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一步培养感受、理解、探究的能力;能用准确的语言,条理清楚地说明科学现象,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学习、调查、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2.过程和方法: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上网查询并下载有关月球的资料,观测月球运行的情况并作观测记录,参观天文馆,观看有关月球的影像资料;能发扬合作精神,采用口头汇报、主题演讲、知识抢答、故事接龙、演唱比赛、电教演示等形式,交流学习、探索的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月球,体会月亮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实录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 陶皖南



(一)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当我们举头仰望那一轮皓月,我们都会涌起无限的遐思。(屏显明月升空的动画,播放《月光曲》)月亮是地球的忠实伴侣,她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如此的熟悉,随着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成功,她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你想进一步探索月球的奥秘吗?关于月球,你还有什么疑问困惑吗?



生:月球是怎么形成的?



生: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生:月球和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生:月球上的石头与地球上的石头有什么区别?



生:月球上是否有四季之分?



生:月球内部到底是怎样的?



生:月球有没有开发的价值?



生:月球上有没有外星人?



生:月球上面是不是有棵大桂树?桂树下是不是有只兔子在捣药?



生:月亮有哪些别名?



生:我国民间中秋赏月的活动始于什么时期?



……



(二)合作探究



师:两周前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有关月球的书籍和网站,同学们搜集了不少有关月球的资料。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月亮科学”,二是“月亮文化”,同学们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了“月亮科学”小组和“月亮文化”小组。下面我们先请“月亮科学”小组的同学来介绍月球的自然知识,大家欢迎。



(“月亮科学”小组的代表带着课件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平方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关于月球的起源主要流传着三种说法:撞击说、同源说、被俘说,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撞击说,也就是说某个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关于月球,我们组的同学还搜集了较丰富的资料卡片,欢迎同学们提问。



生: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生: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生:月球、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生:月球大。



生:目前月球正以每年多少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生:3—4厘米。



生: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日或十五日以后一两天。



生: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生:这也是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生:什么是潮汐?



生: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洋水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生: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生:那是陨石坑。



生: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生: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生:月海是海吗?已知月球上的月海有多少个?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生:不是,是平原;有22个;最大的月海叫风暴洋。



生:月球勘探者号证实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中,永远的阴影部分存在什么物质?



生:冰。



生:月球上面为什么没有生物?



生: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太阳辐射致命的强烈,表面温度变化惊人──阳光下达摄氏127度,夜间降至摄氏-183度,生物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生:我们去参观了芜湖一中的天文台,请问天文台为什么是圆形的?



生:这样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生:你能说出哪些天文观测仪器?



生: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生: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目前已取得哪些进展?



生:自1969年,“阿波罗”登月后的几年里,美国人又一鼓作气相继发射了6艘载人飞船,进行月球探险。在此我想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对月球探索的进展情况。2004年,中国的探月工程“嫦娥计划”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太空探测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正按计划进行研制,现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三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虽然美国早在1969年就完成了首次登月,但是很多人认为美国人的成功意义不大。一位航天工作者解释说:“美国人当时所作的不过是在月亮上插了一面旗子,拣了几块石头。”美国人对于月球的探索是很有限的,而中国人则希望能够开发月球的资源。我认为率先开发月球的意义远远大于首次登月。



师:“月亮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对月球科学知识的搜集比较全,并且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非常好。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对月球的起源、月相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科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月球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探究,下面我们掌声有请“月亮文化”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他们所搜集的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月亮文化”小组的代表带着课件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生:中国人历来崇拜月亮。月亮的圆满被认为是“运而无穷”“幸福如意”的象征。因而爱月、赏月、祭月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华文化中极富民俗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月光也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中国文人的心里,中国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歌也与月亮同辉,光照千古。我们搜集了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歌赋,现在我在屏幕上显示,请同学们指出其作者和出处。



(屏显诗句,学生一一作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从军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写月的诗句齐声诵读一遍,读时注意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生齐声诵读)



师:下面“月亮文化”小组的哪位代表说说中秋赏月的来历?



生:(投影说明文字,配乐诵读)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时,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中秋赏月、吃月饼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中秋之所以称为中秋节,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



师:接下来我们讲故事接龙,一人讲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看谁讲得生动。



(学生先后讲述了“嫦娥奔月”“后羿射月”“吴刚伐桂”等故事)



师:刚才同学们诵读的咏月诗,讲述的中秋传说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慰藉,加深了我们对丰富的月亮人文内涵的理解。下面我们“月亮科学”小组和“月亮文化”小组进行一场比赛,在五分钟内,看看哪一小组说出带“月”字的词语多。



生:皓月当空。



生:月色朦胧。



生:风花雪月。



生:烘云托月。



生:月下独酌。



生:披星戴月。



生:长年累月。



生:日新月异。



生:峥嵘岁月。



生:日积月累。



……



师:这一轮比赛”月亮科学”小组获胜,尤其是李响同学说得多,答得快,我们向他表示祝贺。(鼓掌)。接下来,我们男同学和女同学进行一场唱歌比赛,有关月亮的歌,看谁唱得多,唱得好。



