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案例 上一节有味道的诗词鉴赏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7 06: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在浩瀚的中国文化星河中,始终是一颗最璀璨的星辰。所以近些年在语文学习中占的比例显然也是呈增长的趋势了。那么如何上好一节古诗词课就成了很多语文老师钻研的课题。这里说课题似乎大了一些,暂且说说如何上好一节关于古诗词的语文课吧。孟非老师和张大春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就不得不结合自己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了。正好五年级下册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我还历历在目。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 村居》。也是巧了,这三首诗词都是笔锋轻快可爱,有些清新风格的诗词,聚在一起,孩子们其实在了解了诗意以后,要背诵下来也并不困难。这类型的也相对好记忆一点。讲解诗句大致就是点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由同学查找资料解释,最后合成句子,把整首诗连贯起来。大部分时候在连串的时候,都是由我来做的。所以,我大部分时候都是把诗词的基调一开始就铺垫好了的。这样,学生们很好去开展下面的学习。讲了这些年年古诗,几乎都是如此,讲讲读读品品背背。所以孟非老师的在开展教学时引起了我很大兴趣。
        授课班级是台湾的屏东县的泰武小学,这群乌拉鲁兹部落的孩子,可以说是属于大山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就用古朴悠扬的古谣吸引住了孟老师。虽然已经六年级了,但在他们中开展古诗教学确实有些难度,他们甚至不知道诗仙李白。那么如何叫他们把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熟能成诵呢。孟老师不但很详尽的把整首古诗意思串讲之后,还结合自己的生活讲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之后他布置了一项特别有意思的作业。把全班分为三组,每一组用独特的方式讲解李白诗句中出现的三个地方:西安,南京和重庆。还分发了这三个地方的资料图册,孩子们利用了两节课和中间课余时间,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演着自己小组的节目。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表演,当然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都被孟老师巧妙地化解掉了。汇演时候,表演重庆地方特色的几个大男孩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他们用rap的形式,把李白的诗和重庆特色融合起来,让人听了不觉得就要摆动起身体来。“重庆的地形是盆地,他们那里超级美丽。泰武说唱歌手都不费力,现在为你一一说明。他们的山型都凹凸不平,还有他们的火锅都是井字形。让我想到孟非老师很有型。现在我的说唱,希望可以拿第一名……跟我说,朝辞白帝彩云间。我听说重庆的水煮鱼特别的鲜。跟我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自泰武的说唱歌手一点不输吴亦凡。跟我说夜发清溪向三峡,那个英文最快说唱歌手叫做嘻哈侠。跟我说思君不见下渝州,给你吃重庆火锅底料配上粥。他们的火锅特别辣,就像我的词我的说唱特别辣。别以为我们只是小孩,只会画画,其实我们全部都是Superstar。”就像孟老师说的,这些好像生来身体里就自带艺术细胞的孩子们,我们让他们去死记硬背一些诗句简直就是残忍。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去创作,他们更有力量更有自信。其实,我们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相比之下,张大春老师的课堂就没那么火辣了。张大春老师是当代知名的作家,经常在书籍报刊上发表自己文章。面对一群二年级的“小皮猴”讲授古诗,他也有他的一套办法。当孩子们大声喊出《夜宿山寺》的诗句时是吓了他一大跳的。他的表情是古诗怎么可以这么念的?接下来,张老师用唱诗的形式,把古诗唱了出来,赢得了满堂彩。所以说,老师就像个表演者,课堂就像个小舞台,老师可以随时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许上一节课就会收获一批“小粉丝”。当张老师说出想让孩子们自己作诗时,更是让其他老师手足无措。那表情像是在说“张老师您这目标定的也太天马行空不合实际了。”接下来的课程里,张老师带孩子们游大明湖,赏荷叶观荷花,闻微风听鸟鸣。真没想到,这些小机灵鬼们真的和老师“东拼西凑”出一首七言诗:“四面八方都是风,行舟向西水流东。荷枯湖浅浮云散,柳隙之间声不穷。”这首诗,想必孩子们不用怎么背都记得差不多了。因为这些景物全是他们亲身体验有感而发来的。张大春老师通过这三天的课程,让孩子们不再是装腔作势地背诗,而是能把看见的听到的都揉进诗里,自然发酵,得出的结论是原来人人可以做李白。
       但愿我们都能给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名为“会读诗,会吟诗,爱赋诗,乐作诗”的种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5: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