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心学校一年级班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0:3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心学校一年级班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董丽艳   2015、5、29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我是一(2)班的班主任,也是任一(2)班的语文科董老师,这位是教数学科的佐老师。没开会之前首先感谢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这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相互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并能够更好的教育自己子女。
今天的会议有4项内容:
1、汇报班级的基本情况及中考成绩分析。
2、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
3、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4、家长与科任老师面对面谈
一、班级基本情况介绍
我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7人。半个学期以来,从班级的整体看来,大部分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观念很强,上课遵守纪律,积极举手发言,劳动积极能干。那么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练习的同学,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如:班中的林靖璐,胡远祺、何凝、符佳佳、黄紫琳、贺巧儿、胡阔、何湘莹、等10位同学。还有个别同学简直不知道怎样教育,写字马虎不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上课不专心,经常欠交作业的这些同学,成绩都很不理想。所以也是靠我们家长配合老师监督孩子学习,孩子才能得到进步。(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们班有8位同学没有买课课优优练习本,也不买别的教辅资料,光靠一本课本,和老师发的同步练习册,这远远不够,因为同步练习册是放在学校,老师下午第三节课辅导,课课优优是老师布置家庭作业,那你小孩不买晚上都没练习做,成绩肯定差。小孩要多做多练才有进步。)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是对学生半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检测,这次考试,全班语文科平均分66分,数学科平均分73分。同年级中考语文科第一名林靖璐、第二名胡远祺、第三名符佳佳。数学科第一名林靖璐,第二名是一(1)班的学生,第三名是符佳佳,我们不光要看孩子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的习惯养成,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目标也如此。
二、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
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早上打扫卫生7:20—7:35 ,早读7:40—8:00上午上课时间是:8:20,上午低年段放学时间是:10:50,下午上课时间:2:30,下午放学时间: 4:50   (有时作业做不完,可能会延长时间,请家长们谅解。)
三、对家长的希望及建议
今天,我们召开本次家长会,就是希望家长们能配合老师做好以下几点:
1、平时要重视孩子的点滴成功。
2、培养孩子多读书,在生活中识字,少看电视,不玩电脑及游戏机。
3、晚上要监督,辅导孩子做练习,辅导孩子要耐心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不要急告诉孩子答案,孩子的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还有万不可代替孩子写作业 。(一至三年级的孩子,父母亲必须要陪着孩子学习,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
4、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 ,提醒孩子上学放学要注意安全,周末、放长假在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5、家长不要给孩子零花钱,以防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6、不要让孩子从家里带东西来学校吃,是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不要给孩子带玩具来学校玩,怕影响孩子学习。(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每天都买零食来吃,我问她,她说他爸爸每天给她10元钱买东西。这个习惯很不好,会宠坏小孩。)
7、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大人的事帮着做。
8、每天关注校讯通信息,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练习。据我观察平时刻苦学习的同学成绩都很不错,平时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同学成绩都很差。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成绩都优秀,但我们都希望每个学生都要进步。
9、有条件的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以免在路上发生事故,孩子病了要及时跟老师请假。特别是大雨天要亲自接送小孩上学,放学。手机要保持开,万一有什么事,就很难联系上。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要求,如说的不妥之处,请各位家长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和管理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谢谢大家!
四、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进行自由交流
希望每个家长要主动与老师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7 13: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