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棵树》教案教学反思ppt课件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0: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T课件下载地址点下面链接:
教育部审定2012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Flash动画优秀免费下载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棵树》教案教学反思ppt课件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教学内容: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

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

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难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

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 + 6 = 15
8 + 6 = 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 =    9+8 =    9+7 =     9+6 =
9+5 =    9+4 =    9+3 =     9+2 =   
8+9 =    8+8 =    8+7 =     8+6 =
8+5 =    8+4 =    8+3 =     8 +2 =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0:44:06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6=1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解决“有几棵树”这一问题,主要让学生用“迁移”的方法,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进位加

法,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法,同时突出“凑十法”的优化计算方法。
我以“春夏秋冬”的情境引入,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培养孩子绿化环境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

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展示“有几棵树

”,引导学生认真观图,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学习如何计算8+6,让学生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并在小组说一说;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知识的“迁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

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先让学生复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和“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再相加”)。然后出示书上的

植树主题图,并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
1、“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
        8-6=2(棵)
2、“第二行比第一行少几棵?”
        8-6=2(棵)
3、“一共有几棵树?”
       8+6=14(棵)
在学生做完8+6=14时,我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结合9+几的计算方法:
生1:把6分成2和4。8+2=10    10+4=14
生2:把8分成4和4。6+4=10    10+4=14
生3:因为9+6=15,所以8+6=14。
比较那种方法更好些?大多数学生同意:
把6分成2和4。8+2=10    10+4=14
然后我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没有其它的算法,学生们纷纷发表自

己的见解:
生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
生2:用手指头数。
最后,我再次强调用“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再相加”并结合“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

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来计算进位加法后,就放手让学生

去尝试完成书上的“试一试”的3个计算题。
通过巡视发现有些学生不但完全掌握“凑十法”中的“看大数,分小数”的方法,还演变出可以“看小数,分大数

”的方法。
如计算5+8时把8分成3和5。5+5=10    10+3=13
我首先肯定学生计算正确后,再一次进行对比练习,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计算的方法,充分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而我仍偏向让孩子们优化计算方法,于是我用数学儿歌体现优化计算,让孩子们在算法多样化中找到简单的方法

做题目。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一种方法更合理更简便,此后,学生解答后面的题时都比较轻松自如了。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来。学生

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用“凑十法”的方法来计算进位加法,我也相信学生能将这一方法比较顺利的

迁移到“7+几”、 “6+几”上。把科学的东西简单明了地让学生去发现并掌握,我认为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

同时充分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学生的表达多样化,学生的

解题多样化,怎样让每个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学习的信心,热爱数学课堂?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是应该从每一节

课开始培养的。一年级,这是一个刚刚燃起思维火花的年龄。这时候,教师任何一个不恰当的眼神、手势,一句不

经意的言语,都有可能化作浇灭儿童思维火花的冰水。有的算法,在我们看来,有些确实不尽完美,但这毕竟是孩

子自己想出来的,适合他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17: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