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7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上第三课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设计



北京西四中学 潘宇彤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率地否定自己。



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指定题目进行口头表述,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至少一点)并通过分析得出重要结论



知识:明确独特性是普遍存在的,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智慧,认识个人生命的独特性及其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教学难点



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小活动:《我说你猜》



请一名学生背对屏幕,根据同学的提示,猜出屏幕上所展示的图片内容。



其他学生看到屏幕上的图片,用语言提示,帮助同学猜出屏幕上所展示的图片内容。看看谁能够快速地、准确地帮助同学猜出来。



提问:要想帮助同学快速而且准确地猜出图片,你在提示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想把握一个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点。的确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正如两句哲学味道很浓的名言所表达的意思那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等你们将来学习哲学的时候会有更深入的研究。



正因为这许多不同的事物、各种各样的生命,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带给我们无限的欢愉。这一点,我们在前两节课已经有深刻的体会,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去体会的是,在这所有的生命中,有一种最为独特的生命,就是人。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投影)



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首先需要把视角放到世界之外,审视一下人类这个群体,看看人类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性。



提问:你觉得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的特点有哪些?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类的智慧。



人类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其它生命,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飞翔在蓝天,也不能像鱼儿那样悠闲地在水中漫游,人不如猎豹跑得快,不如狗鼻子灵,不如蚂蚁能举重……,但人类有智慧,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但拥有了其他生命的一些功能,甚至于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其他生命。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活动分享人类的智慧。



小活动:说说人类的智慧(投影)



提问:说说人类利用智慧弥补自身不足,为人类以及世界服务的事例。



通过刚才这个活动,的确让我们体会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智慧,这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能够做人是多么的幸运和自豪。



让我们再把视角放回到我们自身,因为在所有人的生命群体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最独特的,让我们一起审视我们各自生命的独特性。



小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投影)



在成长记录本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给三分钟)



生命的起点:自己的生日



生命中最独特的一点:有生以来对于自己最特别的一个日子,或者自己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是对于自己最特别的日子,说说为什么这个日子对于自己来说是特别的。



生命的终点:自己希望活到的年龄,说说为什么希望活到这个年龄,并说说希望在自己生命终点的时候处在怎样一个状态。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叙述,在生命的起点、生命过程中以及生命的终点的确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提问: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总有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生命的起点不存在独特性呢?



提问:说说有哪几个环节的独特性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



除了生命的起点我们无法掌控外,其他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赋予它独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自己的眼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投影)



例句:我……,所以,我是独一无二的。



在别人的眼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例句:他(她)……,所以,他(她)是独一无二的。



提问: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



我们生命的独特性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要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每一天,我们更多地该把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内涵上,让我们独特美好的品德、才智为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世界增添色彩。而且,正因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释放自己的特性,活出自己的滋味。



播放“伊利优酸乳广告之小提琴篇”(投影)



作业: 想想你最敬佩的人,想想他们令你敬佩的原因和事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活动三:填写表格,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我给自己打个分
方式:给自己打分。
思考:从中你对自己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学生自己打分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教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优点和不足,所以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教师:我们既不能因为缺点而沮丧,也不能因为优点而沾沾自喜。然而,作为我们同龄人的小刚,却因为他曾经有过的缺点而感到无比的烦恼。请听小刚的烦恼。
活动四:小刚的烦恼
小刚在日记里写到:我小学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还和同学们吵架等等,所以,在同学们眼中我是一个坏孩子。到了初一,我想重新开始,因为我也想做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于是,我改正了一些毛病,如不认真上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还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我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我好开心啊!
可是,与我小学同班的小忆经常跟我现在的同班同学说我以前不好的表现,所以现在同学们又开始疏远我了。难道,一个人以前犯了错误,就永远都不能变好了吗?我真的还是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小刚出出主意。
3.发展地看待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我(板书)
教师:可见,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教师:正如程鸿勋教授提出的阶梯教育法所坚信的一样,“从零开始,一切‘阶’有可能。”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我校实施阶梯教育的有关内容,认真领会对自我的新认识。
活动五 结合阶梯表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
谈谈自己在学习、德育阶梯表中
所定的级别:
升级计划:
要改正的缺点和措施:
教师: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做一个自我评价?
自评质疑: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本节课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新课小结
教师:一节课的时间很短暂,但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收获是我的快乐。同时也使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确实,太阳每天升起,开始崭新的一天。同学们,明天的你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你。我由衷地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自我,超越自我,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在这里老师想与同学共勉:“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世界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链接新课标

新课标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如下要求:“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

利用故事、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及讨论中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发现全新的自我。在此基础上领悟个人在变化中成长,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不断弥补不足,完善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内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本教案的特色和风格

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必须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能力目标] 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培养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注重自我整体形象。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全面地认识自我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后续知识的认知,而且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是重点。初一学生容易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所以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故事讲述、情境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具:多媒体。

七、整体板书或课件流程设计



八、课时:l课时

九、具体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小小的我》,让欢快、愉悦的音乐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和谐的教学情境,为顺利导课作铺垫。

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某某同学给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故事,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就鼓掌!有请某某同学。

