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2009-2010第二学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4-19 10:59
标题: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2009-2010第二学期
教研组

高年级数学

研训

时间

2010年 3月10


研训

地点



高年级数学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纪勤杰

研训

人数

4

研训

模式

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阮雪峰、王勤峰、陆慧英

联络员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学习课程标准(4——6年级)


纪勤杰逐条读四条建议。大家分别进行讨论。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 和理解数学。

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为学生的直观学习搭建了平台,本学期力争做到堂堂新授课有课件,保证课件的直观性和抽象性。

另外,一些只有通过孩子或老师实物操作演示才能充分体验的课例,一定要保证这样的过程。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大家认为高年级的很多孩子具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这样的情景,要注重问题的挑战性,导向性,特别是很多规律、性质的总结一定要来自学生。课堂上,创设不同层次的题目,保证各类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阮老师说高年级因为题目的复杂性,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欠缺的。要让学生经历方法的多样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去抽象出对于个人而言最简洁的方法。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王老师说检测题型与实事的结合是新课程的一个特点,一星期中有一堂课能与学生身边的事情结合,在数学周活动中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一些规律让学生在实验中去验证、或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我们努力努力能够办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4-19 11:00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3月11日

研训

地点

中数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蒋翠英、 张丽霞、朱建平、张珍、朱冬梅、张晓燕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今天的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重温了《浙江省教学管理指南》、《学科教学建议》,并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教研组计划的制定中。然后教研组制定教学计划,讨论学科周主题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在前期集中学习与最近的自学中,又一次领悟了《指南》与《建议》的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我们将按照《指南》与《建议》中的要求,用它们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本学期各自任教的教材内容,我们组的每位老师利用上班或休息时间都已熟悉过,甚至有几位老师假期在家就开始研究教材,学习教参了。因而,大家对教材的安排,教材上的重难点,都已非常熟悉,有的已经想好了解决策略。比如我们三年级,第一单元是《位置与方向》,这块内容开学初就学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决定先进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在这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复习方向的一些旧知,渗透新知,然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来学习一单的知识,可能就水到渠成了,同样四单《年、月、日》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等都要早作准备。

活动最后,我们学习了数学大组的工作计划,围绕我校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
:“全面提升数学文本解读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与学质量。”提出了学科周的活动方案:“解决问题能力大比拼”。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关键词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4-19 11:01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3月10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周三下午,我们低年级上午5位数学老师聚集办公室,开始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依据本周工作要点上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浙江省教学管理指南》、《学科教学建议》。这些内容上学期我们教研组内已经进行了学习,这学期伊始,重温,感觉很有必要,老师们边学边对照,同时对一些条款中提到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组内展开了讨论。

后半段时间,我们讨论了本学期的学科周活动方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成绩都能有所提高。初步决定在4月份举行数学计算竞赛(一年级)和解决问题竞赛(二年级)

同时,我们还就开学一周半来,各自课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困惑,摆了出来,议一议,听听组内其他老师有什么好的点子。一年级现在正在教学解决问题,学生对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比较头疼,特别是从图上收集相应的数学信息,不知从何入手?如何让孩子有这个问题的“感觉”?有老师说画线段图,但是也有老师提出:画线段图对理清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是否高了点?同样二年级教材中也正处于“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单元,同样在考虑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倪校的做法是建议让学生写下问题,包括数学信息,也就是完整的信息,同时训练孩子进行“有序地思考”。
“有序地思考”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组内老师纷纷表示在节下来的教学中要加强渗透与训练。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4-29 14:12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15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15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在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乐于学数学、用数学。我们教研组本次的教研活动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

研讨中我们都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地分析、理解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同时,结合学科教学建议,重温了相关条例,明确了:所谓认真地分析、理解教材,就是要认真钻研、理解教材所承载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还要认真分析理解其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所谓科学地使用教材,就是把教材作为“活”的载体而不是“死”的陈述性知识,不是一味地机械“照本宣科”,而是灵活地使用教材。实际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也一直在实践着这一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再设计,对教材进行重组,或整合。在最近的单元教学中,二年级的几位老师就将数学实践活动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孩子们在动手画画,移一移,转一转中,感受着平移,旋转的趣味与知识。一年级的老师则是在人民币单元,模拟购物,算帐付款中融入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点。

