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29|回复: 1

小学二年级音乐自主评价质量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7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评价分析
1.过程性评价
平时表现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课前准备以及课上听讲情况、举手发言情况、记录笔记和课上的活动参与度进行评价的。

2.终结性评价
⑴ 考试对象及内容要求:二年级全体学生,以乐理知识和歌曲表演为主。
二一班:以往二一班的孩子在上课时,总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少有孩子能够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但在音乐自主评价中,二一班的孩子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始终面带微笑,表演时不仅勇于展示自己、声音洪亮,而且每一组都为自己的歌曲编创了动作。
二二班:二二班的孩子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比较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活跃,大部分孩子勇于展现自己,我觉得这跟大部分学生学习乐器有很大的关系。但大部分的组都缺少歌曲的动作编创,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二三班:二三班在自主评价过程中是整个二年级中表现最好,准备最充分的一个班,也是最让我出乎意料的一个班。在自主评价中,二三班的孩子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充分,每一组的组长充分起到了带头作用。在“快问快答”基础知识环节,二三班的大多数孩子们都能做到这一环节的特点“快”,可以看出,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把音乐笔记烂熟于心。

二四班:二四班的自主评价进行的不是很顺利,整个评价过程中的纪律比较差,很混乱。也许孩子们是因为要上台表演比较兴奋,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也许是快要期末考试的,比较心浮气躁。

二、主要问题:
歌唱方面:
1.起歌的时候调不准,影响后面的演唱。
2.起歌不齐。
3.二年级孩子对七个音符概念不清,音准掌握不好,习惯把音符读成阿拉伯数字。
4.本学期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只是机械的在演唱,使整个的演唱过程显得非常沉闷,缺乏美感。
5.缺乏胆量,这些问题存在于极个别学生,一旦站到讲台上,就会很紧张,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平时的演唱水平,说明老师平常对学生的锻炼太少。
6.个别学生的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好。识谱能力太差,节奏掌握也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区分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以及附点音符和其所对应的时值。
7.歌曲、乐曲数量偏多,每首歌曲必须在计划的课时内完成,造成了学生背唱得难度。如有的学生把歌曲的几段歌词唱混了,其他学生就唱不下去了。
创编律动:
1.每个班级的学习兴趣不同,学习效果有差别。
2.班内学生两级分化差别较大。
三、原因分析:
1.歌唱方面: 虽然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多听多唱,可是仍然有学生跑调,有的是天生五音不全,有的是个别音跑调,跟着大家能唱准,但自己唱就会跑调。
2.创编律动:创编律动最大原因是:有些学生对舞蹈是完全不感兴趣,动作不到位,也不想动,不过是个别,极少。
四、改进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后进生,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后进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2.找唱歌、舞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那些差生。
3.继续每节课多听多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并每次找几个演唱好的学生做示范,并且多鼓励,起到带头的作用
4.每学会一首歌当堂就抽查几生单独唱一唱,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鞭策后进生跟上大家的步调。
5.在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音符游戏,使孩子们逐渐熟悉七个音符的音名和唱名。
6.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钢琴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
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7.加强识谱能力、理解音乐能力和表强器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
8.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9.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通过课堂之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10.每次学生学会歌曲就让学生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创编好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激发落后生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年级音乐自主评价质量分析

嵩山路学校 荆嘉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4: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