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秤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个小卡通人物,一个举着一包红枣,另一个举着一包膨化食品。两人争论不休,都说自己的东西重。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

    3.师生共同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4.认识秤。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充分感知。

    [说明: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根据“称一称”活动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让学生在需要中学。]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活动体验,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红枣的重量,体验“1千克”。

    掂一掂不够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两种实物重量的感觉。

    学生实践后交流体验的结果。

    [说明:通过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于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观察秤面,认识秤面上的数字刻度。

    根据秤面上的数字刻度,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概括:如果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教学“试一试”,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流实践,交流体验。

    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体验。

    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

4.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

[说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体验空间,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知,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概念、拓展应用

    1.出示标有净含量的袋装食品,让学生观察外包装,交流从包装袋上获得的数据信息,然后再掂一掂,称一称。

    比较净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净含量”的意义。

    2.借助多媒体播放乘坐电梯的录像实况,了解电梯和货车的载重情况。

    3.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题)

    4.阅读课本32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说明:练习让学生经历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巩固概念的同时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

    2.课后实践活动: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说明:把课堂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18: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