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25|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27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比例法巧求面积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小学六(4)班 邹熳如
指导老师:黄秀银
学习中常遇到一些求面积的几何题,但条件比较隐蔽,用常规思路解答,常常无从入手。如果从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入手去分析问题,往往能帮助我们巧妙地解答。
例1:在三角形ABC中,AD垂直于BC,BE垂直于AC,如图1。AD=7厘米,BE=8厘米,AC+BC=21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当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从三角形ABC的面积=BC×AD÷2=AC×BE÷2可得到:BC×AD=AC×BE,AC:BC=AD:BE=8:7;又从AC+BC=21(厘米)可得,AC=21×=9.8(厘米),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9.8×8÷2=39.2(平方厘米)或BC=21×=11.2(厘米),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1.2×7÷2=39.2(平方厘米)。
例2:在三角形ABC中,三角形CDE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三角形BCE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三角形ADF的面积是35平方分米,三角形ABF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三角形AE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与解] 因为三角形的面积除以底等于高的一半,所以当高一定时,面积与底成正比例;又因为三角形CDE底边DE上的高与三角形BCE底边BE上的高相同,所以,DE:BE=S△CDE:S△BCE=15:30=1:2;同样道理可知,从DE:BE=1:2得:S△AED:S△ABE=1:2;S△AED:S△ABD=11+2)=1:3。
设三角形AED的面积是x平方分米,则x35+20)=1:3 解之得:x=,所以三角形AEF的面积是35-(平方分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6-6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思路精巧,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6-3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辛苦了,题目不容易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向高斯学习讲究计算技巧

郑俊选
卡尔·弗里德里奇·高斯(1777-1855)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可以与阿基米德、牛顿并列。高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父亲原本不打算让他上学,但高斯很小就表现出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他10岁那年,数学教师布特纳要求学生求出1到100这一百个自然数的和。不一会儿,高斯就把算出了准确答案的石板交给了老师。在这之前,老师从未教过学生计算等差数列方面的知识,这就是著名的“高斯问题”。高斯年轻时就在数学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11岁发现二项式定理,15岁读完牛顿等数学家的著作,掌握了牛顿的微积分理论,18岁进入大学,19岁发现了用圆规和直尺进行正十七边形的作图方法,解决了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22岁证明了代数学基本定理,即每一代数方程必具有一个复数形式的根。24岁时,他继续证明了算术基本定理,即每个自然数均可表示为素数乘积的形式,而且这种表示方式是唯一的。他在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面对这一系列成就,他却谦虚地说:“如果其他人也像我那样持续不断地深入钻研真理,他们也会作出我所作的那种发现。”
如果我们今天也来解答那个著名的“高斯问题”:1+2+3……+98+99+100=?我想同学们大概不会采取把一百个自然数连续相加求和的办法吧,因为这个办法既不聪明又容易出错,更谈不上有什么计算技巧了。
求1至100这一百个自然数的和,可以采取头尾两数相加的办法:1+100、2+99、3+98、4+97……这样能得到50个101,用101×50便能迅速地求出它们的和是5050。当然还有其它的解法,如果我们用凑整百数的办法:1+99、2+98、3+97、4+96……便能得到49个100,再用100×49的积加上中间的数50与最后的数100,也能求出这一百个自然数的和。
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把这一百个连续的自然数视为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下底是100,高是100。根据求梯形面积的公式:S=(a+b)×h÷2,这一百个自然数的和=(1+100)×100÷2=5050。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梯形的中位线,即这一百个自然数的中间的一个数,便可以根据梯形的另一个求面积的公式:S=m×h,这样一步就能求出得数。1至100的中间数应该在50与51之间,它是50.5,这一百个自然数的和=50.5×100=5050。啊!这个算法太妙了!假若德国数学家高斯还活在世上的话,他一定会坚起大拇指说:“中国的小学生真棒!”
计算的时候要认真审题,讲究计算技巧,使计算方法既正确又迅速,既合理又灵活。72×35÷36、42×54÷18,这两道题如果按照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乘后算除,而乘或除都需要用竖式来进行计算。通过审题发现,这两道题改变其运算顺序,是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将72×35÷36改为72÷36×35,将42×54÷18改为42×(54÷18),只需两次口算就能迅速地计算出它们的结果:72÷36×35=2×35=70,42×(54÷18)=42×3=126。再如125×12÷20,我们可以将原式改写为125×=125×=75。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重视计算的技能与技巧的培养与训练,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本文作者郑俊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找准联系推理计算

