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04|回复: 4

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修辞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辞的复习材料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建议】

1、紧密结合阅读训练,认识常用的的修辞手法。

2、结合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开展相关的摘抄、品评佳句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



【辅助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2、请你从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二——三个排比句、设问句、拟人句和夸张句。

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③ 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练一练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再仿照例句写出两个句子。

1、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2、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5、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6、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枝头。( )

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1: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08: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8 1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抗赛地方适当放宽模压中模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21: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