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文章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性格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7:3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现今社会中,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政策后,大多数家庭都是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一家人的爱也都凝集于他,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很高的,于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现象就普遍出现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然而,不管你对子女成才的愿望有多么强烈,都应循序渐进,切忌“慌不择路”。早期教育自有其内在的特点与规律,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树立正确理念、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试图“一步登天”的揠苗助长式的过度强化培养,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智力发展与身心发育特点,超出了其知识承受力,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非常遗憾,如今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不仅家长这样,学校、社会亦如此。课余作业繁重,逼孩子“早吃”、“多吃”,要求孩子贪婪地掌握多种特长,双休日、节假日学校继续上课,家长送孩子去参加各种所谓的“提高班”、“特长班”等等,都是这种不正常教育的具体体现。这样不科学地揠苗助长,尽管多数暂时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后果,但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对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将是弊多利少的,一旦“祸根”萌发,必将后悔莫及,值得引起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的孩子在周日都在上特长班,我是在中班实习的,孩子的平均年龄只有4岁左右,而他们要学习的特长却比他们的年纪还大,音乐,舞蹈,钢琴,美术,英语等等。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从周一到周六晚上放学之后都要去学习美术,识字,英语,钢琴,拉丁还有国际象棋,只有星期天可以休息,可是却还要练琴准备去老师那还课,他的年龄是全班最小的,只有三岁半,可是他的学习压力根本不亚于一名高三的学生。

我和许多家长沟通过,他们的想法都一样,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好多特长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样真的有效吗?

专家指出,孩子最好的学习最好的课堂就是家庭和大自然,早期教育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注重游戏和快乐,给孩子带来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可是现在的现象却是让孩子一天到晚的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孩子没有了自己娱乐的时间。有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只是充分抓好了课堂学习,而其课余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并没有被“拨苗助长”。因此,欲使你的孩子“成龙”、“成凤”,还是遵循儿童身心成长规律,还他们“快乐童年”吧。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还想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溺爱.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还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人将所有的爱集中于这一个孩子身上,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这种现象可谓更加明显, 因为大人对宝宝溺爱、备加保护或放纵,宝宝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过度保护将导致宝宝出现心理畸形和多种多样的身心障碍。

根据资料分析,因为溺爱的原因培养出了5种问题宝贝:

1.自私自利

成因: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如糕点、水果等美食都只留给宝宝吃,让宝宝处处在家高人一等。

表现:宝宝认为好的东面理应属于他,独占玩具,独吃好东西,不许别人碰。

应对策略:多引导宝宝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宝宝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宝宝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宝宝会慢慢改正的。

2.胆小怕事

成因:妈妈给宝宝下的禁令太多,如怕宝宝出事,不许他独自到外面玩,不许摸这个,不许碰那个。宝宝稍有不适就表现得惊慌失措,使本来不怕的宝宝被宠着哭起来。

表现:宝宝遇事不敢思考,任何一点惊吓就会哭闹。

应对策略:宝宝胆小,所以不能嘲笑他,要千方百计消除他的恐惧。对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要特别关心,化解宝宝对事物的恐惧感。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蟹、狗、鸡等,第一次妈妈一定要在身边。妈妈不要对宝宝的一点小意外表现得过度惊吓,应以平常心态对待。

3.性格孤僻

成因:宝宝与外界接触少,家中又没有小伙伴可以玩,只能跟玩具、电视玩。

表现:不合群,性格孤僻。

应对策略:有意识地为宝宝寻找同龄的小玩伴,与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地合群和开朗。

4.称王称霸

形成原因:家长的过度迁就,宝宝只要哭闹,就会满足他们的需要。

表现:宝宝想做的事情,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蛮横粗野,不讲道理。

应对策略:对于宝宝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告诉宝宝原因,如果宝宝耍脾气,妈妈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慢慢宝宝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5.偏食挑食

成因:妈妈爱子心切,只根据宝宝的爱好,给他做他喜欢吃的。

表现:宝宝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或鱼、肉,营养不均衡,经常感冒发热,体弱多病。

应对策略:妈妈合理地给宝宝搭配饮食,尽量做能够吸引宝宝的食物,如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做给他吃。



在以前的实习中还发现一个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因素,就是父母离异。以前在见习幼儿园班里有个小朋友上课表现很不好,她总喜欢闷不出声的坐在最拐角的地方,老师看不到的地方,而老师上课的时候好像和她也没什么关系。作为一个学前班的孩子,想10以内的加减应该说是不成问题,可是她却连3+0都不知道等于多少,并且我发现老师对她也是不闻不问,我就很奇怪,和老师交谈后才知道,她的父母在她7个月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一直都是和她的奶奶一起生活,而她的奶奶是那种文化程度很低的家长,那个孩子本身在学习方面的感觉就比较慢,再加上在家里没有人辅导她的学习就更慢了。有一次老师好心的帮她辅导课程请她晚点回家的时候遭到她奶奶的强烈反对,她的奶奶说孩子那么小,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学什么习,说完就把孩子抱走了,久而久之,老师对孩子也就不怎么管了,孩子的性格就更加孤僻了。

特别是这样几种情况,更不利孩子性格健康地发展:一是父母离婚后继续吵吵闹闹。有相当多的夫妻离婚时并不是好和好散,友好地分手,而是打打闹闹,甚至不可开交。离婚后,双方继续为财产、赡(抚)养费及子女教育问题而吵闹不休。在这种环境中,孩子的性格也往往会受到扭曲。二是父母离婚后诋毁和报复对方,一些夫妻离婚后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在孩子面前诋毁甚至谩骂对方,并不允许孩子和对方接触,甚至不能再叫爸或妈。一旦发现孩子与对方接触,要么指责对方,要么惩罚孩子。这样做应该说受到伤害最多的还是孩子,他(她)不仅失去了父爱或母爱,而且能得到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爱也常常是扭曲的。三是父母离婚后把怨气撒到孩子头上。一些夫妻离婚后把对方的怨恨转到孩子身上,动辄打骂,甚至虐待,在这样生活气氛中孩子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呢?四是父母离婚后双方都拒绝抚养孩子。有些夫妻离婚后把孩子视为再婚的障碍和拌脚石,都企图把孩子推给对方,有的甚至双方都不管孩子,使孩子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这样的儿童性格上最容易出现不良的品质了。

当然,也有一种例外的情况,也就是说,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夫妻离婚后仍能友好地相处,他(她)从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对方的坏话,诋毁和丑化对方,而且肯定对方,让孩子相信他的父母是好人,是可以依赖的;他(她)并不割断孩子与对方的联系,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对方接触,从而使孩子能得到健康的甚至更多的父爱和母爱。这样一来,对孩子来说,仅仅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其心理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和伤害,而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不得不分道扬镳的父母们说,当你们不得不选择离婚这条路时,一定要善待对方,善待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4 07: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