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2: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月5、6、7三天,学校组织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高一历史于1月6日上午进行了测试,本次出卷,学校对试卷的难易程度的要求是7:2:1,试卷的内容可以来自课本,所定练习册,也可自拟。本着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意旨,本次出卷的内容为必修1内容,难度不大,大多为基础题,有些甚至是与初中衔接的题目,具备较好的初中历史素养就可答出。下面就这次考试情况进行小结及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全年级总分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18分,选择题最高分为满分50分,最低分为16分,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一、选择题答题情况: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正答率%
78.4
75.2
78.5
73.3
82.8
84.6
73.2
48.2
82.3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正答率%
86.5
54.2
84.5
46.6
79.4
86.6
85.9
74.5
83.7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正答率%
94.3
83
71.1
68.8
38.0
75.7
88.6
  
  

从以上表格分析,学生做对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都非常集中,大多数同学错在第8、11、13、23题,因此,选择题最高分达到50分满分,许多同学都能拿到40分以上的高分。第8题,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学生之所以错,在于大多数同学没能看到三权之间的彼此制衡;第11题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学生大多选D,错误在于把专制政治的结束标志认为是新民主主义胜利,法治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史实的理解不清;第13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对原材料理解不清,看到材料较长,缺乏阅读理解的耐性,未能抓住关键句子“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进行分析;第23题考查美苏对峙的原因,也属于基础性的问题,但学生大多认为雅尔塔体系不属于原因之一,而这正为美苏对峙奠定基本框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2:12:20 | 只看该作者

二、材料题:

选择题共有4道题,共50分。学生得分最高40分,最低0分,大多集中在15—30分之间。

第(1)问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图文和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两方面,也就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管理。考生由于知识不够全面只答对其中一方面。第(2)问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及知识运用能力,材料的主要观点是“权力分立和制衡”对此的理解需要结合美国的国会、总统、法院权力进行综合。可是考生观点不明,缺乏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大部分考生只有照抄材料而失分。第(3)问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理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应该理解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考生由于知识面不够和理解能力有限而未能全面概括。

第27题分析:

本题考点为两岸的关系,总分为14分,共有四个问,难度偏低,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

第一问,考查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同学能答出“一国两制”,但却没能写出“和平统一”,不太完整。

第二问,分析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共同立场,是一道比较型的材料分析题,实际为找共同点。但一些学生没能注意题目中“都”这一字眼,而是从原材料中照抄照搬句子;有些学生回答繁琐,不简洁,反映学生的比较概况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问,考查“一国两制”的应用,在回答其历史意义时,学生不能够根据踩分点,按点回答,只能回答其一二,不全面,思考问题思维不开阔。

第四问,回答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大多数同学能回答出完整答案,但部分同学只能回答出台独势力,但看不到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或者简单地归纳为美国、日本的阻挠,表述不准确。

28题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2:12: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小题: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和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等信息可以直接概括的出美国人的中国观:中国是莫斯科(苏联)的“傀儡”;是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得分情况】得分率很高,88%以上的学生都能从材料中得出答案。

第二小题: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试题分析】影响外交的因素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有关:当时两大阵营对立,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再加上直接原因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处于霸权主义利益,对中国持敌视态度。

【得分情况】难度居中。得分率3分左右居多

(1)第一问基本都能得出答案,但是学生概括的能力稍差,很简单的答案,但是大部分学生却长篇大论。此外,学生很喜欢用好坏来形容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变化,缺乏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和历史术语的表达。

(2)而对于第二问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能利用平时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来回答,但是理解题目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有大概46%的学生把问题理解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了,虽然两个问题的答案相近但本质、主体、对象等还是很大的差别。

第三小题: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5分)

【得分情况】难度居中,得分率在3左右居多。

第一问:学生基本都能得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而第二问,学生根据材料基本都能得出“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方面的挑战,但是用“经济方面”来代替“经济发展模式”的学生居多(也都给分了)。可惜除了这个答案以外,能答出其他答案或其他挑战的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2:12:29 | 只看该作者

29题分析:

第(1)问根据二战时美苏面临共同敌人进行回答;第(2)问回答“冷战”开始的标志;第(3)问根据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和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第(4)问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的角度回答;第(5)问结合图片信息进行分析;第(6)问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本大题比较简单,总体答得较好,平均分约7分。存在问题:

第二个问,1、是把冷战开始的序幕和开始标志给混了,不少同学回答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是把冷战开始的标志和两极正式形成的标志给弄混了,不少同学把此问答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形成。

第三个问,同二问,把冷战开始和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开始的标志搞混了,所以两大组织的出现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是冷战的开始,美国称霸全球。

第四个问,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没懂得从两图中的导弹(原子弹)获取核武器信息,另外此问有一个班所答第一个小问的内容如出一辙,几乎都与参考答案一样。第二个小问也有相当一些同学回答了冷战表现中的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