灾比比皆是,损失和后果触目惊心。

(2)自燃、雷击火灾

A、自燃引起的火灾。

有些物质虽未直接遇到明火,但由于受热、聚焦、聚热等也会自燃起火。自燃起火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

B、雷击火灾。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带有正电的雷云和带有负电的雷云,聚集到一定程度,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层和云层之间的放电;或当带有负电的雷云在带有正电的大地上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它们在放电时,都会发出强烈的光和声,有很大的破坏力,并常常引起火灾。

4、火灾的危害

(1)毁坏物质财富

人们对灾害的认识首先是从火灾开始。“贼偷三次不穷,火烧一把精光”,“治富三年功,火烧三分钟”。这两条谚语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火灾的冷酷无情。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生存创造出神圣的火种,而火又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把火,吞噬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一把火,使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宝贵财富,一瞬间化为灰烬,造成无端的毁灭;一把火,使许多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宝毁于一旦,造成根本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把火,有时还会夺去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人们在肉体上、精神上带来无穷的痛苦。

(2)危害人类生命

科学的发展,财富的集中,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稠密和空间的缩小,这都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与此同时,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加,火灾的后果更加严重。火灾间接或直接夺取人们的生命,甚至一把火夺去几十人或几百人的生命。

(3)破坏生态平衡

森林、草原、江河湖海,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物质财富。它们不仅是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自然资源,而且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灰尘、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火灾是森林资源最凶恶的敌人,是破坏森林诸因素中最严重的祸首。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率相当高,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据资料统计,从1950—1990年,这40年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近60万起,烧毁山林约5亿亩,相当于1949年后全国人工植树造林保存面积的43%。年均火烧森林面积100万公顷,受灾率为80%,远远高出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初始火灾的扑救

1、发现火险应及时报警

发生火灾后,在现场的的人员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报告火警时,为了使消防队能够迅速到达火场,应讲清起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说出起火部位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然后派人到单位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

2、初始火灾的自救方法

实践证明,很多人在火灾围困中得以生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们有自救意识和所采取的自救方法得当,掌握了一把打开逃生大门的“金钥匙”。

(1)熟悉环境法

了解和熟悉自己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场所,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逃出火场。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乃至歌舞厅之类的公共娱乐场所时,进入后的第一件事情必须搞清楚并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出入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灭火器的位置,特别是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结构复杂,通道曲折,标志不清,疏散路线长,这些都要及时搞清楚自己所处的方位,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撤离火灾现场。

(2)头脑冷静法

火灾发生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被大火围困的人们,大多非常紧张和失去理智,不假思索,盲目跟随他人,一窝蜂地拥到这里,又一窝蜂地拥到那里,有时会处于进也难,退出难的境地,这个时候,保持头脑冷静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冷静才能不会慌乱,才可以根据火势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有效的自救方案,赢得宝贵的时间,脱离险境。

(3)迅速撤离法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大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4)毛巾保护法

火灾发生后,即使火还没有烧过来,浓烟早已熏过来了。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的灼伤呼吸系统的软件组织,严重的也可导致人员窒息死亡。因此,逃生时可把手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替代。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

(5)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等。切不可利用电梯作为疏散通道。如果自己对疏散道口一无所知,则逃生的方式是:当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此时应向楼下逃生,直至到达安全地点;当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烟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向楼顶平台逃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被火、烟追赶上且又封锁了向上的逃路,此时应果断改选横向逃生路线,从另一层楼的走廊通道逃生,寻求其他的自救方法。

(6)匍匐爬行法

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温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当发现自己身上衣服着火时,应一方面及时脱去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另一方面也可在别人的协助下用水浇、用湿的棉织物包裹身体达到灭火的目的。千万不可跑动,也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对人喷射。

(7)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下、门顶处、转弯处,一般都设置有“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8)借助器材法

逃生自救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公共场所特别是高层建筑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火场中要注意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争取火“口”脱险。如无其他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9)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10)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场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防止空气对流,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难燃物品,并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及时获救。如房间有电话,要及时报警,如没有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 以便赢得逃生和救援时机。

(11)利人利己法

逃生过程中,每个人都想尽快脱离险境,特别是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互拥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别人逃生,因此,在逃生过程中,逃生者应主动避让他人,当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给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提高逃生速度。

(12)低层跳楼法

跳楼逃生,这是万不得己,才拿生命作赌注的逃生方式,不宜采用。如果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阳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人在空中身不由己地头脚不停翻转,易造成重伤或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 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须知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者可以不去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或者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合同必具七项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用人单位不得收取定金】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违反规定的,应由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劳动者本人。

