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备课综合资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3
标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备课综合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 赵美荣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2、常见的物理变化有
,化学变化有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3、物质的物理性质要是描述物质的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1)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溶于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
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该气体能使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4)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变化又有
变化。也说明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物理变化。
5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
6、常用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注意名称的书写)
1)试管:可直接加热, 用途:
2)试管夹:用途: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玻璃棒:用途:

4)酒精灯


使用方法: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的范围是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

加热物体。


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
,不能用水冲。
5)胶头滴管、滴瓶
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6)铁架台
7)烧杯:不可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8)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a.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
保持水平。
b.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c.选用方法:量筒的型号与所量取的体积相接近。
9)集气瓶
10)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称量步骤: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
中称量。


(4)砝码用
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
的砝码,后加
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11)水槽
12)锥形瓶
13)坩埚钳
14)烧瓶(平底、圆底)
15)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16)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17)毛玻璃片
18)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19)药匙:取粉状药品
20)镊子:取块状药品
21)燃烧匙:可直接加热
7、药品的取用规则
(1)药品取用“三”原则: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要

(3) 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
;要放入

8、药品取用方法

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
①块状:用
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
倾倒法:取下瓶塞
着放,标签
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②量取法: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
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滴加法: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


滴加。
9、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
,试管受热时先
,再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

10、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也不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11、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
2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12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棉网
13装置气密性检查
方法:先将导管的一端
,用手紧贴

,稍停片刻,
若导管口

,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
,稍停片刻,
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4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简 敏
一、
教学设计思想















二、
教案

物质的变化
授课人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 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过程与方法:
1、 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3、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 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实验讨论启发教学
教 具
准 备
教师: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大、小号)、玻璃片、研钵(杵)、试管架、试管(六支、贴标签)、滴管、药匙、水、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flash课件、每个组的标牌
学生(共5组):胆矾(块状)、石灰石、稀盐酸、药匙、研钵(杵)、试管(一支)(学生所用药品贴标签)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名言] 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萧伯纳(George B.Shaw)

观看、思考


在学生心中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
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展示厨房中磨碎物质的器具)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
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视频]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学生思考判断
先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对于学生举的复杂例子,可留待以后学习或告知可通过网络学习。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和网络学习的方法。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5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⑵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⑵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述】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





学生倾听,思考,举例: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过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

2.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1、描述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演示[实验1—3]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演示[实验1—4]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通过答抢,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观察实

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以上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观看课件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观看思考







通过课件,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较各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

[讨论归纳]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等

[讨论归纳](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分析讨论



得出结论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

晰地掌握概念。



探究讨论

提升认识

演示[实验1-5]

举例说明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鼓励学生要对物质的性质以及探究方法的学习,会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新的。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总结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展示】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矿石粉碎     C、钢丝弯曲     D、红磷燃烧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酒精挥发     C、蜡烛燃烧     D、水通电分解

3物质发生_____________的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__。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下列各组四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乙醇挥发,乙醇燃烧           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       D、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5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     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     D、铁铸成锅

6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7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具有助燃性

C、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8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燃烧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把冰块放在高于0的地方就会变成液态水

C、铁矿石可以炼铁

D、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

9能否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能的在括号里画“√”,不能的画“×”。

A、白糖水和食盐水   B、蜂蜜和香油

C、汽油和花生油     D、铜导线和铝导线

E、食盐和面碱       F、铁粉和黑火药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知道了什么,能够举例说明吗?

【拓展延伸】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5月18日,广州体育馆的爆破成为“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市控制爆破”,被称为“中国第一爆”。数次爆破共使用炸药300多千克,其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请例举两例你知道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炸。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6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七中 赵秀琴
教学目标
1、让生初步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
2了解什么是化学和化学的发展。
主要教法
实验激趣、指导阅读、举例说明、组织交流、总结引题
主要学法
倾听、阅读、观察、思考、交流
教学设计
实验激趣
师:同学们,世界上哪种颜色的花最多?
生:红色、黄色、紫色等。
师:白色的花最多。这个答案我是在某一期《开心辞典》中知道的。可是,多数人喜欢颜色鲜艳的花。现在,师这里有一朵白色的花,我们试试把它变成红色的,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每片花瓣上都贴上红色的纸、用红墨水浸泡花朵……
师:同学们的办法是可以的,我还有另一种办法。
接下来我用喷雾水壶对准白花喷雾。白色的花在同学们的惊呼中摇身变成了红色的。
总结引题
这样神奇的变化还多着呢。我们可以把“白开水”变成“牛奶”、“红酒”,还可以拿玻璃棒当火柴用……,所有这一切,奥秘就在我们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中。化学是神奇的,化学是有趣的,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第一张幻灯片
解读课题 我先行

如果以“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搜集哪些或哪方面的材料作为你文章的主要素材呢?


