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穿越竹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0: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穿越竹林》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体会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参与音乐活动创编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作用,主题音乐有统一影片风格的作用。
请同学们回忆下,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学生回答,师鼓励。)
2、场景音乐起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1)聆听《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样一个画面?
(2)这个场景音乐由人声吟唱、箫、弦乐器多层次交织所产生的意境,你是否听到了人声?(一听到人声就说出来。)
(3)考虑:场景音乐起什么作用? (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了的作用。)
3、总结影视音乐的功能(作用)。(学生总结,师补充。)
(1)突出主题,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绘作用,烘托画面情绪和气氛,加强视觉形象的情绪和节奏。
(4)背景气氛,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
(5)深化主题,推动剧情发展。
(6)概括剧情。
(7)结构统一作用。
4、欣赏电影《卧虎藏龙》主题音乐电影片段,并谈感受。
5、再次聆听歌曲《穿越竹林》,结束本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0:49:30 | 只看该作者
《穿越竹林》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两首作品,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2、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
3、乐于参与欣赏活动,并对其产生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教学重点:
感受这些经典影视音乐中,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
教学难点:
感受这些经典影视音乐中,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已经对影视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影视音乐。
2、作品简介
《穿越竹林》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一段场景音乐。2000年该片获得第77届奥斯克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
3、电影简介
4、作曲者简介
谭盾,著名中国作曲家、指挥家。为香港回归中国的交接仪式创作《天地人》,并被纽约时报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
5、乐曲欣赏
配乐以西方华丽、唯美的创作手法,糅合了东方的人文内涵,采用具有中国色彩的乐器笛子、古筝、葫芦丝、二胡、鼓等,营造出具有历史时空背景感的音乐气氛。
6、归纳总结,结束本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0:50:10 | 只看该作者
《穿越竹林》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并欣赏《穿越竹林》,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
2、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加深对音乐与其他姐妹艺术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音乐在影视中的无可替代的功能,音乐在影视中的形式及作用。
教学难点:
    传达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内在的、有机联系的信息,深化学生在文化艺术性的认识,全面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观看《卧虎藏龙》片头,聆听与辨别乐器音色,教师在简介乐器。为后面的赏析做好铺垫。
2、新课
(1)了解作品
进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介绍影片人物、剧情,了解导演与作曲指挥。
(2)初步赏析
在介绍与了解后,欣赏《卧虎藏龙》的经典音乐《穿越竹林》。在赏析中体会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低沉、灰暗的旋律,中提琴连续奏出“XXXX  XXXX”的节奏型,中国特色乐器——箫,吹出了舒缓柔美、哀婉惆怅的旋律,音乐虚幻、神秘、空灵。
(3)模唱主旋律
(4)感受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A、渲染气氛
B、刻画人物
C、推动剧情
D、抒发感情
(5)欣赏《穿越竹林》经典段落,感知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结束本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5: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