【最低工资不包括四项内容】

最低工资不包括四项内容,企业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加班工资);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个人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北京市的规定是,用人单位所发工资数额是否符合最低工资标准,要看除去上述四项内容后是否低于580元/月。

【超时工作与加班费】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如果劳动者同意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其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劳动报酬(休息日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劳动报酬,法定休假日则须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劳动报酬)。

【“四金”必须缴】

     社会保险是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统称,加上住房公积金,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金”。“四金”是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并不是劳动者和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所能协商的。

【试用期不能单独约定】

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了解和选择的期限。《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任何理由,不必支付违约金及培训费等。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只有在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时,才能在试用期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双方在试用期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受部分劳动法条款的约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共有三种:l、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在法定的特殊情形下(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承担任何责任;3、在其他大多数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违约金数额有限制】

《北京市劳动合同》第十九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l2个月的工资总额。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争议解决方法】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在60日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前提。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千万别错过了主张违约金权利的时效期。如果超过了法定期限60日内怎么办?当事人仍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待仲裁委员会作出“驳回”的裁决后,再凭这个“驳回”,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从业人员知法守法五字歌

东西南北中,五湖四海同,建设有成就,打工者有功。

大家有志气,在家不守穷,出外来挣钱,劳动最光荣。

落脚首要事,要办暂住证。有了工作做,莫忘订合同;

条款要齐全,权义要等同。日后起纠纷,仲裁有依从。

自己不违约,不怕人欺侬。倘若被侵权,千万别冲动。

理直证据足,可把诉来讼;法院主公道,判决顶管用。

少年保护法,人人都要懂;未满十六岁,不能做童工。

计划生育规,各地都相同;若无准生证,节育莫放松。

年满十八岁,尽责要参军;兵役须登记,体检回家中。

同乡应友爱,莫结桃园盟。遇事要冷静,不逞江湖勇。

口角寻常事,莫把拳脚动;相互要谦让,伤人要赔偿。

同乡宜规劝,千万别怂恿;持械斗群架,后果更严重;

轻者手脚残,重则小命送;侥幸未伤亡,法律也不容。

要么受处罚,要么进囚笼。异乡吃官司,爹娘心忒痛。

外来做生意,办照在工商;假劣禁销售,竞争须正当。

工余空闲时,休闲要健康;娱乐花样多,琴棋书画唱。

养成好习惯,身心都健康;规范有十不,时时记心上;

随地不吐痰,便溺去茅房;皮壳不乱扔,垃圾袋中装;

行路守秩序,车辆不乱放;绿地要爱护,说话莫带脏;

乱涂是坏习,吸烟损健康。囊中若羞涩,处处莫争强;

硬要充大款,好景总不长。弄赌要不得,那是害人坑;

输掉辛苦钿,易使歪念长。黄色书刊画,看了要上当;

情节虽刺激,却是迷魂汤。若看黄色片,灵魂入魔障;

仿照画中事,一生必遭殃。吸毒莫沾边,上瘾钱花光。

贩毒犯大罪,魂葬黄土岗。嫖宿染性病,强奸天良丧。

莫沾三陪女,寻欢进高墙。枪弹违禁品,家中莫私藏;

管制刀具类,依法要交上。小偷小摸事,被捉脸无光。

社会在综治,到处有法网。明知窃来物,千万别窝藏;

贪心代销赃,一起进班房。

挣钱莫嫌累,妇女要自重;中华有民俗,骂娼不骂穷。

街边公益物,那是大家用;人人要爱护,任意不拆动;

倘当废品卖,缺德又愚蠢;虽只几毛钱,处罚却很重。

同乡家书来,他人莫启封;公民通讯权,人人要尊重。

蔬菜瓜果类,农民辛苦种;贪小偷采摘,骂名是害虫。

若耕承包地,罂粟不可种;花儿虽好看,法律却不允。

倘若犯了罪,投案须自动;交代应如实,揭发可立功。

悔罪看表现,判刑有轻重;抗拒吃大亏,方恨法不懂。

南腔与北调,都应关系融;为国作贡献,一样主人翁。

爱厂如爱家,厂荣你亦荣;劳动竞优胜,技改立新功;

苦干创佳绩,鲜花一样红。赚钱道要正,发财靠劳动。

节俭不乱花,寄家爹娘用。积攒当资本,致富脱贫穷。

勤劳与节俭,生活似火红,知法并守法,一生尽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21: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