指导阅读
从生进行多年的写作训练着手,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完成了选材任务。此时再指导生联系自身生活阅读课题下的三段文字和九幅图片。
总结引题
同学们想搜集的也是这样的素材吧。虽然我们没有拿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书上的图片也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是,借一斑可窥全豹。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发展进步过程的方方面面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化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化学是万万不能的。那么,什么是化学呢?
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第二组幻灯片 举例说明我能懂化学研究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化学研究水中含有什么元素?




化学研究O2、CO2、H2SO4等的性质


化学还研究各种物质不断发生着的变化及变化规律等。

实际中,化学研究合成新药物,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研究制造使用新材料……化学使人民生活更美好.

师:这样的科学就是化学。
此时,化学的概念在同学们思想中初步形成了,然后阅读课本中的化学概念。

师: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经了漫长的过程。
指导阅读
最后一张幻灯片

化学带领人类走出蒙昧。在近代人类的舞台上,化学已张显出科学的形貌。进入现代,化学则突出表现为自身发展和服务人类的强势。近年来,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化学仍然是领军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化学永远不会停止它发展的脚步。请同学们勾画出化学坚实前行的脚印(成就)吧。

交流
学习本课至此,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口头交流。
课后精编
精选课题1的内容写成文稿与至少三位同学交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7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案

湖北省襄樊市第十九中学 杨磊
  一、课堂导引:
  ①知识储备: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等组成。
  ②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验,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③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探究蜡烛的
物理性质



点燃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和
图1-11实验



熄灭时进行图1-12 实验



    ④对人体吸收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完成探究报告或自制报告)
探究报告

探究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品(可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现象

分析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训练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A、均匀的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3、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4、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5、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还可以使燃着的小木条。
6、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方法

现象











三、能力提高
7、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结论
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林内壁出现水雾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____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___________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用塑料软管向一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


















8、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住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 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下图),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图______________装置,你的理由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7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用镊子;少量液体用滴管;一定量液体用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时,一般用最少量,液体是1~2 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②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添加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用外焰加热,内焰温度低,熄灯用等帽盖,嘴吹最最忌)。

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

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

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知识巩固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成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3.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5.某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氧化铜粉末  B.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硫酸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25.68 ℃

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氧气前,先检查氯气的纯度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细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铜的试管,先用烧碱溶液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清水冲洗

9.下列仪器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8
实验现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安徽省马鞍山市桃冲中学 陈 义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初中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概括和梳理出中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况。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 、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水面上升的现象……。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许多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如“点燃酒精灯”说成“酒精灯烧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描述成“碳酸钙化了,有泡放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描述成“石灰水变白了”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描述,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讲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如加热与点燃;烟与雾;溶解与熔化;组成与构成;吸水与脱水;酸碱性与酸碱度等。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作好实验操作示范,语言讲解规范,用语贴切。要向语文老师学文采,向数学老师学逻辑,向政治老师学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后

不少同学在描述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时,往往顺序颠倒,说成“紫色石蕊使盐酸变红”、“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变浑浊”等。究其原因,没有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需要教师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教学。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顺序与实验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通、点、熄、停”四步,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因此,在做每一个实验时,要弄清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实验现象的描述才具有科学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

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有位同学由于没有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导致没有氧气放出,但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分析失败的原因,而是抄袭他人的实验成果。这种不良的实验风气在中学生身上经常出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纠正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是化学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如戴安邦所说“科学教学不单只传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和品德的培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8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总复习

