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7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反思
本课PPT课件教学下载地址:
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8:2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我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学习过程〗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④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①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③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④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①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③
我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④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③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③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⑴ 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⑵ 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 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⑶ 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⑴ 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⑵ 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8: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学习过程〗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⑴ 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⑵ 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⑶ 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⑷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

   ⑸ 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⑴ 默读课文,思考:

    ① 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 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⑵ 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⑶ 课堂交流:

    ① 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 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⑶ 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⑴ 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⑵ 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⑴ 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 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 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⑵ 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 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 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⑶ 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 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8: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 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 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 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 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 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⑵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 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 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 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 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 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现代:(  )—→当代:广播、电视和(  )。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8:0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学习过程〗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⑴ 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⑵ 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⑶ 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⑴ 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⑵ 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⑴ 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⑵ 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⑶ 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⑴ 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⑵ 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⑴ 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⑵ 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⑴ 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⑵ 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⑴ 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⑵ 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8:0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

  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07: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06: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