陈松坡
[题目]△、○、□代表3个数,并且
△+△=□+□+□                (1)
□+□+□=○+○+○+○        (2)
△+□+○+○=400               (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八册第72页)
(注:算式的序号为笔者所加。)
[分析与解]这道题初看起来,很难得出△、□和○各表示多少。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各个算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再根据联系进行推理计算,就能较快地得出结果。具体过程是:
一、从(l)与(2)的联系,可以得出△=○+○
因为△+△=□+□+□;又□+□+□=○+○+○+○ ,也就是△+△=○+○+○+○。所以△=(○+○+○+○)÷2=○+○。
二、将△=○+○代入(3),变为△+□+△=400 (4)
三、从(4)与(l)的联系,可得□=1OO
因为可以将(4)中的△+△用□+□+□代入,得:□+□+□+□=400,所以□=1OO。
四、将□=100代入(1),△=150代入(2),○=75。
五、检验
将□=100、△=150、○=75代入(3),△+□+○+○=150+100+75+75=400。说明所求的结果是正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着眼于“大的面积里有几个小的面积”

冒金彬
有这样一类题,要求把某个大的图形剪成若干个小图形最多能剪的个数。
在辅导的时候,发现有好多同学只是在盲目地画图,但常因画图不准,费力干少却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其实,这类题目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可以着眼于大小图形的面积。
比如,像这样一道题: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最多能剪出(   )个长4厘米、宽1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
可以这样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7×7=49(平方厘米),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1=4(平方厘米),而49÷4=12(个)……l(平方厘米),很显然,大正方形里最多有12(个)小长方形,那么能剪成的小长方形纸片最多是不是就是12个呢?我们可以由剪后只余1平方厘米,想到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都要尽可能成为剪成的小长方形的长或宽,而7可以表示成4+1+1+1,这时我们再尝试着画图,发现正好能画出12个满足题目要求的长方形(如图1),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12个。
再如:把一个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长4分米、宽3分米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剪(   )个。
可以同样思考:因为大长方形的面积是9×6=54(平方分米),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3=12(平方分米),而54÷12=4(个)……6(平方分米),所以大长方形里最多有4个小长方形,画图很容易证明,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见图2)
当然,并不是说,大图形面积里面有几个小图形的面积,最多就能剪几个。
比如说:把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剪成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最多能剪(   )个。
在这道题中,大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O(平方厘米),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3=12(平方厘米),6O÷12=5(个),但能剪成的符合题目要求的长方形最多却不是5个。因为,大长方形的宽5厘米没办法表示成几个4或几个3的和的形式,也就是说,剪成的小长方形的个数可能为4个(还余12平方厘米),画图很容易推得这道题的答案是4个。(如图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特级教师和学生谈数学思考

应用题常见错误分析







应用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外,还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可是在解应用题的时候,同学们常常要出现一些错误,甚至出了错误也不知什么原因和如何解决。下面就帮助大家分析一下应用题中常见的几种错误,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1.多余条件的干扰。

例  东风小学有2栋房子,其中一栋有4间教室,另一栋有5间教室,共有多少间教室?

错误解法是:4×2+5=13(间)

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受多余条件的干扰。题中的2栋是不用参加运算的条件。实际上只要将一栋教室数加上另一栋教室数,就等于这2栋共有的教室数。

2.表面现象的干扰。

例  两个边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错误解法是:10×4×2=80(厘米)

这一错误主要是受长方形是由两个正方形拼成这一表面现象的干扰,误认为长方形的周长应是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其实两个正方形中间重合的边已不是长方形的边了。

前面分析了应用题的两种常见错误,今天继续分析另外的三种。

3.数学术语的干扰。

例  学校图书室借出72本图书,还剩28本。学校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图书?

错误解法是:72-28=44(本)

这一错误主要受“还剩”这个数学术语的干扰。有的同学往往见“一共”就加,见“还剩”就减,却忘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题实际是:借出图书的本数加还剩图书的本数等于原有图书的本数,即72+28=100(本)。

4.概念不清。

例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上午8时从甲地开出,下午4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错误解法是: 40×(8+4)=480(千米)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时刻”与“时间”的概念不清。路程应该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而题中的8时和4时是时刻不是时间。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8小时。

5.隐藏条件的干扰。

例  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4小时,返回时用了6小时。问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错误解法是:240÷(4+6)=24(千米)

你知道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6: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