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4|回复: 0

中牟县紫薇路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4 1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材料:学校校本课程

课程类型:经典诵读

课时安排:1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讲仁爱、重道义、守诚信、崇自然、求大同等思想,汇聚着丰富的智慧,也代表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传统文化能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所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和它的厚重,让我们领悟到了无穷无尽的哲理,能让我们有一身正气。因此,为了使同学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众多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反复论证,萃取了《弟子规》《三字经》“经典诵读”丛书。

“经典诵读”是人类在重大知识领域和思想领域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原创性作品,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她的经典作品中,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蕴储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因子,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人们从优秀的诗文作品中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灵秀,体悟人与物的和谐美妙,感受人类心灵的质朴圣洁。及早让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诵读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作品,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从而奠定他们高远的智慧、优秀的人格及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并通过他们逐渐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学生从小多读些经典作品,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还能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校从一年级开始,着力开发了经典诵读课程。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 、建立经典诵读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形成。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经典文化,开发其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

    4、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诵读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有机地开展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有意进行文化积累活动,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阶段目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韵高远。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料,也是我们课程内容的首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诵读内容:《三字经》

2、诵读目标:

(1)、学生喜爱《三字经》,能自觉朗读、背诵,并能达到一定的数目。

(2)能读出《三字经》的韵律和节奏。

(3)读通《三字经》的内容,并能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净化学生心灵。

(4)、会自觉朗读,并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四、实施建议

1、“经典诵读”课程的开设要符合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各种形式诵读活动,如“看谁背得好”,“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2、“经典诵读”课程要以朗诵、背诵为主,不能上成语文活动课。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收获更多的益处,并定期让“表演组”的学生合作表演给大家看,喜欢唱的同学,可以成立“吟唱小组”。

3、根据学生需要来掌握诵读内容,切忌生搬硬套的讲解古诗、文的意思。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有限度的,不能统一强制性要求掌握多少,背诵多少。

4、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诵读及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且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创造性的使用校本教材。

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并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经典诵读”课程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无目的读和背。

五、评价建议

1、要兼顾好诵读量与诵读兴趣的关系,既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完成背诵的规定篇目,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和兴趣。

2、评价主体要多样化,要将学生自己、同伴、教师、家长都纳入评价主体范畴,全方位了解学生参与诵读的情况,为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和兴趣提供全面的信息。

3、课程评价不宜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应该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的日常诵读表现来衡量评价学生。

4、应充分肯定学生在与诵读相关的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创造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6 16: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