研讨中,赵老师提出了真知灼见:如果教材已有的活动设计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设计较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搭“梯子”。如果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再设计应适当加大思维难度,给学生以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5-4 14:55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22)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22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我们这次教研组活动的主题是业务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精品教材《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名师们的教育教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由沈萍老师开始了该书的简要介绍。然后我们走进了激情课堂——吴正宪老师;智慧课堂——黄爱华。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是《平均数》,果然激情澎湃。结合网上搜到的,我们组的老师充分感受着吴老师的无限激情。随后,组内老师畅所欲言,谈着各自的名师激情课堂给我们的魅力启示:激情缘于对孩子的那份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才会有满腔热情;激情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拥有激情。

激情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源于教师的激情。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情绪非常重要。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老师应该自觉学习“激”情艺术。正好这两天在听倪校的克和千克的试教,有老师说,倪校的课堂也激情四嗌,我们也有同感。

讨论中,阮老师和赵老师这两位老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师的激情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要不段地学习。厚积才能播发。这一点对我们组内的几位青年教师很有感触。的确应该博学多艺。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同样带给我们极大地感触和教益,他的课堂感动孩子的心灵,也感动老师。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对黄老师的智慧课堂没有深入地学习,有待下一次的学习。沈老师把自学方式提供给了老师以方便大家自学。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6
附小09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期中质量检测分析及期中总结与反思
20104
 低数教研组
组长:沈萍组员: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期中质量检测状况的分析(试卷简要分析、学生检测状况分析)

这次期中检测卷,主要从计算(乘除法口算、加减口算)、除法的意义;100以内数的意义、认识;位置和解决问题等几方面作为考查重点。从检测阅卷后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部分,比如计算,比较大小等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一年级卷中的解决问题除了第1题是在,教学目标的检测范围只内,其余4道均超出了范围,所以学生失分比较多,相比较,二年级卷中的解决问题就检测意图明确(指向性明确)。位置与数图形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在本次检测中,一年级卷的数图形,由于卷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视觉上的区分度不大,很多学生数错。电影院里找座位,相当多的学生连错了座位,扣5分的学生也有一部分。



对前一阶段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的总结

前一阶段,我们紧抓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两条主线进行教学,口算以卡片为突破,学生回家抽给家长听,课堂上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总体把握,应该说效果比较显著,在本次检测中,得分率也比较高。解决问题部分,在检测目标范围内的,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其中二年级卷上的“够不够”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解题策略也展现得比较好:先计算再比较两个数,最后回答问题。(看得出平时这类题练习得比较有效),但是在选择题中“哪种最合算”也是涉及到一个解决策略的问题,学生答题思路不明确,失分比较多。





对后阶段教学的思考:
后阶段,我们仍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孩子塌塌实实地学。仍紧抓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认真读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的培养。同时一些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知识,可以建议家长当好生活中的数学老师。









备注:1、活动内容各教研组集中交流讨论,1、结合《课标》与《建议》逐题分析期中检测卷各类型题的检测意图。2、研究试卷的有效性和优劣性。3、分析学生检测后的状况。4、反思前段时间的教学问题,研讨后阶段的改进措施。并填写好反馈表。

2、活动时间:语文周二,数学周四,技能周五。周五或下周一将此表上传学校教研组建设一栏,同时上传倪培培平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6
附小09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期中质量检测分析及期中总结与反思
20104
 高段数学
教研组
组长:纪勤杰组员:陆慧英、王勤峰、阮雪峰


对期中质量检测状况的分析(试卷简要分析、学生检测状况分析)

高年级的两份期中卷,涵盖的面都比较广,在没有系统复习的前提下,都需要孩子对半学期知识的熟练掌握。相比较而言,五年级的检测卷基本题居多,题量也少一些,因此,成绩好的孩子居多。平均每个班约有近45位左右的孩子能达到90分以上。而六年级能达到90分的孩子只有一半左右。5年级大量的高分在说明老师教学有效的同时也反映了试卷题目缺乏思维的力度,期中卷不仅检验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基本技能,更应该反映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虽卷面上有所涉及,如:正方体的展开图、体积的切、拼,但总感略显单薄。而六年级在关注基础的同时,由于不受小学知识面得限制,出卷的空间就比较大,题量的增加就带来了题型的丰富。如:体育比赛的比分、圆面积的推导、铁皮的切割、更有大量关于正反比例、圆柱圆锥的体型。很好的反映了不同孩子的数学水平。只是隐隐觉得,与去年的期中卷相比、变化不大,有抄袭的嫌疑。

