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德学习感悟 汩汩清泉滋养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4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今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使得一些人的道德标准成为一切向钱看。这些人是否察觉到自己缺了什么,自己又个后来人留下了什么。

当国人质疑“农夫山泉有点甜”,怀疑“红会郭美美”,咒骂“三鹿”的伤天害理时,警觉到缺了什么吗?

缺了德!

又给后来人留下了什么?

一个缺德的理由。而这时人民教师却用清泉滋养着孩子的心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师者首业也。师者之道是一杯透明清澈的水,一杯可以稀释任何杂质的水,一杯可以溶解晶体的水,一杯可以滋养心灵的水。师德之水就是水中贵族清泉也。

潺潺山泉在山间历经荡漾,汲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方成滋养土地的汩汩清泉。那一名教师的师德更是这汩汩清泉中的上品。

师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是教师执业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古人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身高为师身正为范”,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人民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有纯正的心灵。

那我们的清泉是怎样滋养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教育偏向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传授做人的道理;注重了分数,而忽视了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感情、有思想、有主见的有血有肉的人。教会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人,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契机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做人。

赞科夫曾经说过:“对于一个有观察能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对学生仔细观察,练就一双慧眼,迅速捕捉他们的心灵电波,才能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运用最佳的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认为:“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鼓励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一旦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帮助学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步有时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不要小看教师一、两句鼓励的话,学生的心扉往往是受到教师公正表扬的一刹那开启的”。

关爱学生,走近学生,沟通从心灵开始。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孩子”。奥雷斯也说过:"面对真诚的微笑,不要戴上假面具,诚心诚意,无丝毫造作的亲切,即使是丧尽天良的人,也必定会感动不已”。只要本着爱心,从心开始沟通,必然成功。走近学生,把爱心送出去,并要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爱。

布贝尔说得好:"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就是对受教育反感也会克服而让位给另一种情况——亲近”。每个人都需要爱,尤其是孩子。有些时候,点滴的关怀能给有需要的人无尽的温暖。关心其学习,关心其生活,关心其关心的东西。春不种,秋不收;春华,必秋实。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只要老师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适度宽容、中肯分析、设法解决,对学生进行悉心的"因材施教",付出老师万分的爱心,必能换来学生的真情回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小学阶段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会他们坚持真善美;教会他们中华民族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教会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文明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

师德是一股股的清泉,从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着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正确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协调发展。学生的“小事”就是教师的“大事”,教德就是在处理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展现的人格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7: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