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73|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庙号


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与谥号有所不同。庙,繁体作“廟”,从广(yǎn),朝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说文解字》:“庙,尊祖貌也。”(祖貌,祖先的形貌)指放置先祖牌位以供祭祀的宗庙(把供奉神佛的地方称作庙是后来的事)。据说周代以前,天子有五庙,中为始祖庙,左右分列父、祖父、曾祖、高祖(称作“四亲”)四庙,称为亲庙。至周代,以稷为始祖,以为文王、武王乃有德之王,创业功高,又加二庙,成为七庙。古代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所以《礼记·王制》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后“七祖”又成了王朝的代称,汉贾谊《过秦论》就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样的话。



宗庙为祭祖之所,而帝王的宗庙中立室奉祀的祖先又非止一个,这样就存在一个位次和称谓问题。位次的安排依祖先的世序而定(所谓左昭右穆),另外还需要追尊以特立的名号,这就是庙号,如某祖、某宗之类。



宋高承《事物纪原》认为,庙号的设立“备于商人”,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亲,汉以后历代相沿。庙号由两个字构成,在一个字的后面再加上“祖”字或“宗”字,如汉高祖、唐玄宗。庙号用字和谥号比较起来,有两点不同:一、用的字少。二、所用均为褒扬之词,既没有“平”,更没有“恶”。以明代皇帝为例,十五个皇帝(惠帝朱允炆无庙号,不计在内)的庙号依次是: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从庙号前一个字的内容看,有表示开国之君奠定基业的,如高祖、太祖(太表次位次在前,太字的字义分析见年号一节);表示绍继大统的,如世宗、中宗;更多的是歌功颂德,如睿、德、穆、威、肃、神、英、仁这样一些字。庙号的第二个字是祖或宗。祖,甲骨文作“”,是“俎”的初文,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放牺牲的一种礼器,甲骨文、金文用作祖先的“祖”,后加“示”写作“祖”。《说文解字》:“祖,始庙也。”指奉祀先祖的宗庙,又指祖先,在庙号中常指开国君主,取起始的意思。《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始封必为祖。”《史记·孝文本纪》:“始取天下者为祖。”如汉高祖、宋太祖。宗,甲骨文作“”,外面是房子,房中是神主,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尊祖庙”,也指祖先,与祖并称,所以有“列祖列宗”的说法。宗作庙号,也取始的意思。古书上说始取天下为祖,始治天下为宗,加上“太”字,这个意义更明显,如唐太宗、宋太宗。



古人认为,题庙号,奉祖宗,“皆推其本统以事其主”,表示“祖宗继序,德厚流光之本意”(《宋史·礼志九》)。显而易见,庙号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目的是维护其世袭统治。祖有功,宗有德,在宗庙中奉安神主、尊祖敬宗是一种崇高的政治待遇。唐代以前,并非每个皇帝都称祖称宗,西汉十二帝,称祖宗者五帝;东汉十三帝,称祖宗者七帝。唐以后,皇帝死后一般都有庙号,开国者称祖,其余称宗(明成祖朱棣“靖难”登基,庙号初为太宗,明世宗认为朱棣重奠帝业,功拟太祖,后改尊成祖,是一个例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4-1-13 15:24:36 | 只看该作者
o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42:27 | 只看该作者
《羚羊木雕》字词总汇
羚(ling)羊:形似山头,毛灰黄色,面部有棕灰色条纹,善跑,耐渴。

犄(jī)角: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角。

怦怦pēng:拟声词,形容心跳。

逮(dǎi):捉。

树杈(ch):树木的分枝。

攥(zuàn):握。

愣(lèng):失神;呆。

寒颤(zhàn):也写作“寒战”,指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形影不离:身体与影子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42:17 | 只看该作者
《背影》字词总汇
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的叫“当差”,这里指“职务”。

交卸xìe: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fǜ:失业在家。

勾留gōu:短时间停留。

颇pō:很;相当地。

踌躇chóuchǘ:犹豫

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pán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shì:擦。

颓唐tuí:精神不振作。

琐屑suǒ:细小而繁多(的事)。

惦记diàn:(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是想着,放不下心。

惟wéi:只。

箸zhù:筷子。

诸多zhù:许多。

大去之期: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

祸不单行:灾祸一个接一个不断到来。

变卖点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已,止,抑制。

情郁yù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过且发泄。郁,抑郁。中,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42:09 | 只看该作者
《短文两篇》字词总汇
《散步》

一霎时shà:形容极短时间。

粼粼lín:形容波光闪烁的样子。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金黄的大斗笠》

揽lǎn:搂。

咩咩miē:羊叫的声音。

   咯咯gē:拟声词,形容笑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42:03 | 只看该作者
《伐檀》是怎样刻划剥削者丑恶嘴脸的?
《伐檀》是怎样刻划剥削者丑恶嘴脸的?


《伐檀》是“魏风”第六首,是《国风》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之一。这是一首造车工匠在伐木劳动中唱的歌,奴隶们在砍伐檀树制造车辆,想到自己一天劳累不堪,还吃不饱穿不暖,可是那些不种稻谷又不狩猎的奴隶主们,却占有大量财富,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因而发出愤怒的责问。


全诗三节,每节九行,内容基本相同,采用赋体的表现形式。首节头三行“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奴隶们,正在叮叮当当地砍伐着坚硬的檀树,并奋力将伐倒的木头整齐地堆放在河岸上。紧接着,诗人笔锋—转,写道:“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貊兮?”这是奴隶们向剥削者强烈提出的疑问:为什么那些不种庄稼不割稻的奴隶主,家里的粮食吃不了?为什么那些不备弓不打猎的贵族,院子里到处挂满了野兽?最后,他们发出了尖锐的讽刺:那些显贵的主子们,难道不是白白地吃闲饭!第二、三节重叠而又递进地反复咏唱,一步步地将奴隶的愤怒不平推向高潮。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奴隶大胆地向不合理的剥削制度提出疑问和不满,确是难能可贵的思想觉悟。也正是由于此,使这首诗成为现实主义的不朽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41:54 | 只看该作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字词总汇
确凿záo:确定。

菜畦qí:菜地。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桑椹shèn:桑树的果实。椹,同“葚”。

长吟yín: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

油蛉líng:就是“金钟儿”,也叫“铃虫”,黑色,状如西瓜子。昼夜鸣叫。

斑蝥máo:这里指的是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放屁虫”。

缠络chánluò:缠绕相连。

攒cuán:凑在一块儿。

纳凉nà:乘凉。

敛liǎn:收拢。

脑髓suǐ:指脑。

鉴赏:欣赏。鉴,鉴别。赏,欣赏。

觅食:寻找食物。觅,寻找。

竹筛shai:蒙有许多小孔,用于筛选的竹器。

秕谷bì: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书塾shú:私塾。

方正:正派。

消释:溶解。

宿儒rú: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老的,久于其事的。

蝉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

狗窦dòu:狗洞。窦,孔,洞。

倜傥tìtǎng:洒脱;不拘束。

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盔甲kuī: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盔”,身上穿的叫“甲”。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dǐng:比喻人声喧闹。鼎,古代一种铜铸的锅。沸,水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16: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