对前一阶段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的总结

高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中的状态、水平与其他学段相比要稳定一些。好的孩子你不用担心他会突然变差、而后进孩子的提高也是非常的困难,基础在那里、习惯在那里、思维水平在那里,似乎一切已基本定型。相对而言,变化多一些的是男孩子,老师要求严一些,他们就自觉点。本届高年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两极分化严重,卷面成绩在出现大量高分的同时也涌现了很多的低分和不及格。二是班级之间的不平衡。再加上大班化的教学、都任教两个班级的数学,很大层面上造成了老师的心有余力不足。这么多的后进生、老师们缺乏辅导他们的时间和耐心,这也造成了他们的动力不足。

对后阶段教学的思考:
1、保持、提高孩子的作业质量,严格把关孩子的书写。

2、保持、提高孩子的作业质量,在适当提高量得基础上来保证他们的学习水平,尽量克服作业的适当增加与订正、辅导的矛盾。整体提高他们的现有水平。

3、利用好早晨、课间、午休的时间加强对后进孩子的面批和辅导工作。

4、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划分同水平的群体,激励他们在组内竞争。

5、关注课件的直观性与抽象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备注:1、活动内容各教研组集中交流讨论,1、结合《课标》与《建议》逐题分析期中检测卷各类型题的检测意图。2、研究试卷的有效性和优劣性。3、分析学生检测后的状况。4、反思前段时间的教学问题,研讨后阶段的改进措施。并填写好反馈表。

2、活动时间:语文周二,数学周四,技能周五。周五或下周一将此表上传学校教研组建设一栏,同时上传倪培培平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7
中段数学(三年级) 教研组   组长:张晓燕 组员: 朱冬梅


对期中质量检测状况的分析(试卷简要分析、学生检测状况分析)



这次三年级的数学期中试卷,主要检测了第一到第五单元的知识,题型比较常规有“填空题,计算题,用一用,解决问题”四大类型。分析各单元所占的比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5分,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0分,第三单元“统计”7分,第四单元“年、月、日”19分,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9分。关于计算的两个单元所占的比分最大,整张试卷上计算分占50分。

学生完成试卷情况整体较好,年级优秀率平均在75%左右,当然,各班级低分学生也存在。分析试卷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主要集中在“计算”与“算出经过的时间”。


对前一阶段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的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多、难、繁,这就与课时安排产生了很大矛盾,我们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要把知识讲透,做实,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这次期中检测,我们上完相关内容就考,没有进行一定的复习导致部分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由于平时教学时间紧张,有些相关的练习还做的不到位,比如计算方面不熟练等。另外,年龄关系,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学习态度上不够认真,对于作业比较马虎。


对后阶段教学的思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半学期过去,针对以上状况,我们认为首先要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去抓:上课的听讲,作业的书写,完成作业的准确程度等,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尤其是书本中领会安排每一道练习的目的,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另外,对于班里的学困生,我们每位教师仍要做好辅导工作,做到耐心有序,不离不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7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09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年 3月 日--
2010
年6 月
日)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4月15日

研训

地点

中数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蒋翠英、 张丽霞、朱冬梅,朱建平、张珍、张晓燕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今天,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前期自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第一大点“教学准备与设计”的几条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体会。

建议第5条: 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我们三年级两位老师谈到,平时就是这样做的,不管是书上,还是课堂作业本、同步练习甚至口算都在课前一一尝试,这样的备课就充分解教材了的安排,课堂教学时择题练习,就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练习,我们还发现了教材在编排上的一些空缺:比如三上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当多位数的末尾有零时,如何与一位数对位进行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三下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中,没有出现如45╳70,另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竖式教学内容。这样的题目,大多数学生口算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及时地补上了这块知识。

四年级的老师们对第9条“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也谈了各自教学的心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8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09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年 3月 日--
2010
年6 月
日)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5月6日

