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质课《芦花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文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侧重从过程的角度来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教学生把握文本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含有喜剧色彩的战争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这里芦芽竞出,满淀碧翠;这里蒲绿荷红,岸柳如烟;这里芦花飞絮,稻谷飘香;这里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里就是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千里白洋淀,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
    二、从文章的角度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的基础上把握情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边听边想象,为小说写一内容提要。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补充。
    2.快速默读课文,口头复述情节。
    教师点拨:复述时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3.梳理情节的具体发展层次。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
    三、从文学的角度赏析小说中的诗意美
    1.人物之美。
    本文的诗意美表现之一是人物美,特别是老头子的形象具有立体美。
    学生活动: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分析老头子形象,讨论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师点拨:(1)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家乡、同胞;他恨敌人;他有勇气,有胆略。他过于自信自尊。(讨论对“过于”二字的理解。)(2)小说对老英雄既有正面刻画(外貌、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明确侧面描写的作用——使人物更真实,更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
    2.情景交融之美。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景物描写句,讨论妙处,朗读品味。
    教师点拨:如诗如画的景物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作品更具魅力。
    四、从文化的角度深化教学内容
    话题:比较中西方当代文学(包括电影文学)对战争题材的喜剧化处理。
    《荷花淀》系列、电影《小兵张嘎》——传奇色彩,神化民间抗日英雄,日本鬼子小丑化,大团圆结局;歌颂战争中的人民英雄。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在逆境中留存人类的美丽,滑稽的主人公,悲喜交集的结局;歌颂伟大的亲情,折射战争的罪恶。
    小结:对血雨腥风的战争题材作喜剧化的处理在中外文学创作中都很常见,但从比较中我们发现中西方的战争喜剧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中国喜剧化战争作品令人忍俊不禁,完全忘却战争的残酷,而西方喜剧化战争作品则让人笑中含泪,唏嘘不已。以孙犁《荷花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喜剧化战争文学吸取民间文学养料,风格清新,却缺乏对战争的全盘审视和反思,因而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期待中国战争文学能站在新的高度思考战争,用人性大声呐喊——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热爱和平!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芦花荡》与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在情调上是否有相同的地方?这两篇课文与本单元中的《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三篇课文的情调有何不同?
    (广东深圳市东湖中学;518000)
    独特的教学视角,紧凑的教学结构,大胆而深入的文本挖掘,无不体现出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要想语文课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就该这么设计。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炮火掩埋苏联红军战士,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红军士兵的坟头。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文章、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走进文本,点燃智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是谁在炮火中掩埋牺牲了的红军战士?是谁点燃了这支永不熄灭的蜡烛?从柔和的烛光中我们看见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概括全文内容。
    点拨: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来概括。
    三、发现问题
    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小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问到的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1.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2.老妇人为什么不等战斗结束后再掩埋牺牲了的红军战士?
    3.连长眼看着老妇人的一举一动,为什么他不命令战士们去制止她或者去救她?
    4.老妇人为什么住在瓦砾下边的地窖里不走?
    5.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6.为什么多次写到老妇人的“黑围巾”?
    7.课文中为什么多次重复写德军不停的开炮及爆炸声?为什么炮弹总是炸不到老妇人?
    8.为什么老妇人把“结婚喜烛”点在“坟堆”上?为什么她不做一个简单的十字架呢?
    四、探究问题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文章、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学、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归类,师生一起探讨:
    1.文章方面:认识通讯的特点(与《新闻两则》进行比较)。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具有真实、及时等新闻的基本特点,而与消息相比,通讯的时效性不如消息,但具有报道更详细、生动,表现方式更丰富等特点。
    2.文学方面。
    通讯常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本文的文学性就很强,学生提出的一些关于文学典型、艺术巧合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启发学生思考。
    (1)人物形象——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自己结婚的喜烛),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环境描写——炮火连天的典型战争环境衬托出老妇人的平静庄严,很有震撼力。
    (3)象征手法——烛光,象征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反法西斯联盟人民战斗情谊,寄托哀思。
    (4)品读一些语句的深意。
    3.文化方面。
    (1)蜡烛。
    点拨:在中国,文人们将蜡烛人格化,留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似乎蜡烛充当的角色都是悲哀、无奈的。在西方,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吹灭了蛋糕上的生日蜡烛,心里默想一个美好的愿望,祈求能够实现;教堂里点燃着的一枝枝蜡烛,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它为新生儿祝愿,为新婚夫妇祝福,为活着的人祈祷,为死去的人哀悼。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我们就能理解老妇人在红军战士坟堆上虔诚地、礼仪周到地点蜡烛这一做法了。
    (2)黑围巾。
    点拨:“黑色的大围巾”意象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让读者沉重、压抑的环境,渲染了肃穆和庄严的气氛,含蓄地传达了老妇人对死去的战士的悼念,对苏联红军的感激和敬爱之情。“黑色”表达哀悼,这在中西方文化上是相同的。
    (3)如何理解德军炮火总是炸不到老妇人?
    点拨:德国人的炮火并没有想炸老妇人,这绝非巧合,而是西方战争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在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原则之上,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道主义原则。所以,不把非正义的一方妖魔化,而是从“人”的角度给予读者更多思考。这样描写非正义战争的一方,在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中绝对不会出现。
    (广东深圳市东湖中学;518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