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老师学习笔记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引导”之我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4: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次赴成都参加“全国中小学核心素养下教师内涵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且有幸参观了石室双楠和机投小学两所知名学校,可谓收获颇丰。然而,在诸多新理念、新思考与丰富“信息”的多重“刺激”之下,一时思绪纷然,还无法将所学所思全部理清、理顺。所以,在这里我只能选择此次培训中给自己带来最深触动和最多思考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引导”这个标题正是培训第一天上午为我们开讲的李松林教授的讲座题目,之所以先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只因为第一印象的深刻,还因为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真正得以静下心来去思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引导”这个命题。
对于这个命题,李松林教授总共讲了三点——不如说抛出了三个问题更为恰当:
问题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问题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态的学习?
问题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态的教学?
认真审视之下,会发现这三个问题无一不与我们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也无一不对“深度学习”产生着影响。可以说,正由于这三者的相互影响与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一目标。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针对这个问题,李教授给我们提出了三条建议:1、抓住学生的根本:教学之道,道在心灵。2、抓住学科的根本:表层知识——学科本质。3、抓住学习的根本:问题解决——实践参与。这三条建议,其实就是关于“养什么”、“用什么养”和“怎么养”的问题,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根本。也就是说,唯有“抓住三大根本的课堂才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唯有“抓住三大根本的学习才是更有深度的学习”。事实上,“深度学习”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找到学生心灵的触发点(即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挑战处和实用处),切实由表层知识(表层的考点、重点、难点等)逐渐深入到学科本质(即知识的产生与来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学科的方法与思想、知识的作用与价值、知识的关系与结构),积极引导学生展开问题解决(即引导学生在情境认知与实践参与中学会学习和自主建构),才能称得上是“深度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态的学习?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教授提出的五个“深度”和“深度学习”的公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五个“深度”:
1、学习的动机更有深度:强烈的兴趣——主动参与。即准确抓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活学生的原始本性(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巧妙地来设计问题。
2、学习的内容更有深度:表层知识——学科本质
3、学习的方式更有深度:问题解决——实践参与
4、学习的过程更有深度:切身体验——高阶思维
5、学习的结果更有深度:深度理解——实践创新
“深度学习”公式:深度学习=内源性(乐)+纵深性(深)+创生性(活)。我认为这个公式与上面的五个“深度”是相一致的:“内源性”即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对学习的兴趣(即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纵深性”即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更有深度,从原来的表层知识、问题解决、切身体验,逐渐深入到学科本质、实践参与和高阶思维;“创生性”即学习结果从原来的深度理解转变为实践创新。
最后,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态的教学?
基本模式: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教学,即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角色体验,最终学会高阶思维。
精神实质:知识主线——问题主线;先学后用——学用合一。即:两个“变化”。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把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边学边用、学用合一。
操作框架:问题驱动的三阶“深度学习”。其整体特征是:问题主线——三阶递进。三阶问题:原生——共生——衍生,其中“共生问题”的实质是“核心问题”。三个过程:前置学习(独立学习)——深度建构(协作学习)——评价反思(反思学习)。深度建构:主动参与;深层意义;深切体验+高阶思维;意义理解+实践创新。
基本前提:高质量的学科问题设计。身为教师,我们要特别注意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有效上,还要注重提高问题的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探究、不断创新,学用合一。那么,何谓高质量问题?即:妙(精妙、巧妙)+活(鲜活、灵活;接近真实,尽量真实)+合(整合、综合)。
两种类型:课题学习(即:等待学生去解决的问题)+项目学习(即: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课题学习”和“项目学习”的区别就在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同样的,其学习成果也不同。“课题学习”注重探究与发现,其学习成果主是得出“结论”;“项目学习”则更注重探究与创作,其学习成果主要是学生创作的“作品”。这两种方式都比较常用,各有各的优点,并没有优劣之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进行选择。
基本策略:核心整合教学+高阶思维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其中,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高阶思维教学即是深度学习的核心。
事实上,这样的一篇学习心得更近于一种知识的梳理,而我的思考尚停留在表层。然而,就在这不停地翻看笔记、一点一点地梳理的过程中,我又再次“重温”了李松林教授的讲座,重新“认识”了“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这三个关键词。而这三个关键词,就是课堂改革的三大关键。我想,成都的学习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和思考还远没有结束。愿我们所学的都能为我们所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会高阶思维,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4:12:32 | 只看该作者
二七区路砦小学 李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4: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