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弈》教学课例与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4:3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学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采取逐字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没有讲解古汉语知识,而是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文言文,又设置了给两人起名字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专心致志对学习的重要,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关键词: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过类似的简单文言文,能根据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致意思,并且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由于学生所学文言文不多,所以教师必须适时加以引导。
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四、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能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二:阅读注释,翻译全文,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评价任务三:学生意识到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总目标》第三学段要求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六、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一)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名句,师朗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你们知道这些句子都出自何处吗?(《孟子》)
对,孟子,课下老师已经让大家搜集了关于孟子的资料,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你来说——很好,哪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好大家说的很全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把关于孟子的资料读一下: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邹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被称为“四书”,是古代学子必读之著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文章《学弈》。
(1)板书课题:学弈
(2)“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学生发言)好,同学们说的很好,弈是围棋的意思,学弈就是学习下围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又让学生从这些名言警句中受到启迪。]
(二)范读激趣,感知全文
1.了解了题目,我们来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个别难读的句子要反复读。(读全文时读题目)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大家刚才自由读了课文,一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看能不能帮你解决一些刚才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要求标记停顿和字音。(课件随即出示文言文与音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曰:非/然也。
3.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听了老师范读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
朗读文言文要讲究“断句”,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古人读文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时还摇头晃脑,同学们也来试试,看看读得出滋味吗?
(1)学生练读。小组合作练习。
(2)刚才大家又练习了一遍,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指名朗读。好,刚才读的已经很不错了,但个别句子的语气还是没读出来,比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大家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反问语气。下面我们全体学生一起来读一下课文。
(3)集体读。
(4)指名个别读。
[设计意图:采用自由朗读,师配乐示范读,个人表演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学生语感,并且掌握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 (完成目标一)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1.熟读课文后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指导学法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出示关键词及重点句。
(1)关键 词,指名回答
        通国:全国。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缴:古代指带有丝绳的箭。为:因为。诲:教。  使:让。  鸿鹄:天鹅。  援:牵、拉。  俱:一起。  弗:不。
(2)重点句指名学生朗读,并让这位同学找一个小伙伴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使弈秋诲二人弈。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教给学习语文的方法。](完成目标二)
(四)研读探究,感悟道理
1.课件出示“学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2.探究质疑: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学生发言)
3.对,“通国之善弈者也”,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金牌得主,上门求学的人肯定是络绎不绝,文中的这两个人成了弈秋的学生,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是结果是怎样的呢?
4.探究质疑:其中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你能用原文的话回答吗?(学生发言)对,“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那么,老师给这个人起个名字“专心致志者”(师板书:专心致志者)。你还能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学生回答:如一心一意者、聚精会神者、全神贯注者等)
5.探究质疑:另一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呢?请学生回答。
6.对,“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你们能给这个人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三心二意者、一心二用者、心不在焉者、心猿意马者、胡思乱想者、心慌意乱者等。)
老师将这些名字送给你们,你们要吗?(学生回答)老师从你们起的这些名字中选一个作为这个人的名字。(师板书:三心二意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给人物起名字,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使体会更细腻,使感受更真切,使认识更完整。]
7.探究质疑:二人师出同门,其结局完全不同,原因是什么?作者首先排除了什么因素?你从哪句话得知?从这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学生交流。指名回答。“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
(2)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老师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师板书)
课件出示名言警句,我们共勉。
专心致志乃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一心一意万事能成,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一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思考师徒三人的发言,既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五)小结全文,升华感情
同学们,短短的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懂得许多道理,热爱文言文吧,作为一个中国人。
[设计意图:教师激情小结,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完成目标三)
(六)作业设计
1.如果两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学弈,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可就不大一样了,按这个设想,为本文写一个续想。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附:板书设计
学    弈
专心致志者    学有所成   
三心二意者    学无所成   
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4:39:45 | 只看该作者
平安路学校  武振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0: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