故事引入。(请班上擅长说故事的学生将下面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表述出来。)

森林中要举办“大”比赛,老十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

“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教师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何感想?你觉的青蛙可怜吗?为什么可怜?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与之前欣赏的歌曲作比较。)

教师:青蛙的可怜在于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可见,认识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吗,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加困难。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自我认识为话题,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好不好。

自我新认识(板书)

活动一 猜猜我是谁

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填写5~10句描写自己的句子“我是……”,不必具名。

猜猜我是谁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表格收回,请学生随机抽取,念出其中的句子。大家一起猜是谁写的,并请说出理由。

(在学生表述理由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真正要表述的“我”,必须从外在和内在加以认识,这才是比较完整的“我”。)

教师总结:

对“我”的认识,既要从外在形象人手,又要发现自己的内在素质。

1.既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注重自己的内在素质(板书)

教师:但是,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矛盾。你认为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哪个更重要?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

请听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

活动二 她美吗?

场景一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

问题一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场景二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时时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问题二 猜一猜,她会怎么做?(追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适时进行道德渗透)

场景三 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 “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问题三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陈述理由)

问题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什么?(学生讨论1~2分钟,回答)

教师:正如这个故事最后所说的,再看她,她仍以刚才的姿势坐着,“我”却再也不感到赏心悦目了。美的事物值得欣赏,但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2.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不足(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设计
──全国第四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作品(原创)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潘丹
[教材分析]
《发现自己的潜能》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从全课内容看,它是对第一个框题的继承和发展,并为第三个框题的学习起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不断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如: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等等。认识潜能是认识自我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但学生对自身潜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课标依据]
依据是新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潜能是可以被发掘的。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掘潜能的方法。
难点: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过程]
导入:以“爱因斯坦的脑资源被开发了多少?”为话题来激发学生对潜能的兴趣。
一、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一)通过录像和资料证明人类具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
(二)通过“冰山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什么是潜能?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
二、认识、发掘自我的潜能
(一)活动:慧眼识宝──认识自己的潜能
请对照7个方面的智能,以“冰山”的形式(),绘制自己的潜能图。

──────────────────────────────“海平面”

语言  音乐  身体运动  人际交往  自我认识  数理逻辑  空间
思考:我最擅长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1、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体会到自己巨大的潜能所在。
(2)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知特长的形成过程就是潜能被开发的过程。人的潜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的!
(3)明确潜能的发掘也是有一些方法的,并不神秘,通过熏陶、学习、训练、比赛等,就可以把我们的某个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
2、活动要求
(1)请同学们用深色的笔画图。
(2)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自己。做个有心人找出自己的潜能所在。
(3)思考:我最擅长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4)画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3、活动过程
(1)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潜能图。
(2)现场采访,师生互动。采访以下四个问题:
①海平面以上的能力是你什么能力?那海平面以下的是你什么能力?
②从你的潜能图上可以看到,7座“冰山”是有高有低的。为什么你会这样画?请简单介绍。
③你觉得自己的潜能在哪儿?
④你最擅长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4、活动点评
从刚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特长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特长的形成过程,就是潜能被开发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的潜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的!大家要做个有心人,用慧眼发现自己的潜能。
潜能的发掘也是有方法的,刚才同学讲的特长形成过程就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发掘潜能的方法也并不神秘,通过熏陶、学习、训练、比赛等,就可以把我们的某个方面的潜能一步步挖掘出来。
(二)举例说明
1、列举一位普通的南外学生朱韫喆的事例,请学生根据事例,并结合书本,提炼出发掘潜能的方法。
2、归纳总结
三、体验发掘潜能的快乐
活动:小游戏──“‘口’字加两笔可以写出多少个汉字?”
1、活动目的
(1)发掘学生的想象能力。
(2)体验发掘潜能的方法,感受发掘潜能的快乐。
2、活动要求
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完成。
3、活动过程
(1)请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纸上写。
(2)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能写多少个字。
(3)给出明确的目标:至少写出12个字(具体字数根据现场学生情况可再调整),再给学生一定时间,看还能写出多少个字。
4、活动点评
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只要大家有足够的信心,开动脑筋,积极地去尝试,就能发掘潜能。
四、提升认识
通过一段电子相册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高度发达的当今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果,是人类不断开发潜能、不断创造的结晶。
五、行为作业
我的________潜能发掘计划
要求:结合自己实际,设计一套发掘自己潜能的行为计划并加以落实。
六、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

展示理想

展示学生的职业理想
了解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期待,以及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1.发放表格
2.了解学生填写情况
3.收集表格,作为资料保存
1.表格填写
2.分组交流
活动二

畅想未来

思考:3年后,6年后,10年后,我们可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业绩、能力和品质?

