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07:0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下面我将从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内容结构与教材特点、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交流。

下面我研说的第一部分内容是: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1.本册的教学目标:

(一)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二)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七)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八)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十)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十一)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内容结构与教材特点

1.教材的编写体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是由目录、八组专题、生字表(一)(二)、词语表四部分组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丰富而蕴含教育、文化价值,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丰富语文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使读写听说训练螺旋式上升。本册教科书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阅读方法,提高自主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教材的内容与结构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了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一、识字写字

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日“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生活识字、查字典识字,内容也丰富多彩,能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质陶感染。教科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全册识字450个。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科书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写字方面,在一年级正确书写300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全册写字250个,每课要求写8到10个,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比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

二、阅读

本册共编排24篇课文,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弘扬二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的课文,也有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表现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这些选文不仅语言典范,而且内涵丰富,难易适中语言典范,而且内涵丰富,难易适中。

教科书按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比如,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教科书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两篇课文中,分别以“陡峭”“五光十色”为例,提示学生要联系生活、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教科书又以“隐蔽”“烦恼”“流连忘返”为例,让学生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词语的意思。这样的编排,体现了一个从学习新知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口语交际

教科书建构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每一次交际活动,都会从倾听、表达或交流的角度列出两项一般性的、可以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本册编排的4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无论是交流有趣的动物,还是介绍自己做的一件手工作品;无论是与别人商量事情,还是看图讲故事,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这些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本册教科书编排的口语交际活动,是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有礼貌地提问”“注意听”“用商量的语气”“认真听”等要求,重视良好的交际习惯的培养,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四、写话

本册教科书安排写话共3次,分别是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写留言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分别属于纪实、应用、想象3个类别。在第一次写话练习的编排中,教科书用“图示+指导语”的方式,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这些,教科书通过这两个提示语,引导师生关注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打下基础。对于留言条,要写清楚基本的要素,注意行文的格式,这些要点教科书用示例的方式都给予了提醒。

3.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3.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4.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首先,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其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口语交际"一栏,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话,展示自我的机会。

5.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本册教材在课程安排上的一些新特点:

1、本册共有28篇课文.同以往的课文相比,第一:它多了专题识字课,第二: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不同类型的课文,让孩子们能再学习中接触不同的事物,不同故事。

2 、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3 、本册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了"读一读",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日积月累"。

4、本册书按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内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训练。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性整合

(一)对比三学段目标,整合教材

(二)围绕专题,螺旋式上升。

三、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

1.教学建议

1、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

2.识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一)、重视初读 多次复现  严把读音关

(二)、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轻松记字形

(三)、结合语境  直观演示  有效地理解字义

3.重视朗读的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阅读教学,首先要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二)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三)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2、评价建议

1、围绕目标,注重根本

“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的阶段目标,也是评价的目标,我们要把识字、写字作为评价的重点,以利于夯实这个基础。评价的标准主要应是“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大体上懂得字义”,要求会写的字再增加“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对本册阅读这一块的评价,在要求上应该侧重于“感受、理解”。

2、注重实践,形式多样

以识字评价为例,我是这样做的,在评价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时,运用查字典比赛、组词接龙、诊治社会上的不规范汉字、介绍自己记字形解字义的窍门等形式。如果我们再把教师的评价跟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乃至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就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实践的主体,成为语文评价的主人。

3、三维交融,体现综合

在评价工作中,我们也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比如评价学生的写字,我们一要看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二要看握笔方法、写字姿势正确不正确,笔顺是否规范,行笔是否到位;三要看喜欢不喜欢写,能不能始终都认真写。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活动”资源

   利用一些活动进行语文学习,如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趣味活动、语文创新活动、语文班队活动、语文竞赛活动等。

   2.“空间”资源

  学校可以有新旧,教室可以有大小,但“空间”的存在却是一样的。有的教师把上课用的黑板也“多功能”化了,左边写上一些格言警句,右边抄上一两首古诗,隔一两天就更换内容,把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到了“极致”。

   3.“资料”资源

  如书籍、图片、标本、实物、信息、事件等。

   4.“文本”资源

  有的教师读一篇课文,能够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厚”,学生也学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投入,这便是有效地开发了文本资源的缘故。如课文中的空白点、浓缩点、有趣点、关键点、矛盾点,都可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和整理加工,便会使课堂异彩纷呈。

5.“主体”资源

  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应该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利用好,教师可以省去好多“教功”。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教!

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2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