江苏南京市长芦中学 赵小兵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l~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②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靠手心,瓶口与容器口紧接。
②较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如用pH试纸测液体的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到pH试纸上,观察颜色。
(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①液体用量筒:a.量筒应放平稳,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
②固体用托盘天平: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砝码要从大到小加,用镊子拨动游码;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外焰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用。
(2)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点燃时应用火柴,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4)熄灭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等。
3.固体的加热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引起试管炸裂;
(2)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液体的加热
(1)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擦干,以免炸裂试管;
(2)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仪器的连接
橡皮管、塞子、玻璃导管等的连接,关键掌握两个字──“润、转”,即管口或塞子先用水润湿,插入过程应转动插入。注意往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为这样容易压破仪器。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操作要领:导管一端先入水,手掌紧贴容器壁,管口不断冒气泡,手离器壁水柱上升,方知装置气密性好。
四、物质的分离
1.过滤:适用于可溶性物质与难溶性物质的分离。
(1)用到的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烧杯(两个)、、、滤纸。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靠在烧杯内壁上。玻璃棒的作用:。
2.蒸发
(1)用到的主要仪器:酒精灯、、 。
(2)注意;①使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 ;⑦蒸发过程中要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进溅;③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五、溶液的配制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有:、、。
2.用到的主要仪器:、、药匙、、滴管。
3.注意:(1)固体要用托盘天平称,液体要用量筒量;(2)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要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3)若稀释浓硫酸,则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
例1:为除去食盐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l2,而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进行下面的实验。请填写空白。
实验步骤
所需仪器
   烧杯、
向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除盛装液休的烧杯外,还有。
铁架台、玻璃棒、烧杯、
滴加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至中性)   
    三角架、玻璃棒、、
例2: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例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例4:2001年黑龙江省某地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作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结果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例5:一位同学在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试管破裂。请举出三个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
(1) ;
(2) ;
(3) 。
课后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A.用滴瓶盛放液体药品    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温度计来搅拌
2.在过滤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酒精灯 C.漏斗 D.烧杯
3.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闭保存  D.药品只要分类摆放即可,不用作出特别规定
4.在试管中加热2~3 mL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溶液 ③将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④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5.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是(   )
A.药匙   B.试管夹   C.镊子   D.坩埚钳
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2/3;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⑤制取氧气结束后,应立刻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⑥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④和⑥   D.③和⑤
7.做化学实验时,当需取用90 g蒸馏水配制溶液时,取用90 g蒸馏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
A.100 mL量筒 B.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50 mL量筒
8.在实验室中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   )
A.盐酸 B.锌粒  C.食盐   D.碳酸钠粉末
9.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10.用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伸入待测酸溶液的试剂瓶中蘸取酸液
B.将待测酸镕液倒入试营中,将pH试纸伸入试管中蘸取酸液
C.用玻璃棒从试剂瓶中直接蘸取酸液,然后沾到pH试纸上
D.先将待测液倒在试管中,再用玻璃棒从试管中蘸取酸液沾到pH试纸上
11.除去混在白糖中的少量泥沙,需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加热、结晶
C.溶解、蒸发、振荡   D.搅拌、溶解、称量
1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59 g   B.59.3 g   C.59.32 g   D.59.329 g
13.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药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天平、玻璃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制取氧气 B.精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钠晶体配100g 5%的食盐溶液
二、填空题
14.现有下列数据:A.45° B.90° C.2/3  D.1/3   E.0.1 g  F.0.01 g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          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要与桌面成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5.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应将量筒放置,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若观察时视线是仰视,则此时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数。
16.实验室要配制50 g 8%的食盐溶液,主要操作步骤是:、、,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药匙、胶头滴管等,此实验需称取食盐g,量取水mL。
17.有镊子、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燃烧匙、坩埚钳等仪器,请你为下列实验各选一种仪器:用作配制溶液的容器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用;将硫粉置于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使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
18.把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写在横线上。
(1)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
(2)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等到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3)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三、简答题
19.李明同学在实验室中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遇到了2个问题,你能帮他分析出原因吗?
(1)他将粗食盐水进行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写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①;
②。
(2)将上述问题纠正后,他继续实验,最后得到纯净的精盐,但与其他同学相比,他得到的食盐晶体最少(实验时所用粗盐的质量是相同的),请你写出2条可能的原因:
①;
②。
20.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时很容易炸裂。

21.你在家中帮父母洗碗或洗水杯时,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四、实验题
22.右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1:59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胜利门中学 秦蔷云

课题名称
学习目标
教学策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

1.体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1.教师演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该实验对蜡烛的要求是:质量要好,含杂质要少。点燃一段时间后再吹熄,不然很难在熄灭时形成一缕白烟。示范完成实验的探究报告。
    2.学生实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实验。
    3.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学习法”。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容易进入的误区是:“呼出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因为学生还不了解空气的成分)。此时,教师要在比较上下功夫。收集呼出气体用排水法,与后面第六单元有矛盾时,教师应把矛盾放到后面去处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1 12:01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胜利门中学 秦蔷云
课题名称
学习目标
教学策略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2.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本课题可以先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讨论实验室里的有关常识,然后组织学生练习一些基本操作。
    1.认识常见的仪器。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轮流参观:
    1组观察实验室的布局,仔细阅读墙上的张贴物;
    1组进实验准备室,仔细记录在准备室里看见的主要仪器;
    1组进入药品贮放室,仔细观察药品是怎么贮存的?为什么要这样贮存?
    1组参观贮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设备并记录贮存方法。
    (思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为什么要单独贮放?为什么要加双锁,双人到齐才能打开?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的黄沙?你看见了哪些易燃、易爆、有毒物质……)
    2.在参观的基础上,讨论并介绍常用仪器的用途,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3.练习基本操作。(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主,力求熟练掌握)
    (1)固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
    (4)给物质加热;
    (5)洗涤仪器;
    (6)托盘天平的使用;
    (7)连接仪器装置;
    (8)装置气密性检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