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论文 农村小学生品德现状及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2:4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农村小学学生品德下滑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造成的,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教师素质;学校摆正办学方向、改进评价体系;家庭重视德育等多元因素。
    【关键词】:留守儿童  品德下滑   问题与策略
    身处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二十多年,目睹农村小学生品德现状及其滑坡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鲠在喉、忧心如焚。十多年前的小学生,在路上遇到老师,虽不曾举手向老师行礼,但总能甜甜地向老师打招呼;他们的智力成绩可能不太好,但他们勤劳,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们总有忙不完的活,会从小把他们带在身边帮这帮那;他们懂感恩,每届毕业的学生总会在老师面前洒泪而别,依依不舍……可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受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道德品质大幅下滑。
一、不知感恩,不懂礼仪。
在六年级教学工作中,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各科成绩很不错,每期都能被评上三好生。一次想去其家访,第一天告诉她:老师要到家去。第二天放学不见其踪影,教师立即跑步追赶,半路上赶上她。“干嘛不与老师一道?”她木木地说:“你自己知道路。”本想一路上与她交流交流,可她渐行渐远。老师几次提醒她“等一等。”她头也不回大声说“自己走快点。”终于渐行渐远,不见其踪影,留下教师一人在山路上。时下的农村小学生,经本人在764名农村小学生中调查:没有一人对父母说过“我爱您。”早晚进出家门只有低年级4﹪的学生能与父母打招呼,“爸爸我走了。”“妈妈我回来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却要将自己的生日过得红红火火,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这样那样的生日礼品。并在同学中形成一种潮流。
二、心胸狭隘,独尊自私。
一名住校十二岁女孩,在教室与一女同学发生口角。事隔一天后,独自一人在寝室将这个同学的衣裤摔在地上踩踏,还在上面小便。当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干时,她只给老师一张满不在乎的脸,“她和我吵架。”让人又惊又怒。
三、任性暴躁,缺乏挫折教育。
二十年前,人们虽穷,但互相多有关心,离婚者极少,家庭安宁,学生们心智和情感成长基本正常,很少听说有小学生离家出走或自杀什么的。反视今天的学生,令人焦虑不安。一六年级女学生,接到在外打工父亲打回的电话,先是在教室哭,接着就跑上三楼要跳楼。好在师生多,发现即时。经教师跟家长了解,并没什么大事,父女俩在电话中吵架,当父亲的骂了她。
四、好逸恶劳,缺乏基本生活技能。
二十年前的小学生,能在父母的监管下望牛喂猪,上山打柴,种瓜种豆,煮饭洗衣。可如今的小学生,不要说吃苦耐劳,就连基本技能也在丧失。发展到离家上学时,需要父母陪读,帮助其料理基本生活,甚至到了大学也如此。这岂是一月的军训能解决的?一学生家长与本人闲谈:读六年级的学生在家,因父母忙,让其煮面条。父母吃着不对劲,问其怎么煮的?他说,锅里加上水,放入面条,座上电磁炉烧煮。这样的面条谁能吃?家访时,家长常常让学生给老师倒茶倒水,可学生大多会把水倒得满满当当,一路洒着端到老师面前。你能怎么着?
农村小学生道德品质出现目前的状况,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家庭原因
一方面,家庭品德教育十分薄弱。农村家长忙于生计,无法顾及孩子的品德成长,让70℅的小学生成了留守儿童。仰或有心进行品德教育,也由于文化素质的原因,不知如何施教,不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操场边,发现一高年级同学正拳打脚踢一个一年级小学生。老师制止批评他“为什么打人?”他满不在乎地说“他打我乖。”“他打你乖,你就打人啦?谁让你打的?”他理直气壮地说:“爸爸说的,谁欺负乖,就叫我打。”教师与该家长交流查实,家长公然承让。第二方面,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关爱。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一走就是几年甚至十多年,逢年过节才有一次电话,甚至电话都未有。父母在孩子的心中都已模糊甚至陌生。这样的儿童成长,他们孤独无助,无法享受正常的关爱,人格发育不全。心理特征:孤僻、狭隘、暴躁、内向、冲动易怒。第三方面,农村家长重智轻德育。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要有好的成绩,才算有出息,才有出路。”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味只要他们在校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可以迁就,过分溺爱。造成儿童唯我独尊,缺乏爱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不知道理解和体谅别人。
其二,学校原因
一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我们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些,岂是由学校的一张品德试卷能考出来?反而竟有学校一学期结束,认为某年级没有三好生。其原因是语数科科要超80分,碰上试题难度大,超不了80分,就没有了三好生。不荒唐吗?没有学校用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来检验衡量品德教师的工作,更没有学校对家长的家庭教育作出正确指导。二是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大多是纸上谈兵。学生个体是自然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德育教育只讲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缺少联系现实生活,对个人的自尊、自信、利益避而不谈或予以否认;注重树立正面典型,灌输正确的规范和守则,忽视对反面例子的剖析和对错误观点的认识。三是教师德育观念淡漠。家长、学校、社会对智育的重视和追求,迫使教师淡漠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县市以下教育主管部门,用各种简报、制度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的人均分。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岂能不淡漠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甚至淡漠了自身的品德修养,淡漠了自身对学生的楷模作用。
其三,社会原因
全社会对智育和德育的认同,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各种学校招生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大多还停留在卷面分数上。虽说有了面试考核,但缺乏对思想品德的考试考核,更没有对社会实践记录的考核。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特别是德育)受社会环境、考试考评机制的影响和制约,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许多品德教育的美好设想和方案或纸上谈兵或流于形式。这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
周 济部长在谈对教师的要求时说:“必须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教育家但 丁说:“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思想品德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让人担忧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把传授道理、道义、道德作为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不能只为教书而教书。一要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从素质教育入手,摆正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有机集合。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努力开发各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的品德教育优势。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课本的延伸。”
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师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引导与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个知识、能力与道德全面发展并不断完善的人,尤其是道德方面,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学校摆正办学方向、改进评价体系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人们产生了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学校也逐渐偏离了国家要求的办学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学校应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创设德育育人环境,办好家长学校,指导监护人做好家庭教育。另外,学校必须改进品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这是品德教育得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将道德品质的考试考核成绩,作为招生、表彰、奖励的硬件依据,并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开展。
三、家庭重视品德教育
教育需要社会的影响,家庭与学校的共同配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家长应当看到,教育是家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家庭应该加大智育投入,杜绝隔代教育,减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重视品德教育,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施也良好品德影响,才能达到品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道德建设逐步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教育高度,被人们所重视。只要人们共同努力,农村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将会不断提升、获得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