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它们吸水吗》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的第4课时.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经历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

这课孩子们喜欢上,因为有观察和实验,还有多媒体观看造纸过程,这课中 “哪种材料容易吸水,纸的观察,古代的造纸过程和我们来造一张纸”四个部分我把它整合成了三个部分,分成了两个课时来上,把古代的造纸过程和我们来造一张纸放到第二节课时来上。

三年级的孩子对科学课堂是充满了向往和激情的,孩子们通过观察一张白纸的特点,动手实验材料的吸水性能的强弱,在多媒体引导下了解古代造纸术和现代造纸术,然后亲手制作一张白纸,师生互动等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课堂中孩子们能严格遵守老师制定的课堂常规,大胆探索,积极合作,从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这是我这一堂课最大的收获。

一、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科学课是以一个个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的,在呼唤课堂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课堂成了学生建构自己个性化能力和知识的舞台,“放松束缚,顺其天性”的人才培养观念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了知识的引路人。这时怎样做好一堂课的导入,让我们的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能够实现它最大的价值,是我所反复思考和探索的。

在这个导入中,我一方面让学生在回忆观察大树时,我们是怎样观察的,把观察的内容空间进行了一种开阔化的渗透,发散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又以一种激励手段引起学生观察欲望,适时对一张白纸进行观察,隐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一句话说:学生越没有意识到他在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在这里,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尝试培养学生一种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从教学过程与结果来说,我没有复习怎样去观察,但是在5分钟的观察后,孩子  们一起讲出了一张白纸10多个特点,让我欣喜,孩子们自信开心。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静止的教材动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信息技术以其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音像效果和灵活多变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学生。采用幻灯、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方便学生理解;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尤其对动画比较感兴趣。在科学教学中,要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想尽办法让静止的教材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介绍古人造纸这一环节,我也不是单纯地说教,多次采用多媒体录像,让孩子重温《古代造纸》的过程,了解《现代造纸》的工艺流程,学生看了《古代造纸》以后,非常想自己动手试试造纸,这样就达到了调动学生动手探究的目的。学生动手后又通过了录像《现代造纸》,科技的力量让孩子们深感震撼,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科学课上,有许多的教学需要在实验上展开,实验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习惯的东西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将这些常规训练渗透在每一堂课。本课的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导入,每一实验的准备、实验操作步骤,我都根据三年级孩子的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老师应该面面俱到,每一程序和步骤都要交代清楚,如果稍微复杂一点的环节都要用图片、录像和现场演示来指导。

在 《造一张纸》这一环节中,我先是让孩子们看看书上的操作方法,说说操作步骤,从把一张餐巾纸撕碎、到捣烂、制成纸浆的过程我都亲自做了演示,然后让孩子们理解操作方法,第三步把纸浆倒在毛巾上铺平,该怎么倒、怎么铺;我都一一示范,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展示优秀作品,让做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当孩子们把自己造好的纸举起来欢呼雀跃时,我也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孩子们真了不起!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心急,纸浆搅拌得不够好或者纸浆铺得不够平整,造纸不成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

通过这课上课有一些感悟,我觉得每一次当我们精心准备好一堂课,看到上课时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努力的思考,积极的动手都是一次幸福的享受;一些习惯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养成,而是要慢慢渗透在每一节课堂中,潜移默化,持之以恒,使之习惯成自然;也许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而每一次课后的反思,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有一些遗憾,但是也总能有一些收获。我想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幸福和成长所在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04: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