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5|回复: 0

理解与计算同样重要—《平均数》备课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2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即将授课《平均数》时,我细细阅读教材,关于《平均数》,人教版教科书上共设置了两个例题。

例1通过呈现关于本节课的情境图:四个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引出对于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的探讨;而例2,则是创设情境,借用表格列举出了人数不等的男生队与女生队的踢毽子情况,并提出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一些”,引导学生发现可以运用平均数来比较两队的整体水平。

计算平均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利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移多补少的方法有局限性,更多是用于数据较少并相差不大的情况。

初始,我认为平均数的计算应当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而细心阅读教材及相关习题,并查询了相关教学参考书后,才发现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亦不容忽视。学会计算平均数是浅层次的,停留在了知识技能层面,而对于平均数意义的深入理解,是计算、应用的基础,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在头脑中深刻建构平均数的概念。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或多或少接触过“平均数”,但却无法准确描述其深层含义,这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平均数”的概念是模糊的。我需要首先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平均数”的清晰认知。

而对于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我可以通过启发提问、直观演示,用实际数据与平均数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虚拟的,在实际情况中有的数据比平均数大,有的比平均数小,还有可能与平均数相同。可以选择“一组人的平均身高图片”这样的实例,通过人物身高图片的直观展示,学生一目了然,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平均身高一样高,平均身高是描述一组人的身高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课后通过设置习题:“酒店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新床,这样做合理吗?”再次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到平均数并不是万能的,平均数只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关于平均数的应用,是在比赛的两组人数不等时,利用总数来比较两者成绩,很不公平,这时可以用平均数代表每组的整体水平,来进行比较。除此以外,平均数还有预测功能,在课后的练习中,利用条形统计图展示蛋糕店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图片中蛋糕师傅正犯难:“明天我做多少个蛋糕合适呢”,引发学生思考,计算出最近5日内平均每天草莓蛋糕的销售量,这个平均数即可作为明日做草莓蛋糕的参考标准。

关于《平均数》,教材例题和习题情境的设置大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轻松、生动的视角出发,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兴趣,并回归于生活,而这也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关于《平均数》,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计算平均数,还需要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这样才能够真正触碰到统计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0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