研训

地点

中数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蒋翠英、 张丽霞、朱冬梅,朱建平、张珍、张晓燕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最近我们教研组的每位老师对学生的各种作业本子进行了自查工作,我们发现,多数孩子能端正书写,认真作业。但在检查交流时也谈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学生作业态度不够认真,书写马虎。除了文字字迹潦草外,连几个数字也写的不规范,有的还歪歪扭扭,如“1和“7不分,“3和“5不清。第二,书写格式不规范。三年级主要体现在使用递等式计算时等号的位置不对,比较随意;另外,有些“比一比”的解决问题有的同学没有做到“一算二比三答”。第三,不会合理安排书写位置,各题之间行间过小时,往往比较杂乱,缺乏审美观。

这次学校开展“优秀作业展评”,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影响整个书写习惯的养成,使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作业当中认真书写,养成细心的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交流时,我们一致认为:首先,老师要持之以恒地督促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把每次作业都进行总结,给学生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及时给予鼓励。虽然,这件事情很简单但贵在坚持,只要我们坚持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其次,我们老师做到以身示范。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要做到工整有序,不潦草,特别是在批阅作业时要和学生一样,老师怎么要求学生的,老师就先做到。


我们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形成也容易改变,好习惯可以受益终身,不良习惯贻害终身,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很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让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把学生的书写习惯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断地矫正书写中的不良习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8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09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年 3月 日--
2010
年6 月
日)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5月13日

研训

地点

中数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蒋翠英、 张丽霞、朱冬梅,朱建平、张珍、张晓燕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期中考试已结束,我们对试卷进行了深入分析。今天,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教材进行解读。


三年级接下来还要学习的有“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三个单元,其中“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我们认为,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

“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与任务,在最后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我们准备新授与复习结合进行,这样减轻复习阶段的压力,争取好成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8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5月6)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5月6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我们这一次教研组活动主要围绕下周的家长会展开。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重任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在家庭辅导方面也需要对家长做必要的一些指导。学期已经过半,如何在家长会上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家长们有效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中肯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组内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发言中,有老师提出,是否可以从教材分析和习惯的培养两方面展开。老师们都表示赞同。随即,围绕这两个方面,我们初步拟订了本次会议的发言提纲:(具体细小的方面一二年级根据教材再充实)

一 教材分析,可以让孩子把数学书留在座位上,以便家长们边听边翻阅,更有针对性。1,计算难度增加了;2,解决问题复杂化了,其中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一年级的几种类型都开始出现了。3,空间观念更加抽象,比如拼组图形等;4,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希望家长做个有心人,多和孩子谈一谈,多为孩子创造一些用数学的机会,比如一年级的人民币的互换,购物游戏,二年级的“克和千克”的认识,完全可以在平时和孩子逛超市时随机随时渗透的。

二,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主要是习惯的养成,有好的习惯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听讲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等。

我们希望能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面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搞好教育。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6-3 09:09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5月13)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5月13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我们低年级组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的部分章节。重点围绕《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节内容进行了学习讨论。

《标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是《标准》的一个特色。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

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解了“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这样的几个阶段;并且明确了“实践与综合运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密切联系实际;2、综合运用知识;3、以探索为主线;4、形式要多样化。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现在一二年级正在教学《找规律》、《认识时间》等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实践,提高运用意识,特别是贯穿整册教材的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也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象《找规律》等可以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小组学生共同解决。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相信我们通过这一次学习,会对接下来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10-13 20:39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10-13 20:39
我们这一次教研组活动主要围绕下周的家长会展开。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重任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在家庭辅导方面也需要对家长做必要的一些指导。学期已经过半,如何在家长会上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家长们有效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中肯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组内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发言中,有老师提出,是否可以从教材分析和习惯的培养两方面展开。老师们都表示赞同。随即,围绕这两个方面,我们初步拟订了本次会议的发言提纲:(具体细小的方面一二年级根据教材再充实)

一 教材分析,可以让孩子把数学书留在座位上,以便家长们边听边翻阅,更有针对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a ... amp;jump=pid#354981性。1,计算难度增加了;2,解决问题复杂化了,其中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一年级的几种类型都开始出现了。3,空间观念更加抽象,比如拼组图形等;4,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希望家长做个有心人,多和孩子谈一谈,多为孩子创造一些用数学的机会,比如一年级的人民币的互换,购物游戏,二年级的“克和千克”的认识,完全可以在平时和孩子逛超市时随机随时渗透的。

二,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主要是习惯的养成,有好的习惯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听讲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等。

我们希望能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面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搞好教育。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10-13 20:39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