(男女同学分别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廒包相会》《月光下的凤尾竹》《但愿人长久》……)



(三)拓展延伸



师:星空巡礼,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忆;月色朦胧,我们禁不住迈出探索的脚步。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文。



(屏显文题及要求)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设想若干年后,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驶向茫茫的宇宙。经过漫长的飞行,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发挥想象,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300字。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选出佳作,学生范读)



生:(读所写《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太空船在月球上稳稳地着陆了。我们穿上太空服,站在隔离室里,等候舱门打开。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舱门的铰链缓缓地转动,门终于开了,我们踏上了月球。啊!多么荒凉的景色啊!我该怎么形容好呢?这是一个噩梦般的世界,死亡之乡,寂静得令人毛骨悚然,没有树、没有花、没有一根草……没有飞鸟、没有声音、没有一丝浮云。我们在月球上跑呀,跳呀,天哪,我怎么跳得这么高?像蜻蜓点水一样。正高兴时,忽然,感到一阵震动,出什么事了,难道是地震吗?我们回头一看,天哪!看那儿,是陨石!是一块大陨石,刚好掉在我们刚刚走过的地方,然后就爆炸了!爆炸?我们一片愕然,可一点声音也没听见啊!宇航员给我们解释:“当然听不见了,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也就不能传播。”



……



时间在流逝,月球的黑夜慢慢地笼罩了荒凉的大地,宇航员说:“我们回太空船吧,准备飞回地球!”我们依依不舍地返回船舱,透过舷窗,看着自己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



生:(读所写《蓝色星球历险记》)(略)



师:好作文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在课堂上交流了,课后,请科代表把这些作文精选一下,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展出。“月亮科学”小组和“月亮文化”小组的同学,将所搜集的资料再整理一下,出一期“探索月球”的手抄报。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实现了天文、地理、音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知识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设疑激趣、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活动中,学习热情高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自我教育,从而发展了特长,培养了个性。总之,综合性学习只有重实践、重综合、重凸现学生主体,才能完成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融合,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成长,最终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



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澄志





“综合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一次的《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其综合性特点还是较突出的。学习的内容涉及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以及民俗文化等,这就使得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走向社会,强调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活动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是空间的开放,学生不局限于课堂这样一个小空间,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二是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开放,在“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确定后,如何制订学习方案、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合作探究、如何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给了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小结,是学习成果的部分展示。就这部分展示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还有欠缺。教师的引导,不能满足于将学生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应该注重启发思路,教给方法。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它具有明确的学科性,明乎此,来一点诗词鉴赏、评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资料补充



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澄志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 陶皖南



一、月球的自然现象



1.月球概况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



2.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



3.月食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4.月球的成因



月球的成因有三种假说: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5.月球年龄之谜



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6.月球上的资源



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气体状的“氦-3”,大约集聚有上100万吨这种材料,若能进行大量开采,不但可供月球开发所需能源,还可为21世纪地球核聚变提供用之不竭的核能原材料。



二、月球的人文现象



1.月亮美别名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还有“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2.赏月佳对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3.咏月名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山东二首》)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首》)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贾至《别裴九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4.赏月风俗



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5.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玄丹之山。有五邑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



《淮南子·精神训》云:“月中有蟾蜍。”



②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③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三、对月球的科学探索



1.人类登月的历程



①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数千年。古代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西方航天学界认为,中国明朝人万户为人类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并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表纪念。



②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两天后飞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着陆,成为到达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实现了从地球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同年10月4日月球3号探测器飞往月球,3天后环绕到月球背面,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让人们首次看全了月球的面貌。



③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



④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天。



2.中国“嫦娥工程”简介及意义





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04~2007年,实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这一阶段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成熟航天技术,研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月飞行、远距离测控和通信、绕月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并建立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第二阶段自2007~2012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和物理参数。预计于2012年前后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



    第三阶段自2012~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预计2017年前后发射一颗可以返回的月球软着陆器。



“嫦娥工程”的意义



“嫦娥工程”既参考了以往国际探月活动的经验,又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始终围绕推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标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在航天科技方面,“嫦娥工程”将逐步实现多项重大突破,首次到达地外天体,首次着陆在地外星球上,首次从地外星球拿回样本。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推进航天工程系统集成、深空测控通信、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发射等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遥测科学等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在空间科学方面,通过首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和空间环境进行近距离和接触式探测,将使我们对于空间科学的认识大大深化,为我国的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建立新的平台,促进这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并带动更多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



    该工程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月球探测工程对高新科技的带动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回馈于经济,而以高新技术为动力的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没有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资格参加真正意义的航天国际合作,我国探月工程起点高、有特色、有创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为开展航天国际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在世界掀起新一轮月球探测高潮之际,探月的跨国界合作与交流成为科学界的主流声音,也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将积极探索“广泛合作”的月球探测道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加快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7 22: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