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0|回复: 0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论文 多听多读学会想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 17: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感是什么?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了阐述。我个人比较赞同的一种说法是“语感即是对言语的灵敏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最丰富的了解。”阅读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感是个人独特的感受,也是个人语言文学修养的反映,最能体现人的个性。

    低段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形成了初步语感。比如他们能从别人的话中感受到“喜爱”、“生气”等情感,知道那些语言是在表扬,那些语言是在批评,他们也能用一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入学后,教师要为学生不断营造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平台,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专家王尚文说: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语言方面的潜能,只是有待开发而已。作为教师,只要认真去听,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能说出非常富有诗意的话语,这是由于童言无忌,童心得以充分展露的缘故。后来由“无忌”而“有忌”,就平庸了。错误的教育把他们的灵性、个性教育掉了,这是教育的悲哀。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教育的悲哀呢?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学生的天性,运用恰当的方式,以培养他们个性的语感。

    培养方式一:多听多读

    低年级的孩子有爱听故事的天性,比如神话、童话、笑话……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这些故事时,孩子们是安静的、快乐的。不管是课文,还是课外读物,老师的范读要让孩子们置身于精彩的语言情境里,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感染和陶冶他们,从而产生语言体验,激发语言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通过读,让文本的语言去唤醒孩子们的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容量是有限的,低段的语文教师除了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应该为学生创设阅读课外书的空间和时间,引导、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积累。语言的积累越来越多,语言的体验就越来越深,语感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培养方式二:学会想象

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式。我们在阅读时,会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通过想象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并且扩充、丰富文章的内容,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联想和想象呢?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

1 创设情景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描写事物的理解,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位教师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山坡,一条小河从山上流向山脚,山顶上方画了一朵白云。老师一边描述一边贴图: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松鼠住在山顶(贴上“松鼠”),小熊住在山脚(贴上“小熊”)。寥寥几笔,两幅贴画,就将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了。教学中,老师请学生把“漂流”、“飘浮”这两个词语卡片和“风筝”、“纸船”的贴图,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学生将“飘浮”和“风筝”贴在云朵上,将“漂流”和“纸船”贴在小河里。接着,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然后老师问学生此刻的心情怎样?学生说,我很难过,我很伤心。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漂流”与“飘浮”,同时对语言的感受也就蕴含其间了。

2换位体验。

低段的许多课文充满童真童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要传达的感情,进而培养语感。

比如在教学《笋芽儿》一文时,我对学生说:“现在,你们都是沉睡的笋芽儿了。”我把沉睡的两个字音读得很重,孩子们立刻把头埋下去,有的还打起鼾来。于是我轻轻地说:“笋芽儿们睡得可真沉呀!我是春雨姑娘,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我继续按照课文的语言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的角色,孩子们自然地模仿笋芽儿撒娇地说话,模仿雷公公粗重的嗓音说话。入情入境,感受自然。

再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我对孩子们说:“想象,你们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浅水洼里的水就要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了。我就是文中的小男孩,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于是孩子们急切地说:“请你把我送回大海吧!”“我想我的家。”“我不想死。”……学生通过换位体验,就能更好地理解小男孩说的话:“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从而感受到小男孩的爱心。

3培养通感。

我对通感的理解缘于我的老师说的一段话:“读文章要用上通感,如你看到图上的花,就似乎 闻到了花香,闻到了烤鸭的香味,就似乎看到了金黄油亮的烤鸭。将你所有的感官调动起来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上自己的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将生活中的经验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多问几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了什么,好像闻到了什么。由于每个人的经验、认识不同,产生的联想与想象也就不同,自然每个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从小培养学生的通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灵敏的感受能力。

培养方式三:学写日记

写日记是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文字结合起来,学习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书面语言实践,从而创造性地获得自己的个性语感。

六七岁的孩子天真活泼可爱,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方式要生动活泼: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图画代替,多些个性和情趣,少些约束和规范。学生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语最可人。”孩子们的语言犹如浑厚天成的石块,要保存他们最自然的真实!

另外,老师在批改日记时要有读后的感受。要把日记当做和学生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比如为了体现五我看了作文后的心情,我特地加上了会笑的圆脸娃娃:“微笑”表示写得好,有意思。“大笑”表示写得真好,太有意思了!大笑旁边加上“哈哈”……表示我在看日记时笑出了声音。批改语言该天真时天真。例如: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杀猪的情景,我看后画了一个张大嘴的圆脸娃娃,然后写了一句“真是太可怕啦!”学生看了我的批语后,跑来问我“穆老师,您被吓住了吧!”我说:“是啊!你写得很详细,词用得好,我好像真的看见在杀猪,真可怕!”学生笑了。要和学生进行真诚地交流。例如:有一个小女孩在日记中讲述了父母的矛盾,并提出了疑问。我在批语中写到:小姑娘,有时候自己的牙齿都要咬到自己的舌头,爸爸妈妈之间的小矛盾是正常的,不要烦恼。

作为教师,通过多听多读、学会想象、学写日记,我们深信学生的个体灵性与情感涵养一定会伴随他们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