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课标学习明方向 感悟内化促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2-10-2 08:29
标题: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课标学习明方向 感悟内化促成长
2022年9月14-16日我参加了《学习新课标 落实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新课标研修系列活动。在三场讲座中,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结合实例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教学建议。与《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2022版课标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并增加了量感,如何在教学中将“量感”落地生根,“小学数学中的量感及其培养研究”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
曹培英老师从“三会说起”、从量与计量到量感、“量感”解读、量感培养策略、量感培养的延伸等几个方面,在讲述量感的历史沿革,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量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学资源结合课标要求详细阐述了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具体策略。通过聆听曹老师的讲座我有以下感悟:
一、明晰了量感的内涵及要求
曹老师在“从量与计量到量感”中提出:小学数学教材中历来重视量的教学。从重求积计算到重图形认识再到重数感、提出量感,《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由此可见,量感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内容涵盖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质量、货币、角度等常见的量,要求学生认识这些量的实际意义,掌握同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掌握量的运算。
二、认识了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价值
2022版明确提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曹老师借助“4+2”和“集合”两个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三会”对于学生来说起点低、空间大。回想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常见的量”这部分教学内容,我只片面的追求了学生知道常见的量、会进行同类量单位之间的运算,现在想来只是达成了知识目标。从“三会”的角度看,培养量感有助于学生从物体的表象出发,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过程,认识长度、面积、体积等常见的量,发展抽象思维,在理解同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量的运算的过程中,提高推理能力,形成模型意识。
三、明确了量感的培养策略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量感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以课标要求为导向,着力于教材,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量的实际意义,经历动手操作、借助概念推演、实验推算等途径,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此次学习,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理论学习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更要脚踏实地、深耕细作,不断反思每一次教学实践,及时改进,在核心素养落地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