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1: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儋州市白马井实验小学(571742) 许林高
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因此,抓好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贴近生活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重视算理又不缺失对算法的指导等等,都是上好计算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习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年的数学测试调研以及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农村的小学生计算出现的问题很令人担忧,大家都发现现在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在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降低了,而计算结果的错误比较偏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比较差,作业中列式对了计算却错的比较多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及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抓好计算教学,改变我们多数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的现状呢?下面本人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浅显的看法: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是一种认知过程,每当计算教学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容易被吸引住,他们从内心深处上喜欢,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的能力就越高。计算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形式也比较单一,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堂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以生活情景贯穿始终,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计算兴趣,从而使他们在兴趣地引领下走进并喜欢上计算。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一课中,教者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教学情景。
师:咱们三(1)班的同学是最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走,咱们今天去看看我们海南的蔬菜批发市场吧!(多媒体出示课文的主题图)大家快看看,这里好热闹啊,工人们都在忙着运输蔬菜呢!
师:同学们,请问你们从蔬菜批发市场里收集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了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赵伯伯)我3次就能运完这60箱;(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我也运3次就运完了;(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我也运3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
生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60÷3)
生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600÷3)
生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40÷3)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用除法来计算的。
师:为什么它们都用除法来计算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求平均每次运多少。
师:看来,除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可真大!那么像这样的除法算式该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口算除法。
在此环节,教师把丰富的生活情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扑捉情景里的数学信息,感知题里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然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问题,通过有效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也相应地增强了,这时计算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1:16:20 | 只看该作者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笔者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很多都是由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一些原本会算的题,由于精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运算不小心、计算后经常不验算,或者总是在一张密密麻麻的草稿纸上计算而看错答案、或者是书写不规范、潦草造成失分等等问题。因此,首先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书写的时候要规范认真、不潦草。比如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字迹要端正,还有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数都要经常校对,尽量做到不错不漏等,促使他们养成时刻保持作业、练习整洁美观以及认真的学习态度,为学好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计算时不出错的,做到万无一失确实难度比较大,而检验是计算中保证正确率最重要的一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检验的方法,检验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想,就是思考计算方法对不对。2.看,就是看数字和符号有没有抄错。3.算,明确计算的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对每一步计算中的得数以及结果都要进行检验,这是防止计算出错,这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手段。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以下的几种方法便于操作。1.估算,在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概的结果是多少,接着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 62×84,把 62 看作 60,把 84 看作 80,它的计算结果必须比 4800 大,如果小于就不对;2. 看数字的尾数,也可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如 3.14×9.16 因为四六二十四,看得数的末尾是不是4, 来判断是不是正确的;3.合理利用逆运算,就是加用减,乘用除进行验算,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当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后,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时常严格要求、适当鼓励学生,使他们在长期的培养下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重视算理又不缺失对算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的完整过程,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新课改之后,在学校的很多公开课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特别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花了很大时间,却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领会的引导。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我们机械性的训练学生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死板,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更谈不上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智力活动或者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使其在领会算理基础上掌握好算法,并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
1.在操作中领会算理,掌握算法。
小学生经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算理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恰当的通过数形结合,借助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看、想、算,从而达到对算理的领会以及对算法的切实掌握。如笔者曾听《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一课时,教师在教学16×3时,教师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估一估、算一算,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进行交流探究。有的学生笔算加法16+16+16;有的学生摆小棒:3个16根相加得48根;有的学生笔算乘法;接着教师通过指名学生汇报成果;最后并演示小棒图,加法和乘法:3个6根就是18根,也就是1捆余8根,乘法中3×6=18个位写8,向十位进1。加法中3个6相加就是18,向十位进1。这样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直观感知和经历了有过程的计算探究活动,领会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为算法的掌握储备丰富的“原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1:16:22 | 只看该作者

2.在知识迁移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对比中,使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时,可先根据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计算: “80÷20=”,然后讨论80÷20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学生说因为8÷2=4,所以80÷20=4;有的学生说20×4=80,所以80÷20=4。至此,大多数学生已经明白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算理和并掌握其计算方法。由此可见,以“理”驭 “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坚持长期扎实的训练模式
    只有在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加强练习,使他们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学生形成正确熟练计算技能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升计算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趣味性、层次性、探索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课堂练习,同时应该讲究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避免机械性重复训练,以免造成学生的枯燥情绪,使他们真正爱上计算。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计算。每节计算课的教学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量保证每节课有15分钟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其中包括口算、估算等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采用游戏式、表演式和比赛式等,在这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及时订正,同时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验算方法。
    2.建立错题记录本。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每一次作业及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分析并写上错误的原因,使他们发现自己在计算中的问题,经常提醒自己,从而减少错误的产生,使自己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经常要求学生熟记经常使用且规律性比较强的数据。如乘法口诀表的记忆与背诵,使之成为一种算法直觉。熟记经常使用的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有关数据,这对相关的简便运算及提高计算正确率有很多的帮助。
    4.学以致用,回归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会促使学生重视计算,喜欢数学。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乘法的例题后,课件出示:恒大影视城《功夫熊猫》电影票价每张19元,请你邀请3个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算一算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同时在家长的支持下经常让学生计算由他本人参与的家庭的购物、买票等费用,也能提高其计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激励、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他们计算思维的发展,提升其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易翠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2]钟建春.对小学计算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小学数学,2009(06).
    [3]徐月萍.如何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J].考试与评价,2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7: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