1.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注意记录学生的发言
3.多鼓励和欣赏学生的畅想
学生思考后交流
活动三

规划未来

填写交流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成长目标:
学习目标

心理品质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其他方面

我还要努力的地方:
我的优势是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具体打算:初一至初三要完成什么阶段任务?
小结


出示幻灯片:未来十年十大最具有潜力的职业
1、环保相关的职业2、健身教练3、看护孩子的保姆4、网站开发师 5、律师6、网络警察7、医疗保健业8、心理学家 9、保安工作 10、教师(教育工作者)。同时展示两则有关热门职业的资料──健身教练和眼科医师,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的确立必须既要考虑自身需要,同时也要考虑社会需要。



寄语学生:
教师: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每个人成长的沃土,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成长的目标。
初中阶段要学好知识,培养好品德,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湖北省安陆市伏水初中 王官清 432626
课标内容
课程总目标: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内容“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第六条:“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指向学生自身,属于对自我的探索与澄清,这是青少年成长中最紧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教师没有理由不放下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上吐露心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澄清学生自我认识中存在的偏差。本课内容是尝试思品课走“活动—感悟—内化”模式的极佳题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看待“明星”,帮助学生走出偶像崇拜的误区,全面认识偶像,确立清晰的自我形象;2.了解他人、社会对自我的期待;3.懂得要从个人需要、社会需要出发,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能力目标] 知道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对待心中的偶像和自己,明确不仅要完善自己的外在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引导学生发展地看自己,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2.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真诚交流,使存在于生命中的事物变得平常化,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面对新期待:“我是谁”
教学难点
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我心中的偶像”
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法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访问家长、邻居、同学、朋友,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期待
2.教师收集资料:未来10年中最具潜力的10大职业
3.制作幻灯片
4.准备好学生填写的表格
教学过程(见下表)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思考和交流情景

播放轻音乐,展示幻灯片──《明星风采》
展示的对象有:1.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影星赵薇、林心如、成龙、李连杰、刘晓庆;歌星宋祖英、腾格尔、刀郎;体育明星姚明、刘翔;小品演员赵本山、潘长江等。
导语:认识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以便更好地更新和完善自己。
你心中的理想形象是谁呢?为什么喜欢他(她)?
学生观看幻灯片后,结合自己谈喜欢的明星?为什么喜欢?谈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活动一

我心中的偶像


活动:说偶像

全面认识我心中的偶像,最后对偶像作出客观评价。点出偶像多少承载着自己的梦想,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迷失自己。
1.指导学生填写相应内容,了解学生中的偶像。2.教师认真倾听,作好课堂记录。3.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学生的偶像。
1.学生真实写下自己对偶像的认识;2.在交流中感受各自的偶像。3学生可以互评。
活动二

讨论:明星有缺点吗?


明确:1.人无完人。2.既要注重外在美,更应注重内在美。
这部分内容是“我心中的偶像”与“我是谁”之间的衔接。从中让学生感受生命因精彩而美丽,对过于注重外表的学生提出忠告,并对所有学生寄予希望:你可以做得更好。
幻灯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2.漫画:明星逃税。

在确认的过程中进行感悟、交流。
活动三

自我新期待

发放和填写表格:
父母对我的期待

老师对我的期待

同学对我的期待

朋友对我的期待

社会对我的期待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生命树”,完成相应的任务,帮助学生直面自己,通过“同伴期待的我”、“老师期待的我”和“家长期待的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还应考虑他人的需要,认识到基于多方考虑的自我期待才是真正需要的自我新形象。
1.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访问如实填写,然后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大胆地表达。 2.教师作好典型记录。也许学生认识比较肤浅,但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应尊重学生。3.要欣赏学生。收集学生写的资料。
学生填写后交流。让学生感受社会眼中的自己,从而作出新的自我形象设计:“我想成为的我”。

总结





1.
对这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赞赏。
2.
教师的心里话:同学们,希望你们放飞自己的理想。
3.
布置下节课活动的准备内容:你打算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对未来有什么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全国第四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作品(原创)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乾元中学 陆敏浩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不能太随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智的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追星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学生可以跟老师一起唱
教师亲自清唱歌曲导入
调节紧张的气氛,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可自然引入谈心话题。
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让几个学生用特殊的方式道明他们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准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
组织活动,并适时的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并统计班上把影视明星当作偶像的人数。
以欢快的气氛来让学生说出心中最喜欢的偶像人物。
三、如此追星

学生观看视频《林鹃的故事》,看完后谈感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
你看了视频后的感受?
你觉得中学生追星应该追什么星?追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总结:追星应追其“行”,勿追其“形”!
用林鹃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对于追星的看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如此追星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
四、寻找身边的偶像

让学生寻找自己班上他所敬佩的同学。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学习?并说说对同学有什么期待。
老师由追什么星引导到一些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剖析追星产生的心理原因。再引出孔子的话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进步。
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学生明确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给了学生一次相互评价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找回理想

课前布置学生填写理想卡片,折叠后放在小盒子里。上课时叫几位学生上来随机从盒子中抽取卡片,看看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卡。
老师组织活动。等学生上来抽卡片时,老师适时的寻找提问的机会。如果有学生抽到卡片就给以奖励。
通过该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白确定人生目标不能太随意,需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社会需要出发。也可提醒学生如果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理想,应及叫找回自己的理想。
六、相信自己

学生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
老师也和学生一起学跳该手语舞蹈。
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重新温习一下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七、结束语

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让提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给予激励的评
目的让学生能以全新的自我形象走出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5: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